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日期:01-31
上海战疫

原标题: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自1月20日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以来,上海这座城经历了一场疾风暴雨般的抗疫之战。在前方,无数医护人员奔赴一线对抗疫情,而在城市的大后方,还有成千上万的社区工作者筑起了一道群防群治的坚实防线。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1月28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赴基层社区检查工作时强调,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斗争,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汇聚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每天,官方数据上跳动着的确诊和疑似病例数字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而这些数字背后的核实工作都落在广大基层,落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居委会和社区基层单位的肩上。十多天来,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地敲开居民家大门,核实住户真实信息,为隔离居民送上贴心帮助和关怀。这个冬天,有凛冽寒风,也有冬日暖阳,我们捕捉下这些瞬间,绘成一幅上海社区抗疫的全景图。

电话,敲门

时间:1月25日地点:长宁区华阳街道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除夕夜零点的钟声刚过,今年52岁的张健完成了当天夜里的值班,伸展一下双臂,长舒了一口气。两周前,他刚刚被调派来长宁区华阳街道长二居民区担任居民区书记。这位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没想到,自己从企业转岗后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就遇上了牵动举国上下老百姓心弦的疫情发生,不仅头一次没有回南京老家过年,还在除夕前一天迎来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插曲。

1月23日早上,张健看到了武汉将于当天上午10时起“封城”的消息。这让他很快想到前两天排摸住户情况时,有一位上海本地男性居民的妻子是武汉人,且夫妻俩近期要去武汉。“赶紧打电话,问问他们在哪里。”接通夫妻俩电话时,对方主动告知张健,已经离开武汉,正驾车行驶在回沪方向的高速上。

“不用着急,注意安全,有不舒服的情况随时告诉我们,我们在上海等你们。”张健的话安抚了对方稍显焦躁紧张的情绪。而在上海,华阳街道和辖区派出所已经第一时间做好响应,派出所民警每隔一小时都会电话联系夫妻俩具体行驶到了哪一位置。终于,当晚9时,夫妻俩回到了上海的家中。张健和民警做好防护措施后,上门见到了风尘仆仆的夫妻二人,他们身体状况不错,情绪也很稳定。“只要主动告知,主动隔离观察,剩下的事情都有居委会、街道一同帮忙,14天后身体没问题就行。”

时间:1月27日地点:临港新片区

老祝今年54岁了,今年春节,从年三十到今天,他没休息过一天。作为浦东新区申街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他每天中午,从临港新片区的家中出发到公司报到,再坐公司的面包车前往临港各个公共场所、人流密集场所进行喷洒消毒。

这几日,老祝和同事们的足迹遍布南汇新城镇152平方公里的土地,从派出所到菜市场,从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到酒店观察点……每到一处,老祝和同事们拉一下发动绳,打开喷雾开关,二氧化氯消毒溶液喷雾喷出。每天工作时间虽只有一个下午,对他们而言,每天的这几个小时很漫长。喷雾器的声音很响,记者隔着几米远,就再也听不见引擎轰鸣以外的声响。消毒溶液与汽油混杂的味道很刺鼻,也很辣眼睛,只跟了十来分钟,戴着口罩的记者已经头晕目眩。而老祝说,没啥,都习惯了。“我们的团队都是专业人士,8人拥有有害生物防治员高级职业资格。从专业角度来说,我们是最适合对这些场所进行消毒的队伍。我们不去,谁去?”

时间:1月28日地点:奉贤西渡街道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这一天,浦江居委会一支不足10人的队伍,展开了对整个社区1797户居民进行全面走访排查。“必须在接下来的一两天内分头走访完毕,因为几天后,就可能有大量外来人员返程进入社区。”浦江居委居民区书记蔡玉红说。

并不是每一户人家的门,都敲得开。敲开的门后面,谁也不会知道,社区里下一秒还会发生什么,但这些社区里的守门人,总会冲在最前面。

401的门敲了很久,里面的居民勉强打开一条缝。当蔡玉红问及,你知道楼里有谁最近去过外地吗?居民警惕地伸出手,指了指对门402,随即又关上了房门。

102住着一户来自重庆的人家,开门的老人说,因为儿子和儿媳在沪工作,今年没有返乡。见到居委干部时,她几乎恳求地问:疫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待在家里好难过。

