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的脚步、忙碌的身影,汗湿的衣服,我们在东莞援鄂医疗队队员的笔记中感受到武汉和荆州抗疫最前线的节奏和压力。这里的一切都是在跟死神赛跑。
队员们在拼尽全力,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专业,用自己的无畏,努力从“疫魔”手中抢回一个又一个宝贵的生命。从病人哽咽的一声声“谢谢”,从队员们脸上的一道道“勒痕”,我们读懂了中华民族的魂。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实现了“床等人”的目标,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病人减少了病情轻了。你们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战疫必胜!
市东部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彭丹:
一句“所有人都在等你回家”让我泪崩
武汉这些天渐渐热起来,穿着防护服很闷热,对体力消耗很大,人容易缺氧。2月26日进舱前,我吃了点东西导致消化不了,快下班的时候大口地吐出来,差点导致自己窒息。我想可能是天气热不适应,而且武汉天气比较干,上班不能喝水,的确很容易干呕。
随着大家进入工作状态,慢慢会听到身边的战友出现点情绪波动。说实话,人都会有,前期我们都关注患者忽略了自己,适应工作状态后,我们队员也需要适当的自我心理疏导。
精神长期紧绷的我们,下班后尝试放点轻缓的音乐,让自己好好睡一觉。还有章姐每晚在护理群像“妈妈”一样的温暖话语安慰和鼓励着我们。
今晚,突然想家想常平,想你们所有人。视频时,问老公“常平有什么变化吗?”,他告诉我,“常平依然是你认识的常平,所有人都在等你回家。”突然,眼泪就崩不住了。
抓紧时间休息,养足精神明天继续冲。睡前,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个好消息。这两天,方舱好多病人出院了,真替他们感到高兴。出院前,也有告诉他们要居家隔离14天。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终于实现了“床等人”的阶段目标了!
虎门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杨小婷:
“老人怕麻烦拒绝进食,我终于喂她吃了一碗粥”
2月26日的湖北荆州,春雨绵绵不断,将街头巷尾都冲洗了一遍。来荆州一周了,习惯上下班都穿脱防护服,似乎大家都有共识提前一小时去穿防护服,早点接班让前面的战友能早点歇口气。
上班不忙时,会忍不住跟他们聊一些家常,既是熟悉患者,也能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方便我们更好地配合治疗。
交班时,听护士说3床婆婆除了喝奶,其他东西都吃不下,准备给她插一条胃管。我听了心里比较担心。
到底她为什么不想吃东西呢?我默默在她周边观察,原来她是自己没力气不能坐着吃饭,又不好意思说,担心麻烦我们,所以选择不吃,单单喝奶来解饿。
于是,我给她抬高床头,慢慢向她解释,生病更要加强营养,病情才好得快些。解释了好一会,她终于点了点头。一口两口三口,婆婆终于吃下去了。喂完婆婆吃完一碗粥,看到她整个人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隔壁阿姨看了,偷偷跟我说,婆婆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都是喝奶、吃药,其他都不愿意吃,“你是第一个让她吃东西的。”
老人家不愿意给其他人带来不便,或许这都是做父母的习惯吧!希望疫情快点结束,与家人团聚!
大朗医院神经内科护师莫碧君:
与战友相约解封后一起游荆州
自2月20日从东莞出发到荆州,眨眼间就一周了,时间过得真快!细细回想,抗疫路上满满都是爱!出发前,东莞为我们准备各种各样的物资,吃的穿的用的……全都为我们准备好了,行李箱塞都快塞不下了!
离家千里驰援荆州,我们收获着许多感动,这里为我们准备了洗衣机、干衣机,还有零食、水果、牛奶中药等,还有警察接送上下夜班,真的很贴心!让我们在这里工作安全感十足。
2月23日,我首次真正地踏上了无硝烟的战场!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即将面对的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症患者,对从未踏进ICU病房的我来说,倍感压力。
跟我一起搭班的老师李勤,是一个荆州人。一接班,她就非常细心、耐心地跟我讲解班种职责及各项注意事项。这让我的紧张马上烟消云散。糟糕的是,我的护目镜一直在起雾,这让我做任何操作都很困难。就像你在下雨天开车不开雨刮一样,眼前的世界白茫茫一片。
就连配药这个只需要1分钟的简单操作,我却要花上5分钟时间;因为穿上防护服后不能有太大动作,导致颈部僵硬、颈椎胀痛……
但每当患者说出,“谢谢你!你们辛苦了!大老远地跑来帮助我们!谢谢你们!”都会让我像打了鸡血一样,疲惫散尽!2月26日上班时,听到李勤战友说,“我觉得病人越来越少了,而且病情越来越轻了!”
我和李勤约好了,等疫情结束后,荆州解封了,她带我去吃荆州小吃,带我去游三国古迹!
荆州,我们一起加油!
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护理部护师梁伟文:
为让大家熟悉新系统,花7个多小时做课件
武汉的雨和广东不一样,上班那会就开始下雨了,结果到了下班还在下。上半夜的班医嘱不是很多,但我们还是有做不完的事。因为护理模板出了新的,需要把旧的搬过去,然后再把新的删掉,忙碌到快下班才把护理记录重新翻了一遍,屁股几乎没离开过凳子。回到酒店已经凌晨2点了。
2月26日的中午吃过饭就开始做课件,准备今天的“工作”为新的电脑操作系统做指引,因为有许多“战友”对新系统不熟悉,影响工作效率。我想不如做个指引,给大家培训一下。说干就干,昨晚我利用一点时间针对每一个操作的步骤,拍了差不多50张照片。本以为2个小时就能搞定,谁知处理整理图片就花了近2小时,从中午12点持续干到晚7点才完成课件。
交流会上,大家学习热情高涨,不停问我问题,加深对新系统和方舱医院医疗流程的认识。口罩下的我,年龄比许多战友都小,他们有的是各家医院的专家、护士长,但他们都在认真听我讲解,因为我们有个共同目标战胜疫情。
记者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