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线日记丨最有意义的生日:凌晨,我第一次进方舱医院
“我见过凌晨1点和早上8点的武汉,很安静……大家都在为打赢这场战斗去努力、去付出,大家都很团结,所以胜利一定会到来。”——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中医医院罗斌
2月9日,来自四川洪雅中医院的医生王波、罗斌、黄杰,护士李小杰、邹伟、许霞、于香丽、郑歆8名医务工作者从洪雅出发和大部队——四川支援湖北第六批医疗队,一起去武汉战“疫”。
2月14日,许多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并不能和爱人团聚,洪雅驰援武汉的8位医务工作者也一样,罗斌在日记里写下这些温暖的文字:
今天是农历正月二十一,是我38岁的生日,一大早父母就给我打了电话,嘘寒问暖,再三嘱咐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妻子昨天早已对我说过生日快乐,不是妻子提醒,我自己都忘记了。
今年的生日对我来说异常难忘,尽管没有家人陪伴,没有蜡烛蛋糕,只是吃饭的时候加了一个蛋,我却很满足,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
今天凌晨1点,我坐在去方舱医院的公交车上,看到武汉灯火通明,这样安静的夜让人的心也跟着安静下来,于是我用手机拍下了凌晨1点的武汉。
凌晨1点的武汉
罗斌在武汉
我第一次进舱,就是凌晨2点至早上8点的大夜班。来之前,队长就给我们传授了经验和注意事项,他让我先把自己带来的隔离衣穿上,这样保护效果会更好一点。
在医院穿好防护服,开始往里走,带队医生一直强调安全。我开始有些担心,防护服会不会破损?口罩会不会脱?
戴护目镜前,我先用碘伏涂了一遍,让它自然干燥,但是工作时间长了,护目镜还是起雾了,也不能取下来擦,只能将就继续工作。
虽然是深夜班,但我并没有觉得有多冷,因为我们都在来回走动。
我们一共11位医生,负责500位患者,平均一位医生得负责40多位患者,工作任务挺艰巨的。
舱里大部分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患者,五六十岁,晚上也不怎么睡觉。
有的患者很焦虑,他们会反复过来问问题:“我什么时候能好呢?”“吃了这些药有效果吗?”“我以前在外面开的药还能不能吃呢?”
看到有人在咨询,慢慢就有更多的患者过来咨询,我的紧张感也消失了,感觉就和平时上班一样。
其实我觉得患者更多的是想交流,渴望得到安慰,来缓解心里的焦虑。
我的工作除了安慰患者,就是对我负责患者进行会诊,用药,并随时观察有没有特殊情况。
今天我负责的单元没有特殊情况,但是其他单元有,一共有5位患者病情加重,转到定点医院去了。
处理特殊情况的时候,我们都会过去学习,学习处理流程和办法。我们的带队老师是成都一名医生,很值得我学习。
别人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我是在诊疗中学习诊疗。
方舱里有一位安保人员,是湖北本地人,当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他来四川做了志愿者,我说,“你看,这次我们四川又来支援湖北了。”
大家都在为打赢这场战斗去努力、去付出,大家都很团结,所以胜利一定会到来。
下班前,我们每位医生要向队长交接自己负责的患者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异常,有异常的给了什么处理,处理结果怎么样,队长再把信息汇总以后,和下一队班队长交接。
上班的时候不感觉累,下班了,思想一下子松懈了,才觉得腰酸背痛。
回酒店的路上,我看到了清晨的武汉,也是一样安静。
回到酒店,同事已经把早饭打来放在我门口,我们这个集体非常团结,让人很暖心。
罗斌和同事们在武汉
王敏子红星新闻记者蒋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