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益人士实名举报9958,真相必须查个清楚|中青融评
近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下属机构“9958救助中心”,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贵州“43斤女大学生”吴花燕去世后,有人发现9958救助中心仅将为其募捐到的100万元中的2万元交给了吴花燕的家属。同日,公益人士郑鹤红也在网上实名举报9958主管王昱“囤积捐款用来理财获益”。郑鹤红在举报中表示:王昱不告知患者真实情况,超额募捐并且不及时拨款,“拖死患者”达到囤积捐款的目的。同时,郑鹤红还表示,她的团队已经发现了一二十个9958“违法比较严重”的案例。很快,这一举报就在吴花燕之死的关注度加成之下,在网上迅速发酵,而9958救助中心,也因此被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1月14日晚间,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针对9958救助中心对吴花燕家人的拨款情况发布了情况说明,表示9958之所以没有转交全部捐款,是因为吴花燕及家属提出了“余下款项希望预留至手术和康复治疗再使用”的要求,而吴花燕一直未能达到手术条件。尽管儿慈会的说明,确实为“100万捐款仅转2万元”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但在郑鹤红的实名举报之下,这个解释并未让9958在舆论场上得以“解围”。显然,事情发展到这一阶段,对9958而言,仅仅对吴花燕这一个案例作出解释,已经不足以挽回其公信力的损失。唯有以公开、透明的姿态,主动接受调查,堂堂正正地回应外界的举报与质疑,才是9958找回公众信任的正途。作为这桩公案的第三方旁观者,在当事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公众很难判断究竟谁在说谎。在这种情况下,由具备足够的权威与资质的上级主管单位,针对举报内容对9958救助中心展开审计与调查,是查明真相的唯一方法。因此,尽快启动正式调查,对谁都是好事。在舆论已经对此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不可能的,而这也与我国慈善事业的整体信誉息息相关。
此事看似是一个举报人与一家慈善组织之间的纠纷,但是,关注此事的公众在其中扮演的,绝不是事不关己的“吃瓜”角色,而是与此利益攸关的“准当事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每个普通人都可能会成为慈善事业的捐赠者,也都可能成为慈善事业的受助者。慈善事业的本质,是以金钱、物质为媒介,将人们对社会与他人的关爱传递出去,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愿景。因此,人人都与慈善事业有关,也都有资格关心和监督慈善组织的运行状况。舆论之所以会如此关注此事,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它与某个特定的新闻热点有联系,而在于举报内容倘若属实,会对人们珍视的社会互信、社会互助体系造成沉重的打击。如今的中国,有许多亟待帮助的人,同时也有许多热心于帮助他人的有志之士,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慈善事业理应大有可为。然而近年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却一直在蹒跚中前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时常会出现某些损害慈善事业整体形象的“老鼠屎”,损害公众对慈善组织的好感与信赖。因此,为了不重蹈过去的覆辙,有关部门还应对这起事件有足够的重视,尽快给公众一个令人信服的调查结论。中青融评:眼见为实,就“视”论事
视频/风视频评论/杨鑫宇
责任编辑:范斯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