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民间河长一年巡河2万多次 消除安全隐患6600多个

日期:12-11
东莞河长

■护河志愿者崔昌华引导市民一起参加志愿护河行动

全市669条河涌,每条河涌都有自己的“守护神”。除了政府河长,东莞还有一批热爱河涌、热心护河治水的民间河长和志愿者。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33个镇街(园区)共有447名民间河长、1195名护河志愿者,与政府河长携手共进,成为东莞护河治水重要力量。

一年来,民间河长开展巡河护河20000多次,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消除安全隐患6600多个,形成“全民治水合力治水”共治共管共享的社会治水格局,为建设美丽幸福家园贡献力量。

民间河长一年巡河逾2万次

河长制,关键在于“河长治”。

市河长办针对河涌治理的“痛点”“堵点”“难点”,在构建市、镇、村(社区)三级河长的基础上,积极调动民间力量,凝聚全社会护河治水合力。

2018年5月23日,市河长办制定并印发《东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民间河长”管理办法》,通过《东莞日报》和市水务局网站等渠道,面向全社会招募市级民间河长,充分发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老科技干部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吸引一大批社会履历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群众基础深厚的热心人士积极参与。

同时,在全市33个镇街(园区)积极开展镇街民间河长招募工作。招募期间,广大市民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经过层层筛选审定后,市镇两级河长办共同招募民间河长447名。2018年8月-10月,市镇两级河长办邀请治水专家、资深工程人员对民间河长进行业务培训,提升民间河长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

市河长办副主任刘永定介绍,民间河长整合“老中青”力量,工作尽职履责。在政府主导治水的基础上,充分激活了民间河长力量。在民间河长队伍中,不仅有退休的热心老干部、老专家,也有年轻的在校学生、热心的街坊。从身份上来看,有干部有工人,也有学生。从区域来看,无论是外来务工人员,还是本地居民,大家都积极参与巡河护河行动。

市民群众争当民间河长、护河志愿者,都是自愿报名,不是全职,补贴也比较少,但是大家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负责、细致,牺牲大量宝贵的个人时间,积极参与巡河护河,人均巡河频次比“政府河长”还多。在工作中,民间河长敢于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纠正问题。

民间河长没有酬劳,不图名利,而是怀着对东莞的一腔热情,为了真正地为东莞这座城市做一些事情,全心投入到了东莞治水事业。全市第二季度“最美民间河长”卢沛荣在东莞麻涌长大,他告诉记者:“担任河长,这是大伙对自己的信任,更是一份责任。”他每周坚持巡河,组建“河小二”随手拍微信群,拍摄2000多张图片记录家乡河涌的变化。同时,他还积极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引导志愿者参与巡河护河行动,拍摄水污染图片,通过微信群及时反馈给河长办,吸引200多名街坊邻居参加治水爱水活动。

全市第二季度“最美民间河长”尹家和在常平镇社区工作,他热心河涌治理工作,每天坚持巡河三次,发现河面、河道及河岸垃圾,及时上报给常平镇河长办,并督促河长办落实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定期回头看,复查河涌整治情况,努力营造一个干净的河涌环境。他告诉记者:“以前,巡河时提醒街坊别乱丢垃圾,会遭到白眼。现在,河涌水环境明显好转,街坊不乱丢垃圾,还主动参与巡河护河。”

一年来,全市447名民间河长不辞劳苦,足迹遍布全市669条河涌,一共巡河20000多次,发现问题6600多个。其中,很多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东江水源保护区发现动物尸体、长安沙涌的严重黑臭、洪梅洪屋涡水道污水溢流等。得益于民间河长的及时反馈,这些问题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理,解决了一大批市民群众身边的水环境问题,及时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

营造全民合力护河治水格局

全面推行河长制,关键在于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全民治水合力治水”格局。“河长制”不是靠河长一个人“治水”,而是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当人人都是护河治水参与者、行动者,才能巩固治水成果,构建共治共管共享治水格局,人人才能成为良好生态环境的拥有者、享受者。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水污染是全市当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之一,而水污染整治的重点就是河涌水污染。各级河长是河涌管理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就要戴好“河长”这顶帽子,挑起“管护”这副担子,抓住“长治”这个牛鼻子。定期开展河道巡查,积极跟踪责任河道各项治水工作,组织制定河流治理保护的方案、计划和措施,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坚定不移把责任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在问题解决上,真正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

