原标题:东莞“土著”跑遍全城,画出莞版《清明上河图》!火了!
东莞有位典型的“土著”,爱收藏、绘画、摄影,把众多兴趣“玩”得有声有色,这一二十年来,他还跑遍整个东莞,画了幅莞版《清明上河图》,堪称民间一大“奇观”,此前还在朋友圈火了,霸占了不少头条!
堪称莞版的《清明上河图》
这位东莞“土著”名叫梁润泉,人称“口水泉”,说起感兴趣的事时,便滔滔不绝,所以很多街坊朋友直言:“很喜欢听泉哥讲古”,而他本身,却有一段更值得人深挖的“古”,马上,小编给大家“开挖”一下!
业余画家自学成才,
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画出惊艳众人的莞版《清明上河图》!
“我生于斯长于斯,我都是一个很地道的石龙人。”此前,梁润泉接受媒体采访,第一句话就是这句。
梁润泉
梁润泉,是一名典型的东莞“土著”,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石龙人,他的字和号,都似乎与“石龙”有关,字涑石,号石泉,爱好是收藏、绘画、摄影,这些看似“公子哥儿”爱把玩的玩物,他却玩得有声有色!
其中,堪称莞版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他“把玩”出来的一个代表作。
这幅莞版《清明上河图》,这幅长8.88米、宽50厘米、涉及行业150余个、多达千余人物的大作,名字叫《东莞老百行》,画作里还藏满了东莞好几代人的故事。
《东莞老百行》画作局部
此画作经媒体曝光亮相后,震惊一众街坊朋友,有街坊看后还惊叹评论道:“简直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你很难想象,这么厉害的一副画作,出自梁润泉这位业余画家之手,其绘画几乎是自学成才,靠着业余自学,2017年,他竟还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新伦人物高研班,简直是学霸中的佼佼者!
“我1963年出生在石龙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就喜欢画画,靠着‘多看、多画、多想’一路走下来。”梁润泉说。
儿时纸笔匮乏,梁润泉就常常拿石子在马路上画画,书本、作业本两面都是画,经常被老师“打板子”,但“死性不改”。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进过文化站,下过海……从事过多个职业,但笔耕不辍。
梁润泉
他又一向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喜欢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人生积累驳杂且丰富。“我最大的优势是综合知识较多,是对东莞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熟悉,这是一些专业画家缺少的。”梁润泉说。
那么,这么细腻的画作,是如何完成的呢?
梁润泉直言:“该过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耐得住寂寞。”
他说,十年前他就开始着手准备画这幅《东莞老百行》了,那时候起,他常常一个人背着相机、画笔扫街和写生,以求画中人与景融合一体。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梁润泉决定闭关,完成十年一剑的最后一“磨”。
每天,他至少有10个小时是待在画案前的。
就在这张画桌前,梁润泉将东莞千百年来市井百态刻录在纸上,整整一年,165个行当,1545个形态不一的人物就被容纳在长8.88米、宽0.5米的长卷中。
梁润泉在创作中
在介绍《东莞老百行》时,梁润泉还说,画卷开篇选择了自己爷爷和爸爸开的柴铺,因为他觉得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柴是排第一,所以用柴铺作为第一个开篇,然后从两边开始延伸创作。
同利和柴炭行,是《东莞老百行》整个作品的开篇
在此期间,梁润泉还特意把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细节容纳在画面中,比如“肥仔水”、糖不甩、猪红粥;疍家小孩背上的葫芦,是当时的“救生圈”;戏台边有“醒天梦剧社”“熊飞起义”“李文甫、黄侠毅”等那个时代的名剧社、名剧、名角,戏台左侧两个抬箱子的人,点明“棚尾拉箱”,戏剧已到了尾声,等等。
糖不甩
肥仔水、醒天梦剧社、熊飞起义
此外,梁润泉在创作时非常注意人物的举止和表情,往往三两人组成一个场景,可解读的空间很大,让读者通过推理和想象“脑补”出一出出生活性十足的故事,引发共鸣。
比如,一男子提着写有“广州”的行李袋,兴奋地抱起一个小孩,小孩身后是一女子,梁润泉说,这是妻子带着儿子来接出差回来的丈夫的情景。
可以说,在这幅《东莞老百行》当中,大家都能看到以前熟悉的生活场景及兴趣点,能找寻已逝的记忆。
例如这些充满童年回忆的职业行当:“大袋佬”、“掌水喉”、“买平”;挽面、棺材铺、打石打铁、画炭相;造船、制秤、当铺、纤夫……
他不仅将东莞百行百业的情怀和回忆定格在这幅8.88米的画卷当中,还将人间烟火气,画得栩栩如生。
《东莞老百行》画作
跑遍整个东莞,
将旧时世间百态及众生百相
重现世人眼前!
此前,梁润泉还创作了一副石龙版的《清明上河图》——《石龙古镇》,上文提到的《东莞老百行》就是它的升级版。
《石龙古镇》十米的钢笔画长卷呈现了石龙清末民初时期的世间百态及众生百相,再现了古镇鼎盛时期的风俗民情,其中许多非遗元素、历史建筑、社会活动等至今仍可找寻到踪迹:
有中山路中车水马龙的繁华商贸,客运码头、石龙火车站上繁忙的交通,江夏书院内繁盛的文教,以及舞龙、婚嫁、龙舟、举重、农耕、现代民族工业生产等场景。
它们被一条飞龙贯穿,宏大浩瀚,让市民从一幅图中读懂名镇石龙,见证旧时繁盛。
百年老街石龙中山路,这一带具有明清时期岭南风格的骑楼建筑
2003年,梁润泉这幅画作还被放大制作成了巨型石雕,镶嵌在石龙金沙湾公园里。
浮雕长128米、高7米、石块的总重量约1700吨的体量和栩栩如生的旧石龙历史场景,引起广大市民关注,也成了石龙镇旅游文化的景点和象征。
浮雕实拍
“每当听到人们称呼它为石龙版《清明上河图》时,我都很高兴,觉得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梁润泉说。
《石龙古镇》画作局部
近一二十年来,梁润泉跑遍了整个东莞,先后创作了《横沥风情图》《万江毓秀》《纺织的演变》等长卷以及21幅《石龙图志》,出版了《横沥印迹》《大美东莞》(合著)等画册。
“我以前喜欢全国各地跑,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后来才发现,门前即是金山地。”梁润泉笑着说:“我将一直坚持系统化、本土化创作,希望将东莞的历史风貌与风土民情留下来,将人们的旧时光和记忆留下来。”
他说:“不为人夸好颜色,只盼莞邑满墨香。”
你在“泉哥”的画作中找到儿时的童年回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