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野生动物园员工遭熊攻击致死,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动物园的事故
错误只会在人,不会在动物
1987年,相声演员姜昆和唐杰忠在春晚舞台上表演了一段名为《虎口遐想》的相声作品,描写了一个青年工人在逛动物园时掉进了狮虎山后,心里的各种自言自语、浮想联翩,最终获救的故事。
显然,姜昆口中的那位青年人是幸运的,但事实上,当人类真的面对老虎这样的猛兽时,结果甚至不是五五开。
近日,上海野生动物园发生了一起熊伤人事件,导致一名工作人员死亡。有游客目睹了这一惨剧,并拍摄视频表示受到惊吓。后园方证实确有此事,目前,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件调查。
近年来,相关事件并不鲜见,均引起较高的社会关注。当此类问题一再发生,并通过社交媒体发酵的时候,人们在震惊之余,总是提到两个问题:
“为什么?”与“怎么办?”
事件
10月17日下午,一段视频惊现网络。
视频中显示一群熊围拢在一起,还有其他熊向此处跑来。
背景有人在问“它们在干嘛?”,也有人在惊呼“看到了一个人!”。
随后一连串游客的截图被爆出,“目睹饲养员被群熊撕扯,吃了,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图中的位置显示,事情发生在上海野生动物园。
有游客表示,当天在猛兽区发现工作人员被熊撕咬的时候,园区内还有一名正在施工的人员试图施救,但并没有阻止惨剧发生。
次日,上海野生动物园通过官网发布公告确认此事。
公告表示,事件发生后,园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启动猛兽区(车入区)临时关闭应急措施,发布游客公告,妥善处理游客退票等相关事宜,切实加强园区安全运行管理。
在公告的最后,上海野生动物园提出,“发生这样的悲剧,我园极为痛心,对逝者表示沉痛哀悼,对逝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对由此给游客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目前,我园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件调查。我园将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充分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各方面安全管理,全力做好事件处置和各项善后工作。”
截止到目前,上海野生动物园并未披露事件发生的起因与过程。
旧账
“动物园里有猛兽伤人”的新闻并非首次出现,几年间,各地的悲剧一直在重演。
2017年,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一名男性游客翻越隔离护栏,被老虎袭击,不治身亡。
2017年,青岛动物园,一名男性游客喂食笼内棕熊,被棕熊咬掉一节手指。
2016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一名女性游客在猛兽散养区擅自下车时被虎袭击,其母赶去营救被虎撕咬致死。
2015年,河北秦皇岛野生动物园内一名女性游客在参观白虎园时自行下车,被咬伤抢救无效死亡。
2015年,成都郫县一名2岁幼童在参观动物园时将手伸入通风网格内被老虎咬伤。
分析相关事件,不难看出,此类事件多因游客不遵守园区相关规定,与动物发生本不应该存在的接触,从而酿出惨剧。
事实上,动物园内的工作人员发生的事故,也并非个案。
2016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名园区动管经理在给大象喂食、打扫象舍时,遭大象踩踏致死。
2014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孟加拉虎园区一名巡逻员被老虎咬伤后送至医院,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2013年,郑州动物园饲养员在喂食时死于棕熊爪下。
2012年,福建南平动物园饲养员在打开笼舍后被花豹咬死。
……
此类事件,多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与动物朝夕相处多时,放松了警惕,以及管理不善所致。
然而,即便对以上两类历史事件进行充分分析,也很难推测此次上海野生动物园事故发生的原因。
此次事故发生伊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张劲硕便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猛兽区散养着多种野兽,在这个区域中游客都是乘坐封闭的观光车进行游览,在这个区域中,为什么会出现人,他是去做什么的?”
网友也纷纷猜测,是饲养员?是施工人员?或是其他什么身份?