502的女人开了房门上的一扇小窗,冷冷地向居委干部询问来意,随后丢出一句“我春节哪里都没去过”,就关上了窗。自始至终没让门外的人看到她的样子。

当晚走访的24户居民里,有11扇门打开了。有表情冷漠的,有热情的,有满脸警觉的,但都回答了居委干部抛出的有关春节期间去向的问题,也大都伸手接过了那张告知书。这让蔡玉红充满信心:“走访虽然工作量很大,也难免风险,但我能感觉到,绝大多数居民是信任我们的,我们就必须对得起他们的信任,让社区变得可控、安全。”

隔离户,买菜

时间:1月27日地点:闵行莘庄镇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这天,莘庄某居民区的陈书记早早地出了门,在超市采购了牛奶、蔬菜、米、油等日常用品后,并还特地买了一包大号垃圾袋。这些物品,都是送给小区里正在隔离中的居民张红(化名)的。

微信是传声筒,两声门铃就是暗号。社区工作人员会将采买回来的物资放在她家的门口,通过按两声门铃,她再将物资拿进家中。目前,张红家里除了外卖之外,生活物资都是靠居委、楼组长和邻里之间相互帮衬。

隔离期间“吃”的问题解决了,一家人生活产生的垃圾也成了问题。居委干部特地买了大型垃圾袋,让居民把垃圾分类装在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的垃圾袋里,每天放在门口,居委干部就都会派人来统一收走。

时间:1月29日地点:松江九亭镇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带鱼两条,小鲳鱼两条,筒骨一根,肋排两斤……”九亭镇年轻党员张旭的手机里,有这样一份特别详细的菜单。

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就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菜单是小区内的居家隔离户提出的每日菜单需求,在这个非常时期,这个从不买菜的小伙子每天就根据这些菜单,前往农贸市场、超市等地采购,然后再和同事每家每户送上门。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年轻党员,越是特殊时刻,就越要“向前一步”,冲锋在前,战斗在一线。

时间:1月26日地点:长宁江苏路街道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亲爱的邻居:疫情无情,邻里有情,你们虽然隔离在家,但不用觉得孤独。我们邻居们都在你们身边支持你们,希望早日康复。我们家小朋友问候你家小朋友。加油加油!”大年初二上午,江苏路街道曹家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计凤林为一户居家隔离者送上了来自小区居民的手写信。

信虽不长,却满含善意和鼓励。计凤林告诉记者,收到信后,被居家隔离者马上用微信回复计凤林:“有这些支持,消除误会,我觉得我的家人是安全的。”

隔离点,保障

时间:1月25日地点:临港集中医学观察点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冬雨连着下了几天,东海边,最低气温已逼近零度。家住武汉的朱欢从泰国旅游归来,刚从上海入境,就被带到了设在临港新片区某酒店内的观察点中隔离14天。

正值大年初一一早,疾控中心与卫健委一行人员来到酒店考察情况。随后,正在酒店值班的酒店运营经理乔华明接到通知,酒店将作为留滞人员观察点,需要酒店工作人员驻守,提供后勤保障。“我是运营经理,对酒店设备、人员安排等方方面面非常熟悉,而且,我是共产党员,第一个站出来是我的责任。”

伴随着第一批4名留滞观察人员入住酒店观察点,乔华明就一直在此隔离点内连续工作。每天,他们每天的工作强度很大。记者听医护人员闲聊,“今天只睡了3个小时”是常听到的话。乔华明和两名同事在监控室倒班,12小时一班,时刻紧盯各个屏幕,其他工作人员更是“随叫随到”。

到了晚上,他们就睡在酒店5楼的房间里。“最内层、直接接触留观人员的工作由医护人员负责,理论上说,我们酒店工作人员可以外出,但他们不想让身边人承担一丝风险,因此自愿隔离。”而这一待,至少14天。