一年来,全市民间河长不仅积极履职巡河,还为治河护河工作提供有效的监督和宝贵建议,积极参与并大力推广河长制工作,成为“河湖保洁日”“河湖治理大家谈”等活动的中坚力量。

作为最美民间河长,尹家和坦言:“民间河长并不是只要一个人做好护河工作就好了,关键在于发动和带动身边的人都行动起来。”每月10日“河湖保洁日”活动,尹家和积极带头参加,以实际行动引导身边人参与。自觉做好垃圾清理,不乱扔乱丢垃圾,遇到河岸、河堤上面的垃圾主动弯腰捡起来,放在垃圾桶里。“看到这些,我觉得民间河长起到了作用,民间河长的工作更有意义。”

胡汉平是道滘镇委委员,担任镇级河长,被评为全市第二季度“最美河长”。他对“全民治水合力治水”深有体会,并身体力行做好“爱水的宣传员、护水的践行人、治水的监督者”。他还表示,“最美河长”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他将以敢打硬仗、敢得罪人、敢承担责任的勇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铁拳打击流域内涉水污染源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以最大的力度、最严厉的措施保障河道长治久清。

民间河长力量大,巡河护河队伍不断完善。市河长办还倡议成立护河志愿队,督促全市33个镇街(园区)构建民间河长巡河机制,组建护河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2018年“世界水日”,护河志愿队在旗峰公园举行“寻找千名护河志愿者”大型户外活动,督促33个镇街(园区)成立护河志愿队,积极组织巡河护河爱河活动。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护河志愿服务队伍拥有1195名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近600次。护河志愿队还通过团市委的“i志愿”系统发布各项活动,包括深入学校、企业、村居宣传河长制工作,组织民众参观水厂、污水厂,组织骑行活动、徒步行动等。通过志愿活动,在全市范围大力营造关心参与河湖管理和保护的氛围,营造全民合力护河治水格局,助推河长制在莞邑大地开花结果。

全市巡河护河工作成效显著

全面推行河长制,就是要通过“河长制”促进“河长治”,河涌实现长治久清、守护清水绿岸。

民间河长和护河志愿者携手合作,与政府河长形成互补,在全市掀起“全民治水合力治水”热潮,巡河护河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重污染河涌稳定消除黑臭,河涌水质持续好转,沿线景观变靓,老百姓喜闻乐见,河长工作也被频频点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去年以来,全市整治河湖水域岸线乱占、乱建等“四乱”问题1959个,清理水面漂浮物17.3万吨,不少河涌面貌焕然一新。

其中,长安的三八河,以前河岸边很多违章建筑物,现在建成漂亮的公园;万江的高基涌,以前又乱又差,整治之后,现在周边街坊饭后就到河边散步,感觉很舒服、很惬意。河长制工作落地见效,去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192条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有19条已稳定消除黑臭,茅洲河、石马河、东引运河-寒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11月21日至22日,水利部组织媒体采访团到东莞开展“清四乱”主题采访活动,东莞纳入省“清四乱”范围的503宗河湖问题已全部上报销号,实现销号率100%,全市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两岸6米线让人眼前一亮。

刘永定介绍,水利部在2018年7月部署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对未经许可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等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亮剑。东莞以此为契机,重拳出击,通过“清四乱”专项行动,整治了两岸水线,清理909宗违章建筑、182个砂场,拆除了无数的窝棚,还自我加压设置“6米岸线”,堵住了非法排污口,提升了行洪能力,帮助数十条村脱贫。如今,“清四乱”范围内的503宗问题全部销号,数百条河涌实现“还岸于民,还水于民”,全市河涌焕发勃勃生机。

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生动实践。当前,东莞治水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需要各级河长主动作为,引导市民群众合力治水,营造积极向上的全民治水氛围。同时,要加大治水正能量宣传,发挥民间河长榜样力量,切实增强民间河长和护河志愿者的工作获得感、荣誉感,引领带动更多的市民群众加入护河治水队伍,有效改善水环境,推进东莞水更清、天更蓝、城更美,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获得感。

记者周桂清文/图

连续奋战5天扑灭佛山山火 消防员:差点变成烤红薯 女硕士被网恋男友卷跑13万 果断反击后结局亮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