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在东莞地下18米的地方工作,这个深度,不分白天黑夜!
自从东莞地铁开通后,不仅让大家的出行越来越方便,更让周边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可是你知道,这些喜人的变化背后,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默默付出和建设着?
小编带你深入地下18米,见识见识!
“我叫刘丹林,是东莞地铁一号线公司的项目管理工程师,我来到东莞已经八年了。”视频的主人公,是我们的采访主角。
“我2005年起,在广州从事地铁施工管理工作,然后2014年来到东莞,先后参与了轨道二号线和一号线的建设,主要负责项目工程筹划,现场问题协调,检查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工作。”
刘丹林,2014年来东莞发展,是东莞市轨道一号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项目管理工程师。他先后参与了东莞轨道交通二号线和一号线的建设,现在负责轨道交通一号线1302标段23公里长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他每天在工地上协调、检查,长期在地下十多米的隧道里工作,守护着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安全与建设。
而且,在地下18米工作起来,不分白天和黑夜的。
他说:“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是连续作业的,所以工人也是24小时倒班,遇到三伏天气,隧道里面会比较闷热。”
他和所有地铁建设者一样,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
“好,我马上就去现场。”每每一接到电话,他就立即出动。
他的工作,还肩负着异于常人的责任和压力。
“我们有很多区间,盾构始发存在软弱地层,地面的环境存在住宅高楼和城市主干道,如果盾构始发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地面沉降甚至塌方,我们组织参加单位进行方案研究,验证地层加固的效果,所有的条件完全达标后,盾构机才能进行始发。”刘丹林说。
也所以,他跟我们强调:“施工安全最为关键,我们要24小时全天待命,时刻绷紧一根弦,不能有丝毫松懈。”
他们,没日没夜地在工作。
“我们每个周末和每天晚上,都安排有人巡查,主要是坚持现场施工是否安全可控。”刘丹林对着镜头说:“家里孩子还小,都是我爱人在照顾,挺辛苦的,但是家里人都挺支持我的工作。”
刘丹林说:“地铁开通以后,周边的物业更加繁华了,交通越来越顺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到了周末和节假日,他就会多花些时间陪陪家人,经常一起坐地铁去附近的商圈逛一逛。
“希望轨道一号线能够平安顺利地完成年度工作计划,争取早日开通。”他说:“再过几年,家门口的滨江体育馆站就要开通了,到时候,我们家人出行和回家就更方便了。”
东莞的轨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背后凝聚着一大批建设者的辛劳与汗水。刘丹林用8年的青春和汗水,为东莞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期待东莞地铁一号线的开通!
也致敬这群地铁建设者!
总策划张树坚
总统筹雷石鹏
监制张洪波
策划谢泽元郑琳东
审核谢泽元张晓明
编导张依璇林建勋
拍摄杨智宏何德和郑琳东
剪辑杨智宏
制作东莞日报创意视频部
出品东莞日报可视化中心
来源:i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