时间:1月30日地点:杨浦区集中医学观察点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接到设立集中医学观察点的通知,是在大年初一的凌晨一点钟,当时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辉正在家中待命。“第二天早上七点就要到位,然而人员、物资、线路,一切都还没有安排下来。”刘辉打开手机,打给了社区卫生中心急诊科的一名年轻护士,她年初一早上从家里出发时,妈妈拉着她的手硬是不让她出门。“女孩儿还没结婚,妈妈说太危险不让她去,她就骗妈妈说自己是到医院病房值班,不是到隔离点,这才出了门。”

组建核心团队,筹备物资,开辟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全都在一夜之间完成。第二天早上从七点开始直到下午两点,陆续有隔离人员进入观察点,酒店共开辟出六个楼面,200多个房间供隔离人员居住。医护人员每天对隔离人员进行早晚两次的体温测量,一旦发现异常即送往医院发热门诊。

自1月25日设立以来,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杨浦区卫健委的8名工作人员便一直驻扎在隔离点内,没有回家和亲人团聚过一刻,没能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年饭。原本对医护人员的调配计划是每三天一换,然而那些第一批值守的医护人员却纷纷提出:“别换人进来了,我们熟悉情况,就让我们坚持到14天潜伏期结束吧。”

小喇叭,技术咖

时间:1月29日地点:黄浦、奉贤、青浦……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一不轻视不随意,莫拿生命当儿戏;二不隐瞒不乱跑,配合登记要记牢;三不恐惧不慌张,科学防控保健康……”这是奉贤南桥的“九不歌”。

“新病毒,来势猛。党号令,作斗争。伲民众,齐响应。抓防控,最要紧……”这是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老党员孙耀佐的防疫“三字经”。

“喇叭喊起来、楼道跑起来、闲事管起来、铁门关起来、红灯亮起来、卫生搞起来、微信刷起来、快递小哥做起来”,黄浦半淞园路街道新村居委干部自己编写朗朗上口的“八个起来”工作法,以“喇叭喊起来”的方式将防疫宣传深入家家户户。

抗疫非常时期,老百姓自己开发的创新宣传方式,让防疫宣传内容更通俗易懂、入脑入心。

时间:1月27日地点:互联网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大年初三这天,一个“新冠肺炎物资公益平台”横空出世。这是一家专做北斗定位技术应用的民非组织的作品。从大年初一开始,这群年轻“技术咖”们盯着电脑屏幕不眠不休,只为让自己的脑洞在这场疫情中派上用场。

点击上海区域的图标,各种需求一目了然:沪杭高速交警浙江段,缺一次性医用口罩、护目镜;南码头街道联防联控专项小组,缺一次性手套、朗索消毒片、防水连体防护服等等;静安临汾社区医院,缺一次性工作帽、鞋套、口罩、手套等……上面都有联系人电话,只要点一个按键,就可以直接与需求单位取得联系。

“新冠肺炎物资公益平台”第一版从研发到发布只用了3天时间,于1月27日年初三晚上6点上线,正式版于28日年初四下午发布,几乎神速!

婚庆公司,老字号

时间:1月29日地点:黄浦区五里桥街道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两位请确认婚礼延期细节,如果没有问题,就请在合同上签字确认。请放心,相应的婚庆服务也会配套跟上。”最近,这一幕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各大婚礼会所内时常可以看到。

五里桥街道辖区近3公里的黄浦滨江段内有格乐利雅、罗曼园、爱菲尔等三家沪上知名婚礼会所,每年婚庆举办数近1600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给婚礼会所带来不小的冲击。格乐利雅婚礼会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原定大年初一至两月底的黄浦店婚礼场次共有63场1039桌,每场基本都有150人聚集在一起。为避免人群聚集而导致疫情传播,格乐利雅已于春节前就开始与新人积极协商婚礼延期事宜。”

时间:1月29日地点:德兴菜馆店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这一天,记者来到德兴菜馆店门口,发现虽然过了用餐时段,但外卖档口依然有不少顾客陆续前来采购熟食。“最近买菜不方便,还是来这里买点(熟)菜回家吃安全,味道也好。”正在购买熟食的市民王先生说。

