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战疫中绘就公卫应急体系“施工图”

日期:07-01
武汉市武汉疫情新冠肺炎

原标题:武汉在战疫中绘就公卫应急体系“施工图”

武汉大学省人民医院东院门诊入口,医务人员对入院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6月28日,在武汉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被称为武汉公卫应急体系“施工图”的《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终于面世,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

武汉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这张公卫应急体系“施工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应对疫情,武汉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也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短板和不足。在与疫情战斗的摸爬滚打中,武汉把公卫应急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为“努力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全面启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

武汉一直都是医疗重镇,医疗资源雄厚,医护人员数、每千人床位数在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可这次突然来袭的疫情让武汉打了一场“遭遇战”。

为什么依然出现乱了阵脚的局面?《意见》编制牵头人之一、武汉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魏善波说:“一场新发传染病,暴露出我市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些短板,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短板。一是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未完全落地,社会重视程度不高,公共卫生的预防作用难以进行量化考核,社会难以看到和感受到公共卫生发挥的效力和收益。二是疾控机构人员不足,尤其缺乏高层次人才,缺乏‘一锤定音’的专家团队和检验检定机制和能力。”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动医防结合,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武汉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谋篇布局正是从找短板出发。

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管理学院院长方鹏骞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展开大规模的现场调研实地走访、倾听意见。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吴清明牵头的“疾控体系建设”研究团队,过去两个月走访了我市所有市、区疾控中心,找出漏洞:“疾控网络不健全,能力尚有欠缺,硬件设施较为落后,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联系不紧密,医防融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目前,我市初步启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推动以疾控机构为主体的公共卫生职能定位与机构改革,强化健全疾控网络,充实市疾控中心领导班子力量,调整市区疾控中心机构规格;疾控机构设立“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特设岗位,吸引高层次人才;强化医防融合建设,建立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联系沟通的长效机制,促进双方人员临床素养和公共卫生素养双提升。

统一指挥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发热门诊、药店零售均设“预警按钮”

在武汉,一名发热患者不能独自去发热门诊就医,而必须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就医。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患者追踪机制,不漏掉任何一名可能的新冠肺炎患者。

战疫期间,我市疫情监测预警主要依靠公共卫生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发热门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早在1月2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就公布了全市61家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名单。1月26日开始,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展开预检分诊和初筛工作,成为监测疫情、甄别患者的第一道防线。

从5月中旬开始到5月底,武汉对全市近千万市民开展了集中核酸检测排查,摸清无症状感染者底数,全面监测武汉市民感染情况。

北京“新发地”疫情发生后,武汉从6月13日开始,每日对全市各区的农贸市场、超市进行环境和样品采样检测,并每日公布检测结果,精准指导新冠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疫情监测预警贵在及时、准确。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

在6月29日召开的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彭厚鹏介绍,武汉正在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以后,监测网络不仅覆盖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还覆盖设有医疗点的学校、企业、机场、车站、养老机构和特殊监管场所,与居民健康相关联的其他场所如药店、餐厅、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地下污水管道等等。

平战结合救治体系既应急又谋远

综合医院可“变形”出数万张传染病床

疫情发生之初,武汉只有市金银潭医院、市肺科医院两家传染病专科医院。床位非常有限,尽快落实好各大医院病房床位,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成为当时最为急迫的事情。全市紧急筹措床位,将综合医院病房进行改建,设置“三区两通道”,常常数日之内就要改建完成收治患者。一个月内,武汉成功征集了48家定点医院、近2.5万张床位。

此外,武汉“火速”建起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解决了近2500张床位问题,被国内外称为“中国速度”。

在中央指导组的帮助下,由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快速改建转换而来的方舱医院,收治了武汉1万多名轻症患者,更是“平战结合”的巧妙之举。

“如果综合型医院能够储备一些可转换床位,平时作普通床位用,遇到突发传染病时,及时转换成传染病床位,不仅可进一步节约资源,而且能够更加充裕地满足战时需求。”

医疗救治应考虑应急谋远、平战结合,既满足“战时”快速反应、集中救治和物资保障需要,又履行“平时”职责任务、节约运行成本。

《意见》强调“平战结合”原则,武汉正在进行综合医院“可转换传染病区”“可转换病床”的改造。部省属医院改建“可转换传染病床位”不少于2000张;中心城区11家市、区属综合医院改建“可转换传染病区”,6个新城区人民医院或中医医院建立独立可转换传染病大楼,共储备4800张可转换病床。

用好战胜疾病的科技力量

每个区都建一个

 P2实验室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科研攻关就在与疫情赛跑。全国科研一盘棋,确定了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检测技术和产品、药物和临床救治、疫苗研发、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

在武汉,一些生物科技公司率先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第三方检测机构、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的PCR实验室,在武汉集中核酸检测排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正开展临床试验,与时间赛跑。

为助力复工复产,武汉推出“健康码”,不仅可以精准摸排,提前锁定潜在传染源,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感染风险。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从救治到防控,武汉各条战线运用高科技手段火力全开。但作为科教之城的武汉,高级别的检测实验室仍然不够,高精尖的医疗设备仪器仍显不足,智慧化监测预警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

 6月29日召开的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为提高疾控机构检测能力,我市将新建市疾控中心综合实验楼,集成P3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等;改扩建各区疾控中心,建设P2实验室。

武汉计划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依托“城市大脑”,将对各类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疫情和特殊病情一网全监测、风险早发现。

我市还将开展重大公共卫生科研攻关,推动武汉预防医学科学院建设,打造国家生命健康创新发展示范试验区。

实现全市医疗资源信息一屏知家底、疫情和特殊病情一网全监测、指挥调度指令一键达基层、群众看病就医一码通全城。

建成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生产企业、社会、居民“五位一体”的物资储备保障体系。

形成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

补齐疾控网络短板、疾控能力短板、疾控硬件短板、医防融合短板。

《意见》共有25条,满满的“干货”犹如一张“施工图”,紧紧围绕武汉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最紧迫、最关键的事展开谋划。而为武汉市民建起的这张防护网也正在按着这张“施工图”热火朝天地展开。

文/记者黄琪图/记者金振强

广西梧州一小学师生被伤害案 嫌疑人被提起公诉 4万元名表被盗 5小时“完璧归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