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英国抗疫如二战时那样,真打起来不含糊

日期:03-18
疫情新冠肺炎

原标题:相信英国抗疫如二战时那样,真打起来不含糊

上周末,新冠肺炎疫情处于上升期的英国公布其“抗疫”方案,许多期盼严格抗疫举措的人嘘声一片。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3月12日宣布,英国从第一阶段的“遏制”进入到第二阶段的“拖延”,这一策略被指“消极”、“缺乏透明度”。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3月13日关于“群体免疫”的发言更是引发了学界和民间的巨大争议,来自英国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360多名科学家和学者在3月14日发布两封公开信,要求英国政府增强防疫手段。

“消极抗疫”挨批后,英国政府本周开始补充出台具体措施,包括政府从16日起每天召开记者会通报疫情、建议70岁以上居民自我隔离12周。英国广播公司(BBC)3月17日报道称,政府还将公布相关财政措施,以支持疫情阴影下的本国经济。

据BBC 3月17日公布的数据,英国已有1500多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报道同时指出,英国的实际感染人数可能在3.5万-5万人之间。

3月1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了目前在英国定居的璐璐(化名),她丈夫94岁的外公已在3月15日收到了英国政府承诺的物资,开始了预计长达4个月的自我隔离。据她说,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一直对老年人关怀有加,因此鼓励70岁以上的民众自我隔离是相对容易推进的“抗疫”举措,只需通过原有的社区体系加大对老年人的补给即可。

以下是璐璐的口述:

填完表几小时后,免费物资就送到了

我早年在英国留学后定居伦敦、成家立业,已经在这边生活了20多年。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欧洲当下成了重点地区,身处这个非常时期,我也想记录下经历的点滴。

我们一家人最先体验到英国政府抗疫政策的人,是我丈夫的外公。因为外婆已经去世多年,已是94岁高龄的外公目前独自住在英国中部的一个小镇上。老人独居在英国是普遍现象,他们就是不和孩子一起住,这样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

3月14日是外公94岁生日,我们几个直系亲属开车去他家,不亲吻不拥抱,认真洗手保持距离,带着准备好的生日礼物、蛋糕和午餐,打算陪他一起庆祝生日后,再开始不走亲访友的生活。到了那边,发现外公已经收到了社区托老所送来的两大包物资:牙膏、洗发水、卫生纸、麦片、牛奶、橙汁、通心粉、鱼罐头、番茄汤、茶、糖、饼干、巧克力,几乎什么都准备好了,大概是一周的供给。

社区托老所给璐璐外公送来的免费物资

社区托老所给璐璐外公送来的免费物资

原来,英国的“金发首相”鲍里斯3月12日宣布将优先保护老年人以及拥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之后,13日(周五)外公所在的社区托老所负责人就过来协助填了一张登记表。几小时后,免费物资就送到了。目前,英国政府的政策是鼓励7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家自我隔离4个月,由社区每周送补给物资上门。

这是全国性的政策,但不是强制性的隔离。疫情形势一直在变,不知道政策未来会不会出现变化。社区托老所是隶属于地方政府的一个公立机构,在疫情发生之前,一般来说他们会照应所辖区域的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年人。以外公为例,他们之前每周会派人把外公接到社区的活动中心,或者到别的地方和其他老人一起喝个下午茶,聊聊天什么的。主要就是提供一个长期的安全监管,同时让老年人们保持社交生活。

这也是我这两天稍微放心一点的原因。无论英国宏观上的抗疫政策如何,在帮助老年人对抗疫情这方面,我觉得他们处理的细节还是很到位的,也因为社区组织能力本身就在那里。从这点看,英国人做起事来,不声不响,其实是很扎实稳妥的。

伦敦就像我家,决定留下面对疫情

英国民众的医疗保健服务由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提供,合法居住在英国的人士可以免费享用当中大部分的服务。英国也有很多私立医院和诊所,一小部分人如果不想排队,那么自己一次性付费或买医疗保险,就可以使用私立医疗系统。我们家成员托单位所购保险的福,一般去私立医院。

我之前试想过,如果自己要做新冠病毒检测的话,NHS不收还可以去私立医院。但上周末(3月15日)保险公司和私立医院就宣布,将响应政府号召联合行动,私立医院保险持有者不可以“插队”占用新冠病毒测试等相关医疗资源。私立医院没有急诊,可能会从NHS接手部分手术和其他长期病患,腾出资源让NHS更好地对抗病毒。为防止交叉感染,我们区的家庭医生诊所也已经全部转为网上预约电话问诊了。

璐璐取消了为复活节假期旅行预订的住宿

璐璐取消了为复活节假期旅行预订的住宿

身处疫情之中,我们一家人的心态还算比较平和。我和先生目前在家办公,疫情暂时还没有太大地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只是取消了复活节假期的旅行。每一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个人性格也不一样,个人的健康情况、经济条件、大家的心态或多或少会与这些因素相关,各人受到冲击的情况不尽相同。

上周,英国首席科学家提出的“群体免疫”概念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根据我的理解,英国政府的逻辑是把“战线”拖长,如果迟早将有大量民众感染,就尽量让疫情暴发曲线平缓一些,避免出现可怕的峰值,造成所有感染者同一时间去挤兑医疗资源。不把“群体免疫”当成目的或策略,就容易理解得多。

有些人因为英国政府的抗疫政策不够强势,已经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焦虑,我觉得这种情绪缺乏理性。英国合同法中有一个关于赔偿的概念叫遥远性分析(remoteness analysis),即分析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距离和关联,包括短期损失和长期损失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我认为只有将这些损失都综合分析了,才能评判到底哪个政策更合理,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真相。

现在,我决定留在英国面对疫情。各个国家的抗疫政策都是均衡多方利益后,在本国可承受能力基础上进行的“赌博”,不到最后,谁能知道对错。既然英国疫情已经这样,我打算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负责,好好打个“大不列颠保卫战”(编者按:3月15日,英国政府呼吁全国民众拿出二战时对抗纳粹空军的团结精神和坚韧不拔来共抗疫情)。

我在伦敦生活了那么久,这里就像是我的家。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澄清一些读者对英国抗疫问题的误解,相信英国能挺过难关,就像二战时那样——也许被责备开始时采取绥靖政策,但真打起来了,也毫不含糊。

疑似感染新冠的法国华人口述:急救电话被打爆,远程问诊吃药 纾困解难 帮助小微企业渡难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