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防疫最前线|大三学生曾诗盈:“年轻一代也要发光发热”
■曾诗盈和志愿者同伴们充分施展专业技能,助力抗击疫情受访者供图
“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呢?”以外语翻译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战疫半个多月,曾诗盈已经非常熟练,在普通话和英语之间无缝切换,询问境外来莞返莞人员的需求,记录下来并及时转达给工作人员。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曾诗盈主动报名成为我市200多名疫情防控外语翻译志愿者中的一员。她说:“我们年轻一代也要利用自己的技能,在抗击疫情中发光发热。”
“先斩后奏”成为志愿者
为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巩固我市防控成效,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3月14日,市委外办、团市委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外语翻译志愿者,协助做好境外来莞返莞人员的信息登记、翻译协调等服务。短短两天时间内,就组建起了200多人的疫情防控外语翻译志愿者储备库,涵盖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语种。
曾诗盈便是其中一员。收到朋友转发的招募消息后,她没多想就报了名。当时的她,还不清楚自己要去哪里,会不会有被感染的风险。“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慌的,而且怕爸妈不同意,只能先斩后奏。”曾诗盈坦言。但有一点她很清楚,“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而且自己擅长英语,翻译服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3月30日,曾诗盈和15名志愿者一起进驻我市一处隔离点,经过防疫服装和设备使用规范、翻译技巧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后,正式上岗。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协助专业的工作人员做好翻译协调服务,大多数时候通过微信或电话与境外来莞返莞人员线上沟通。
在隔离点,翻译志愿者24小时在线,有时甚至连吃饭都拿着手机在回复信息。除了解读相关政策,为境外来莞返莞人员答疑解惑,还要了解他们各种各样的需求,及时与工作人员对接。有人需要水果,有人需要毯子,有人大半夜要求立即进行核酸检测,还有人因为语言不通误解了相关政策……
曾诗盈说,虽然自己从大一开始就参加过很多次志愿服务,但担任翻译是第一次。起初遇到难沟通的住户时,她总是很紧张,后来随着对接次数日益增多,她和志愿者同伴们逐渐摸索出一套工作指引,翻译协调工作也越来越顺手。
“翻译辛苦,医护人员更辛苦”
参与翻译志愿服务半个多月,曾诗盈一直住在隔离点附近的宿舍里。父母虽然同意了她参与疫情防控,但一直十分担心她的情况。“开始那段时间,每天都要把一日三餐拍照发给他们,让他们知道我有好好吃饭,他们才放心。”曾诗盈笑着说道。
但对曾诗盈来说,隔离点的志愿服务谈不上辛苦。“顶多就是倒夜班的时候会有些累。但跟医护人员相比,根本不算什么。”曾诗盈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她需要跟随医护人员一起进入隔离区协助翻译,当天气温很高,仅穿着薄薄一层防护衣的她在大太阳底下站了几分钟就已经大汗淋漓,差点晕倒。而那些医护人员还是全程全副武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闷热程度难以想象。
“亲身体验才窥见一线医护的辛苦,更加感谢他们的付出给了我们安稳的现状。”在曾诗盈看来,年轻一代本来就是要大胆尝试、开阔视野,利用自己的技能去发光发热。“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新的大胆尝试,也是一次真实地感受到有为社会做贡献的经历。”
而且经过半个多月的志愿服务,曾诗盈作为疫情防控的参与者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暖意。“我们经常会收到住户家人送来的慰问品,还有一些住户会把家人给他们送来的物资转送给我们,虽然不能接受,但这些心意都让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都有被看见并有回应,这很大程度上也成为我坚持下来的动力。”
记者朱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