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到成都惊现5元机票!“白菜价”持续到何时?民航业损失将达1000亿?两部委紧急出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5元能干嘛?买杯咖啡都不够,可现在居然够买张机票从深圳出发,飞去成都玩了。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邱连中保守估算,中国民航2月份收入损失达到近370亿。3月份行业预计的收入损失会在350亿左右。如果疫情延伸到4-5月份,那么行业的收入损失总额有可能接近1000亿。
记者丨陈洁、高江虹
部分内容来自中新经纬
现在打开携程、飞猪等机票购买平台,你会惊喜的发现,几十元、百来元的白菜价一样的机票遍地都是。
国内航空公司正在苦苦撑着恢复正常运营状态,其背后是失血的代价。
史上最便宜机票:深圳直飞成都仅5元
在疫情的影响下,上座率大幅萎缩的航空公司们,开始“自救”。打折,成为很多航空公司的手段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携程相关人士了解到,通过携程平台数据观察,目前部分机票折扣力度非常大。
以上海飞重庆为例,2月29日,最低出现了0.3折的机票价格(春秋航空),仅为49元/张。
据携程相关人士表示,不仅仅是上海飞重庆,广州到海南多个城市同样出现了白菜价机票。
其中3月10日仍有1折-1.5折的机票,比如广州-海口最低200元/张。广州-三亚最低200元/张。
携程的数据显示,广州到西部不少城市的票价都是“贴地飞行”。
其中,2月29日,广州-成都0.7折,最低只需120元/张。此外,2月29日,广州-重庆,最低0.6折,89元/张。
然而,这并非打折最狠的。
有网友在1日爆料,深圳飞成都的机票还曾出现过5元的价格,并截屏为证,表示“以前还是飞的,现在飞公交”。
近期多条航线涌现“白菜价”,可5元钱的价格也许连一棵白菜都抱不回家。
“白菜价”将持续到何时?
为何会出现“白菜价”机票?
这和许多复工人群“点对点”运输、复工的时间不集中、旅游人群“宅居在家”密切相关。
一位旅游达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现在怎么出门?很多景点没开,外出得戴口罩,我也怕人群太多的地方。”
甚至有一位经常旅行的人士表示,她估计要今年下半年才可能安排出行计划。
“目前出行的人群,我们认为主要以返程、复工的旅客居多,其次是有硬性商务出行需求的旅客。”携程相关人士表示。
他进一步称,针对前者,从携程旅客的整体预订数据分析发现:下一个复工日3月2日前3天,即2月28日至3月1日,用户的出行总量相比2月25日至27日这3天明显增长。
“也就是说,在2月底3月初,还将有一个较明显的返程小高峰到来。根据调取的数据显示,从人员输入强度看,近期预计迁入前五的地区分别是: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他表示。
而对于机票价格何时将反弹,目前还难以预计。
“机票价格受市场供需、航班恢复的数量及疫情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疫情尚未结束、大量航班取消,当下还无法准确预测机票打折会持续到何时,什么时候能够提升。”上述携程人士表示。
内地市场拐点已到?专家:为时过早
5元机票,折射着疫情下深受影响的民航业现状。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邱连中运用飞友科技的数据做了分析,指出保守估算,中国民航2月份收入损失达到近370亿。3月份行业预计的收入损失会在350亿左右。如果疫情延伸到4-5月份,那么行业的收入损失总额有可能接近1000亿。
值得一提的是,邱连中目前也是加拿大枫叶航空收入规划总管,负责航空公司的预测、预算及分析,在民航业相当有名望。邱的分析也有助于帮民航从业人士看清市场走势。
邱连中运用飞友科技AirSavvi提供的中国航空公司分地区实际投放的2019年与2020年每日航班数据作调整后相比较,做成CARDI(即新冠疫情影响航空公司运营的实时动态指标),来定量分析疫情的影响及实时观测曲线的变动。
据其介绍,从上图可以看到今年春运开局还是很正常的,中国内地与国际的运力投放大体以5-6%和5-7%的速度增长。
内地航线受到的疫情对航空公司的影响明显要早于国际航线;内地航班削减,投放座位数自除夕/初一开始下降,而国际航班座位数的下降从1月31日/2月1日才开始,迟了大约一周的时间。但从目前来看,国际航线运力的下降幅度已经超过了内地航线,未见任何反弹的迹象。
地区航线更是雪上加霜。港澳台地区航线的航班运力在疫情影响显露前已经下降了11-13%,目前在-92%的低谷徘徊。
中国内地市场是唯一触底开始反弹的市场,这是否意味着内地市场的拐点已到?
