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上评丨白湘菱、钟芳蓉,从你所爱风雨前行
今年高考志愿季,有两位同学的选择格外引人关注,碰巧还都是女生。眼下,她们都已“押定离手”。
在江苏考出430分高分的淮安女生白湘菱,最终申请了香港大学,专业意向为金融类专业;湖南676分留守女孩钟芳蓉,报考了北大考古专业。
一个港大,一个北大,一南一北。一个金融,一个考古,一热一冷。
两位同学从千万学子中“脱颖而出”成为新闻当事人,各有其缘故。白湘菱以并非完全名副其实的“文科状元”之名,引发的是关于高考制度设计的争论;钟芳蓉的“留守女孩”标签,则激起了社会对底层青年命运的关注。
但是每一年的高考话题榜,归根结底都是一场题为“人才与社会”的大讨论。而且“个人之前途”与“社会之命运”这两个议题是相互交织的。
很多云监护人担心留守女孩读考古将来不好就业。虽说这些人是出于好心,但我还是想说“关你啥事”。因为如果换一种选择,也会有争议的。尖子生去读金融、经管这些热门专业,会有人说:“一流人才都去学赚钱的专业,谁来搞科研呢?”
所以,我想对两位同学说:从你所爱,莫听蝉鸣。
很多考生面临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不知道哪个专业好,但实际上是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不知心之所属,才会在各种外部意见之间动摇。与他们相比,钟芳蓉是幸运的。她说,“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她的幸运还在于,这个冷门选择得到了家长的尊重和支持。
而对公众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个体的境遇、选择,来辩论社会的取才标准是否需要改进。但是对于个体选择应该予以充分尊重。
高考很重要,但高考成绩和专业选择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随着社会的开放、进步,我们应该越来越把大学、专业视作加在一个人身上的装备,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人本身。而不应该把大学、专业视作一条条通向无穷远的轨道,个人做了一次选择之后就只能被动等待命运渐次降临。
如果我们将教育当做一种赋能机制而不是资源分配机制,就不会问:“一流人才都去学赚钱的专业,谁来搞科研呢?”这种傻问题。
因为在每年千百万的考生中,肯定有足够多的人出于热爱而选择科研,也只有这样的人将来才能做出真正优秀的科研成果。重要的是这些小苗能否得到足够的雨水、养料,能否遇到尽职的园丁,以使他们安心生长,而不悔于当初的选择。
北大在回复钟芳蓉时说:“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这既是祝福,也是大学的自我鞭策,大学不能辜负每一个为了光和热而来的青年。
大学和社会的职责是创造宽松、公平的环境,让心中各有所爱的青年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才。百花齐放不是规划出来或者说教出来的,因为种子才是最重要的。而每一个目光远大的青年,在认准内心的方向之后,也要做好风雨前行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