现场看到上海人家里常吃的熏鱼、四喜烤麸、咸鸡、糖醋排骨、豉汁小黄鱼……等不下三十种熟制菜肴均正常供应,询问店员后得知售价也基本和节前保持一致,“知道最近大家买汰烧不方便,我们特别多备了一些货,保持原价,回馈附近居民。”

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今年上海市民很多都选择“宅”在家里过年,一时间居家饮食成了让不少市民挠头的事情。豫园餐饮老字号品牌德兴菜馆、上海老饭店、南翔馒头店、宁波汤团店、春风松月楼等纷纷开展专项行动,不仅设有线上外卖,还推出了送货到家等多种新的服务形式,方便上海市民百姓居家过年。

口罩,口罩

时间:1月26日地点:大胜卫生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仍在车间内坚守的21个人里,除了少数工人外,还有司机、厨师、保洁、公司主管、经理、董事长……为了保障口罩生产,这个春节,公司全员顶在一线,全天候开机生产。

企业长期生产对外出口的N95防护型口罩和医用口罩,但为了应对此次疫情,公司甚至临时切断对海外客户的供货。“我们专门给所有的海外经销商发送了邮件,请求他们谅解。其中一部分表示理解,也有一部分拒绝我们停止供货的请求。但目前为了优先保障国内需要,我们只能选择单方面毁约,并自主承担相应的责任。”大胜公司董事长吴胜荣告诉记者。得益于企业自动化程度高,尽管目前人工短缺,仍能保证每天8万只N95型口罩和医用口罩的产出。

时间:1月27日地点:美迪康医用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另一边,成千上万只平型折叠口罩在美迪康刚下生产线,便由来自车墩镇的志愿者们整理装袋。“疫情十万火急,但生产车间的工人们都已放假。于是,镇里派了30名志愿者和我们一起上一线生产。”美迪康公司副总经理王丽花介绍。

该厂在今年春节期间持续加班加点,前期已将原计划销往海外的一批近800万只口罩全部供应国内。然而,因目前企业仅有4名工人在沪,后续生产难以为继。为尽快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从本月26日开始,企业所在松江区车墩镇发动了域内园区、党政机关干部担任志愿者,进入车间帮助生产。当天负责搬运工作的车墩镇机关干部计磊告诉记者,从早上8:30上岗开始,他已经陆续搬运了上百箱口罩:“感觉不到累,就想加紧干活,以确保供应。”

时间:1月28日地点:静安芷江西路街道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赵先生(化名)因工作原因在1月16日曾去过武汉出差,回来后便在社区卫生中心医生和居委会干部的协助下开始了居家隔离。不久,赵先生一家便犯了难,原先家中准备的口罩已不足以支撑到隔离期结束,且目前因为居家隔离也无法出门购买,这可急坏了他们。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磊得知情况后,编辑了一条微信,发送给了居民区内的党员、志愿者骨干和楼组长,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响应号召予以帮助。1分钟后,家住13号楼的马阿姨第一个回复:书记,我贡献五个,平日里我生大病,你们党总支和居委会没少关心我,现在是我为社区做贡献的时候了。又过了一会,党员姜阿姨回复:书记我拿出5个,是我小孩给我的,我用不了那么多,作为一个党员,我应该响应组织号召。。。。。。就这样,你两个我三个,党员志愿者们通过无私奉献,10多分钟便集齐了30个一次性口罩。

时间:1月29日地点: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凌晨1时,来自印度德里的10万只国内急缺的医用口罩,被紧急送达指定仓库。经过连夜分拣,终于赶在凌晨时刻陆续发往全国疫情重点地区。

这是“复星锐正资本”中印两国团队协作72小时的结果。除夕那天北京时间8时,复星全球调配医疗物资计划启动,印度团队响应速度很快,两天内就筹集了10万医用防护口罩以及18964套防护服,但转运路上考验重重。“我们打了1000个电话,锁定合格货源。”印度团队的负责人还说,他们询问了同事们中国政府的货源标准,搜寻了很多品类,并在其中选择了最好的品质。