邱连中感觉做这个结论为时尚早。
因为从2月19日开始的反弹是复工返程的小高潮造成的,这个窗口比较短,随着复工窗口的关闭,曲线也有可能再次下滑;
第二个判断是随着复工和经济逐渐活跃,对航空的需求有所增长,反弹的曲线不继续上升,但也不下降,变成一条徘徊线;
第三种判断就是随着疫情的减退和经济的持续上升,内地市场的曲线持续上升,那就意味着拐点真正到了。
“实时动态指标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们,那种判断是对的。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监视航空市场的趋势,也可以洞察总体经济的走向。”邱连中认为。
2月民航业可能每天损失15亿
疫情的时间还有多长,很难预测,但疫情对航空公司收入的影响,必须有科学的估算,因为它有关个别航空公司,甚至整个产业的安危。
根据国航、南航和东航三大航空公司2018年的年报中估算的分地区每个座位的平均单位收入(内地668元;国际1,573元;港澳台地区781元),乘以削减的座位数,可以得出收入的损失(见下图)。
在低谷期2月份,内地市场每天损失的收入接近12亿元(人民币,以下均以人民币为损失计量单位),而国际市场每天损失收入3亿多元,全国每天损失收入15个亿。
按月算:
1月份行业收入损失13亿,主要是在内地市场;
2月份估算的行业收入损失达到近370亿。
3月份预计国际和地区市场还会在低谷徘徊,内地市场可能有些许改善。根据这些假定,3月份行业预计的收入损失会在350亿左右。
如果疫情延伸到4-5月份,那么行业的收入损失总额有可能接近1000亿。
邱连中特意指出,以上的收入损失估算是根据三大航2018年财报的历史数据推算的,比较保守:从2018年到2020年的两年中票价应当有所上升,每个座位的单位收入是低估的;其次只计算了因座位数量的变化造成的收入损失,没有将座位的利用率(即载客率)降低造成的损失计算进去。
上图显示在疫情暴发前,内地市场的载客率在80%,此后载客率迅速滑落到60%以下,有时甚至低于40%。即便是执飞的航班,座位数不变,但每个座位的单位收入还是会受损。
航司1月运营数据下滑,政府救急
现金是航空公司正常运营的血液,同其他产业不同的是航空公司的现金有相当部分是乘客的预付款。当运力和收入大幅削减,乘客纷纷退票时,现金流紧张的航空公司面临严峻的考验,出现了非理性行为。
近期,不少航司为保证不停航,机票价格大幅下跌。例如上海到重庆49元,上海到哈尔滨89元、深圳到成都5元。
邱连中认为,疫情下抬高票价发国难财固然不对,在目前价格弹性几乎为零时企图降价促销更无异于自杀行为。
不过民航专家林智杰称,从成本回收的角度来说,售价100元上下甚至几十元的机票基本都是亏损的,但由于目前我国仍处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整体出行人数较少,为抓取有限的出行客流、提高自己的现金流,利用低价票引导旅客选择民航也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
目前,春秋航空、南方航空、吉祥航空等6家航空公司已公布2020年1月运营数据。从旅客周转量(按客运人公里计)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1月仅春秋航空一家上涨,增7.14%,其余5家均同比下降。
虽然目前有航空公司的经营数据“不太好看”,但民生证券认为,考虑到运输时长、单程载运人次、卫生程度等因素,航司经营数据将回升。
考虑到航空业目前面临的经营压力,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早在2月6日就下发公告,免征航空公司应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据了解,民航发展基金由旅客和航司分担,于2012年4月1日起开始征收。
天风证券指出,对于航司而言,旅客购买机票支付的民航发展基金不计作收入,上缴国家,成本端则要负担民航发展基金成本。此次免征或将直接降低各航空公司成本,增厚利润。
花旗报告表示,若暂免持续半年时间,预计今年上半年将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分别带来5.70亿、5.85亿、7.5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节约。对于受疫情影响而运量大幅下降的航空公司来说,此举缓解作用很大。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邱连中则认为,虽然人们都盼望拐点早日到来,疫情尽快过去,但航空公司的管理层和政府相关部门理应做好最坏的打算。
面对几百甚至上千亿元的收入损失,航空公司,特别是中小航空公司和民营航空公司恐怕难以独善其身,会有倒闭风险。
国务院出台的免征民航发展基金政策、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各机场减免航空性业务费用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对于航司而言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仍是杯水车薪。
邱连中指出,亟需有关当局及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制定民航业过渡性产业政策,补充航空公司资金流动性,加强政策的对冲力度,帮助航空公司渡过难关。但短暂的补贴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航空公司仍需自救,理性复航,精确规划,节省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