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怀疑医生喝葡萄糖“占便宜”,是网暴者的无知
摘要:不得不说,在类似“喝葡萄糖”的事件中,被骂的医护人员纯属“躺着也中枪”。
有人说:在互联网上,每时每刻都可能有无辜的人,莫名其妙就成了攻击的对象。最近,陕西西安某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郑涛,便遭受了这样一场“网暴”。
不久之前,郑涛在凌晨4点做完一台脑干出血手术后,出于口渴与劳累,直接喝掉了一瓶医院储备的5%葡萄糖水吊瓶。有同事看着有趣,便将现场画面拍了下来,传到了视频网站上。然而,这样一幕旨在展示医生加班加点的画面,竟然招来不少批评。许多网友质问医生“你给钱了没”,仿佛医生做了什么亏心事一般。
郑涛医生到底有没有占患者的便宜?面对质疑,当事人回应:手术中算进病人的费用,要开具处方才能作数。医生喝掉的葡萄糖只会被算进科室成本,由医院方面负担。回顾以往新闻,不难发现郑涛不是第一个遭受误解的医护人员。早在2016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生陈磊便曾因为在一天的忙碌之后,坐在手术室外喝了一瓶葡萄糖,在网上遭受责骂。
几次引发关注的医生喝葡萄糖事件,都是发生在当事医生长时间工作之后,医生喝葡萄糖既为了补水,也为了补充体力,防止低血糖。显然,质疑者不光缺乏对医院收费系统运行机制的了解,也体会不到医生真实的工作状态,更拿不出指控当事医生的直接证据。“医生占患者便宜”的假设,只是他们基于偏见产生的想象。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还发生过医生因为按时下班被骂、护士因为正常使用手机被骂等一系列事件。不同于医患纠纷,在类似“喝葡萄糖”的事件中,被骂的医护人员纯属“躺着也中枪”。
一段时间以来,医患矛盾成为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平心而论,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既有患者一方的责任,也有医生、医院和医疗体制的责任。一些人在医院受过气、吃过亏,或者仅凭道听途说,形成了对医务工作者的偏见。实际上,医护人员队伍中固然确实存在部分害群之马,但大多数医生与护士,仍然是抱着救死扶伤的信念,在重压之下认真工作的普通人。
作为普通人,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也会感到疲惫,也会需要放松。相比于连续接诊数十名病人、一台手术做上一整夜的劳累,喝上一瓶科室埋单的葡萄糖,或是在交班期间玩一会儿手机,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在不影响救治病人的情况下,公众哪怕仅仅是从人之常情的角度出发,也理当对医护人员的这些需求有所理解。当然,对于医生在正常履职过程中遭受的误解,院方也有必要及时为医生澄清正名,尽可能减少与公众的信息差。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峻的日子里,医护人员为国家与人民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留下了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画面。为此,我们更应对医护人员多一分爱护、多一分包容。这种现象不仅会伤害到受到无辜职责的医生个体,也难免打击医护人员群体的情绪。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社会要在医患矛盾中“无脑站医生”,也不是要把医护人员包装成“圣人”。医护人员只是期待一份平等的尊重、一份简单的同理心。只要医生与患者之间能少一点莫名其妙的恶意,带着互相理解的诚意去进行沟通,再尖锐的医患矛盾也并非不能化解。
撰文、视频/杨鑫宇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