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前浪”为何没能激起“后浪”?

日期:05-07
后浪疫情新冠肺炎

原标题:这波“前浪”为何没能激起“后浪”?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年轻世代视频网站bilibili弹幕网发布了一则应景的短视频,“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国家一级演员何冰走上舞台,以铿锵浑厚的声音,在镜头前替年轻人们否定着“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见,为年轻人们呐喊着“奔涌吧,后浪!”

《后浪》很快刷屏网络。前浪们在“激情转发”的同时,也纷纷替年轻人高喊“奔涌吧,后浪!”。然而戏剧性的是,这则视频在一些年轻人中的传播效果却并不好,一些讽刺、反对的声音由之而起。因此,有人戏称《后浪》违背了初衷,反而成为了一场“献给老一代的演讲”。

其实在整场演讲中,52岁的何冰作为“前浪”的代言人,字字都在肯定着年轻人的朝气,言语上也并未有失偏颇,这位老演员对这段文字的演绎也在水准之上,但为何《后浪》没能如愿激励“后浪”?

生活在一个崭新时代、拥抱着更广阔世界、立足于更高视野的年轻人们,其实早已形成了独特的个性与思维方式,他们比起任何一代“前浪”都更具开创性、独立性、自主性,对这个世界有更多元的看法和感知。

换句话说,今日的“后浪”们开始更多地在自我实现中完成着对价值的追寻、对自我的肯定,而绝非来自一种传统的、由长辈在书斋中的赞美与鼓励。

《后浪》虽然不断否认着“一代不如一代”,看似是为年轻人说话,但其本质却依然是自上而下式的、说教式的,其背后还是挥之不去的一种隔代人的刻板印象。视频中老一辈人所肯定的“后浪”们在年轻人观看后只能带来一种脱离感,却没有角色代入感,仿佛视频中所说的“后浪”和自己无关。

因此,这一“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其实给了老一辈人一个重新自视的契机——“前浪”应当如何抛去一种不自主的偏见与刻板印象,真正做到理解并融入“后浪”?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给了两个浪潮相交融的机会与方式。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而当今联接虚拟与现实的“网络”就是一种对人的大幅“延伸”。这种“延伸”不只是感官上的,更可以扩展到个人的行动力和能动性上。这种能动性也在生长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后浪”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样是在“B站”,有无数up主发布了有关疫情方面的自制短视频,“为什么现在不能开学”“为什么你还买不到口罩”……内容从科普、数据分析到思想传播、意见发布,不一而足。很多优秀作品在得到主流媒体的转发后,迅速达到10万+的阅读量,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这些年轻人们的杰作中,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后浪”们早就超越了许多“前浪”的预想,在更自如地运用时事新闻、新兴技术在开辟着一种观察社会、改变社会的方法与角度。许多时候,老一辈人已经无需教授年轻人如何去吟唱一首童谣,年轻人们已经在利用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歌喉,高歌着属于自己的“流行曲”。

因此,在充分认识到“后浪”们的蓬勃之力后,我们更应当做的是在看到了两代人的交往之“道”后,去考虑如何把握这其中的交往之“术”。

疫情期间这种良性的传播点拨了我们,要真正将道理、观念说到年轻人的心坎里,其实不妨从青年人的“有为之事”入手去传播。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以小见大,既能让社会大众更加了解如今的后浪之高,也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焕发出奔涌向前的动力,在一众后浪的聚集之下更加直冲云霄。从而“美美与共”,避免唱独角戏。

从这个角度上讲,“前浪”不必愁叹“夕阳无限好”,而“后浪”亦无需抵触来自“前浪”的指导。在这个崭新的时代背景下,唯有让“后浪”借“前浪”之力,“前浪”乘“后浪”之势,这两股浪潮方能凝聚合一,共同成为奔涌的巨浪,助推整个社会不断迎接新的时代挑战。

陈之琪(武汉大学学生)

中信银行道歉了!你怎么看? 吉林通报“退伍军人拿军残证买票遭辱骂”:要求企业当面道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