无论是哪种身份,也无法解释,他为何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便出现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内。
饥饿游戏
事件发生后,有网友提出自己的猜测,上海野生动物园中袭击人的熊可能是因为饥饿导致了袭击行为。而饥饿的原因是园区希望通过饥饿提高动物的活性,来满足游客参观的兴趣。
上海野生动物园熊区,游客乘坐封闭大巴参观。图/上海野生动物园官网
《博物》杂志策划总监,博物君张辰亮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无法通过相关碎片化的视频判断事发当天熊的状态,但饱腹感确实可以降低动物攻击人的可能性。”
“如果从生物的角度去思考这个事件,我们与其探讨熊是不是饥饿,不如去探讨这么大数量的熊,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区域中。”
张辰亮表示,熊、老虎、狮子这样的动物,都有极强的领地意识,熊和老虎在野外是以独居的形式生活,狮子虽然是群居,但不同族群间也保持着相当大的距离。
将这些动物饲养在同一个区域中,虽然是所谓的散养,但是依然没有为它们留下足够的领地空间,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在这样的饲养环境中,本应独居的动物变成群居,在群体中就会产生强者和弱者。
“强者通吃,弱者抢不到食,挨饿。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对弱势的一方在精神上就会更容易产生波动和受到影响。但它们的生活中本不应该面对这样的情景。”
“其实相比起老虎和狮子,熊的适应能力更强,应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相对更低,无良马戏团都能够训练它们骑自行车,但这不表明他们就可以完全丧失本能和野性。”
张辰亮介绍称,我国现存的野生动物园的形式,在国外已经很少见到了,甚至是被很多业内同行所摒弃。
“野生动物园的形式看似让游客亲近了动物,和它们拉近了距离,但在这个游览过程中,游客并没有收获生命教育和应该有的生物知识。”
“它们是没在笼子里,但是这里的气候、温度、环境、饮食结构、社会化系统完全和野外不同,动物们无法在这样的空间里呈现自然中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和行为,游客们除了看到它们追着车要吃的,其实什么也没得到。”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下这样一句话。
“让动物追逐笼车乞要游客斥重金购得的食物,本质上和让它们钻火圈、踢足球没有区别。”
在上海野生动物园,游客可以观看赛道中豹子的“竞速比赛”。图/上海野生动物园官网
生存难题
今年的疫情,为全世界的动物园提出了共同的生存难题,在游客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全球的动物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生存困境,动物和工作人员的日常开销,使得许多动物园举步维艰,才会出现不久前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院长沈志军那段经典的“求报复”的场景。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野生动物园50家左右,动物园的营收对其经营有很大影响。但是动物园不像其他旅游景点,动物园的成本是固定的,即使没有游客,动物的饲养成本也不会减少。动物园采购的动物饲料主要有蔬菜水果、肉禽蛋、干鲜草、颗粒饲料等,此外还有医疗防疫成本、土地成本等。
由于野生动物园不同于城市动物园,他们更多由企业支持,属于纯商业性场所,不承担科研和科普的工作,所以他们才会更加追逐利益和市场,生存压力高、工作强度大、人员流失多都为违规操作埋下隐患。
对此,科普作者“流浪”发文表示,从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工商注册信息来看,该园的两大股东分别为申迪(上海)集团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前者是2010年成立的全资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与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及配套设施,同时承担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任务,拥有非常雄厚的资金储备和丰富的游乐场所管理经验,后者则是我国最大、最专业的生态保护组织。
在“流浪”看来,这样的经济和技术支撑下出现问题,显然不是一句“生存压力”所能掩盖的。“动物园行业应该从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中警醒,而不是在‘出事抓,平日松’的轮回里等待下一次重蹈覆辙。”
动物好管,人难管
“虽然还不清楚事件本身的原因,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归根结底还是管理上的问题,动物本身没有错误。”张劲硕说。
科普作家“花落成蚀”曾花了4个月的时间,走访41个城市的56个动物园,著有《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一书。在本次事件发生后,他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动物园是一个人工环境,需要给游客与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保障,在一个保障得当的动物园,动物什么状态都不会伤人,只要是动物园的事故,错误只会在人,不会在动物。
“要么是有人作死,要么是动物园的设施、制度不完善。”
大象、大型猫科动物、熊等大型猛兽,人们不能预判它们不会伤害你,也不能假定拿着根棍子就能吓阻它们。在不同生理、心理的情况下,动物的行为和对人的反应都会不同。在这样的前提下,最安全的防护措施,就是不让动物和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动物和人之间得隔开,得有防护性能足够的笼网或栏杆。更不能在动物没有清空的情况下,进入猛兽笼舍。否则总有一天会出事故的。
虽然,事发后第一时间,上海野生动物园就发出了声明,也进行了退票等后续处理,但是迟迟没有披露的事件经过以及后续整改措施,着实让人们担忧。
其实,33年前的那个相声段子中,姜昆就给出过解决办法,“老子大小是条性命,我死以后,动物园园长撤职、管理员检查,扣发六个月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