物资到达上海后,上海海关通过官方途径协调印度海关,采用“两步申报+提前申报”通关模式,在时间紧急、货物信息还不完整的情况下,企业在获取舱单信息后即向海关作“概要申报”,飞机落地后货物就可放行,最大限度地压缩通关时间。

疫情保卫战中,企业的“全球协同能力”让人钦佩。员工们分工有序紧凑,每个人都在过程中得到支持。这种全球的布局和协同,实现了各地调配物资并按时交付货物。

必胜,乐高

时间:1月27日地点:上海慈善基金会爱心窗口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上海慈善基金会位于淮海中路小洋楼的“爱心窗口”,说好春节期间休息一周,然而这几天却被“踏破门槛”,爱心人士纷纷上门、各部门员工自发加班,而网络上最新开通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项行动”众筹通道,更是时时刻刻都收到捐款,这个统一物资捐款通道,正开足马力全速运行。截至27日下午13时50分,已收到互联网专项众筹1467143.10元。

市慈善基金会负责对接各个公益组织的副秘书长赵小丹,每天手机都被打爆。她建起一个名叫“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微信群,把一些公益基金会的负责人聚集在一起,还把湖北慈善总会、武汉慈善总会的同仁们也拉进群,让各方自己咨询对接。这个68人的大群里,新消息每分钟都在闪动,“高速交警需要护目镜”“目前医用口罩储备不多”“库存物资还能用三天”,一声声紧急求助,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加私信!”“我们来!”“我们有!”……我们相信,这样团结互助、劲往一处使的氛围,定能让我们打赢这场特殊战役。

时间:1月30日地点:奉贤区西渡街道

为了防范疫情,整个春节假期都没有出门,奉贤一位4岁萌娃异常郁闷,每天都要抛出“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我不可以出门?为什么大家要戴口罩?为什么……几乎“逼疯”了他的奶爸沈涛。

为了顺利完成带娃任务,也为了让孩子了解外面的实际情况,沈涛想了一个办法,用搭积木、搭乐高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拼出一座疫情中的上海。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用积木拼搭的上海高速路口,一排车从外地开进上海,坐在里面的人正等待着医务人员的测温。收费站的门头上写着“上海欢迎你”,沈涛说这是想给外来人员打气的,也想让孩子知道外来人员是我们的朋友,病毒才是我们的敌人。

时间:1月30日地点: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上海社区“战疫”全景图:没有防护服的“逆行者”,很美!

这是一场特殊的视频通话。远在武汉的上海北外滩春阳里居民李芳玲,通过汉阳居民区书记朱翠芳的微信视频连线,看到了自己躺在病床上的哥哥。“你放心,这里有医生、护工,还有我们呢。”“谢谢,谢谢……”电话那头,李阿姨终于忍不住哽咽起来。

春节前夕,李阿姨的丈夫老周因身体不适,和妻子商量准备前往武汉暂住一段时间,没想到,春节期间,武汉封城。朱翠芳在排摸人员情况的时候,第一时间致电老周询问情况,电话那头,老周没多说什么,只是说自己和妻子一切平安。但就在29日晚,朱翠芳突然接到李阿姨的电话:“朱书记啊,我哥哥因为身体的问题长期在上海住院,前几天我们接到医院电话,说他突发重症肺炎,被送到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救治……”电话这头的朱翠芳果断地说:“我知道了,李阿姨,你放心,我把工作安排好就去医院。”

第二天一早,她就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跨越近40公里来到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看望李阿姨的哥哥。“这下子我哥哥在上海有依靠了!这个时候,真是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李阿姨在视频那头特别感慨。

看到这一幕,朱翠芳十分宽慰:“疫情无情,人有情。虽然你们现在在武汉,因疫情无法返回,但只要有我们在,疫情不会隔离你们亲人之间的牵挂和来自社区的关爱。疫情一定会过去,亲人也一定会团聚的。”

上海初中生写作文 记录军医母亲除夕离家奔赴武汉 “一罩难求”之下 互联网企业怎样迎战疫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