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体测替考100元50米”,既要严惩作弊也应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图源:新京报网。
近日,一则“大学生体测替考‘明码标价’老师‘看破不说破’”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
据新京报报道,体测“替考”在高校中并不罕见。一到体测季,在校园QQ群、微信群中,常有学生发布寻找体测替考的消息,且多明码标价,依据不同的项目,其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人民币不等。而由于监考不严格等原因,体测替考者很容易就能蒙混过关。
部分高校也在加强应对措施和处罚力度。太原工业学院就有两名学生因“体测替考”被取消学士学位获得资格。对此现象,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未来体育教育改革应更多关注如何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
严把体测关,堵上制度漏洞
将学生体测成绩纳入到评奖评优、保研,甚至与毕业资格相关联,政策层面如此重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初衷自然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压力倒逼下,一些大学生明码标价找替考、进行数据造假等种种作弊行为,不仅消解了政策善意,败坏了学风,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从现实来看,学生找替考,高校“体测”走过场,一些体测老师对体测造假现象“睁只眼闭只眼”,暴露出的也是一些高校体育课成“水课”的现实。
和大学存在的其他“水课”一样,体育课变“水课”的根源还是一些大学不重视体育教学。比如一些学校体育课设置不够科学,对学生的体能训练有限,“学生“不出汗、不喘气、不心跳”;还有一些学校体育资源缺乏,甚至存在体育教师不足、体育课并未开齐开足、学生可上可不上的现象。
平时不上好体育课,就只能“临时抱佛脚”。由于学生“体测”成绩影响到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且“体测”就由本校教师组织进行,再加上考试流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这些都给一些学生作弊提供了空间。
▲图源:新京报网。
因此,要消除作弊现象,让体测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层面应探索技术升级,堵上漏洞,严把体测关,比如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现场录像等手段严查学生体测替考行为。
此外,高校也应加强对替考等作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体测替考”、“数据造假”等行为零容忍,只有让“替考”的代价越来越高,作假的空间才能逐渐缩小。
更重要的是,高校应转变教学观念,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开足开齐体育课。
改革体育教学,切实做到“体教融合”
实际上,在国内,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存在上体育课就是组织学生训练跑、跳的情况。在强调体测后,体育课更是针对测试项目而展开,这种强制性的设置,让本来就喜欢运动的学生都开始讨厌上体育课,更不用说原本就对运动无感的学生。
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高校不妨探索改革体育教学。
高校可以根据本校条件,成立不同门类的俱乐部或运动队,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一个或多个运动队、俱乐部。以运动队的方式组织学生训练、比赛,由此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运动技能。
进一步而言,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一个运动队(社团、俱乐部),参加一次体育比赛,应该成为体育教学的标配。
这其实就是进行运动队制教学,在学科知识学习方面是某学院的学生,在体育教学、锻炼上是某运动队的队员。成为运动队的运动员,不是高水平运动员的专利,而是每个普通大学生在大学里的第二个身份。
近年来,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努力增加体育课程门类,开设了田径、球类等50余门课程,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取得了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这说明,只要体育教学设置立足学生需求,就能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成绩的统一。
切实做到“体教融合”应成为我国各阶段学校体育倡导的模式。由于有在运动队长期训练、运动的经验,学生通过体测不再是难事,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当然,这样的体育教学对学校的体育师资、场地以及体育教学管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比单纯组织学生训练跑、跳,而开展运动队、俱乐部制教学,需要有更多专业的教师(教练),带队进行训练、比赛。这就要求,高校从软件硬件政策等多方面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支持。
本质上,严惩体测替考是堵,改革体育教学是疏,疏堵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治理“体测替考”乱象。
□熊丙奇(教育学者)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