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又一位“英雄儿女”走了 她曾两次奔赴朝鲜战场,是志愿军12军唯一女作战参谋

日期:12-21

原标题:哀悼!又一位“英雄儿女”走了

她曾两次奔赴朝鲜战场,是志愿军12军唯一女作战参谋

邓帆1952年摄于朝鲜元山。

邓帆1952年摄于朝鲜元山。

邓帆获得的荣誉勋章,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邓帆获得的荣誉勋章,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邓帆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唯一的女作战参谋,1951年7月至1954年5月,她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多次受到军首长称赞。今年10月,她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12月2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邓帆女儿苏小桦处获悉,这位志愿军老战士因病抢救无效,于12月19日22:10去世,享年91岁。

奔赴朝鲜战场

她向祖国母亲立下铿锵誓言

“母亲常常跟我们提起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第二年春天,在12军军政大学参谋处当参谋的邓帆准备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

当时,位于丹东的鸭绿江大桥已被敌人炸断,为了确保大部队安全通过鸭绿江,部队决定从长甸、永甸处的一座浮桥渡过鸭绿江奔赴朝鲜。部队需要进行路线侦察,邓帆接过了这个重任,她务必快速准确摸清浮桥的负荷及汽车、马车能否通过,部队几千人通过需要多长时间、敌机轰炸的规律等情况。

于是,邓帆带了一个警卫员、一个翻译匆匆出发。过江找到在木浮桥前方的边防哨,向朝鲜人民军虚心请教,他们欣喜地得知,敌人尚未轰炸过这座桥,桥可承受载重卡车、马车通过,只是在正午时刻为了避免敌人的空袭,我方需短暂禁行等情况。为了确保情报的准确,邓帆一行到附近的老乡家深入了解情况,并对浮桥进行观察和简单测量。邓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此名扬军中。“此后,在千里行军和冲破封锁线的征程中,她总是打前站,摸地形,及时绘制出部队赶赴前线战场的准确路线图。”苏小桦介绍。

苏小桦说,母亲在讲述那段经历时总会提到这样一个画面,在通过鸭绿江前,全体同志背靠鸭绿江,面向祖国,双手高高举起装满鸭绿江江水的水壶,向祖国庄严宣誓:“不打败美帝国主义,决不回国!”“我们誓死保家卫国!”她说,鸭绿江边誓言震天,壮志凌云,这是英雄儿女们向祖国母亲立下的铿锵誓言。

巾帼更显坚毅本色

她是军中唯一的女作战参谋

1952年10月,邓帆开始到12军军部作战处工作,成为军中唯一的女作战参谋。在这里,铿锵玫瑰更显出美丽、勇敢、坚毅的本色。

在隐洞,她从上甘岭战役总结中深深地感受到坑道战的条件实在太艰苦了:敌人最多时每天投到上甘岭的炮弹有30多万发,坑道被敌人炸得越来越短,空间越来越小,水源断绝,战士们不得不舔吮坑道壁上渗出的一点水珠,甚至以尿解渴;坑道的空气十分浑浊,为了让坑道深处的战友吸到氧气,前面的战士经常要统一听口令低头,让空气从头顶间隙流进,让后面的战友吸上一点新鲜空气……

由于条件太艰苦,一些战友在坑道中得了疾病,有的甚至死亡。当总结到这些情况时,邓帆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改进坑道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战士的伤亡。

不久,12军赴东海岸元山港接防,开始了东海岸反登陆的战前准备。根据作战处安排,邓帆来到前沿检查坑道进展情况,她也趁机采访了战斗英雄,了解战士们各式各样的坑道打法。在前沿坑道,战士们发明了“马蹄形”“一字形”“三叉形”坑道;为了节省弹药,还发明了“圆形”“梅花形”“三角形”爆破法;有的战士还发明了“悬垂打眼法”,就是把炮弹壳套在木棍上悬在空中撞击钢钎,利用杠杆原理打炮眼,这样既节约人力又使坑道进度大大提高。

为了改进坑道,邓帆找了一些资料来研究。结合上甘岭经验,她和战友总结出,把坑道修在离山顶15米左右的地方,既可以抵御敌人每天可能落下来的几十万发炮弹,又便于发挥火力。坑道筑成高1.8米,宽1.2米,便于两个全副武装的战士进出运动,并应当在主干道旁合理筑建蓄水池、弹药库、包扎室。

随后,他们及时将这些经验总结出来向部队推广,大大提高了坑道推进速度和质量。停战后,她写的“东海岸反敌登陆筑城总结”受到了军首长的表扬。

解甲回归从零开始

她是“人大”有名的“七号运动员”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字,抗美援朝结束。听到消息,邓帆和作战处的战友一起高兴地扯下了作战室窗上的防空布,又唱又跳,围坐在一起庆祝胜利。“那天晚上,他们笑着唱着说着,也憧憬着未来。”苏小桦说。

1954年邓帆回国,随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学习,在学习中她同样拿出了朝鲜战场上不屈不挠的劲头,每门成绩保持优秀。“朝鲜战场的艰苦锻炼不但磨炼了她的意志,更锻炼了她强健的体魄,她用超人的毅力边学习边刻苦地进行训练。”苏小桦告诉记者,母亲邓帆也是有名的“中国人民大学七号运动员”,1955年曾获得北京市跳远和100米短跑第一名的好成绩,1956年又和几位女队友以优异成绩打破了4×100米全国纪录。

毕业后的邓帆,曾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业厅、鄯善县商业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委员会财商处工作,1983年9月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直至1990年退休。

十多年前,在邓帆年近80岁时,她还专程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把自己珍藏半个世纪的金牌献给母校。“近些年来,她的记忆力明显减退,但她时常念叨着那些和她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们,念叨着朝鲜战场那些永生难忘的故事。”苏小桦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秦怡图片由邓帆家人提供

/人物名片/

邓帆,女,1929年1月4日出生于重庆万盛。1949年12月参军,在12军文工团工作;1950年4月至9月在12军军大五大队学习;1950年9月至1952年10月在12军军大军务科任参谋,1951年3月首次入朝;1952年10月调入12军作战处任作战参谋,再赴朝鲜战场,1954年5月回国,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58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业厅、鄯善县商业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委员会财商处工作,1983年9月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工作,1990年退休。

责任编辑:刘德宾

火神山女孩阿念:向死而生的这一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别让美景被垃圾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