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直播间里的婚姻操盘手:河北农村大妈和她的相亲男女
60岁的河北农民林福敬,大多数时候像孤独的魔术牌玩家。
她坐在自家平房卧室炕尾的小圆凳上,6排12沓每沓10页“单身男女信息簿”按照城市、省份规矩排布,占据了1/3个炕。她不时忽然有了灵感似的,抄起一摞中某一页,手指向某一行,雀跃着:“配上了!”
信息簿因为翻得太熟软卷起了边,林福敬就拿5根长木板压着每摞纸边缘。
5万单身男女个人信息3年里陆续被做相亲直播的林福敬纳入“牌局”,早日“出局”,这是其中大部分人的心愿。直播间男女报喜配对成功后,她会用一条长横线划去其个人信息。眼下成功“出局”的是424对单身男女,尽管其中大部分人她都没见过。
“河北农村大妈”是林福敬的快手名,她是沧州泊头市鲁张村人,曾在外务工30多年,4年前返乡照顾小孙女后在快手上开了相亲直播间。她说自己是平台上最早直播相亲的网络红娘,最早无从考证,但自她以后,直播平台上“农村阿姨帮忙找对象”流行开了。
素不相识的农村年长女性为何能成为陌生人社会中的婚恋操盘手?这个疑问驱使我以记者身份走进她在沧州农家小院的“相亲现场”。发现在她相亲世界的中,主角其实是县城和农村的单身男女,城市人只是其中配角。
几天后,她把28岁依旧单身的我也作为“潜在相亲对象”介绍进入这个拥有19.4万“粉丝”的直播间。我开始理解林福敬主导的这场旷日持久的“相亲作战”中,更多不为人知的乡土社会婚恋逻辑。
11月9日晚19点林福敬在家中加播一场相亲直播。杨书源摄
直播间
2个半小时,5次喝水润嗓、6次播放30秒音乐、13次直播连麦,此外的时间林福敬嘴巴没合上过。
“信息,信息,人家就是冲着你的信息来的。”林福敬兴奋地说。“信息”就是直播间单身男女的基本资料。
林福敬读资料像顺口溜:“小伙子有房有车,工作跑大车,年龄32岁,天津人……”;“姑娘有楼有房有生意,人长得漂亮,35岁带个7岁闺女……”
这是11月9日早上的一场直播,从早上6点半开始,那会儿邻居家的公鸡刚结束打鸣儿,3岁小孙女被林福敬手机里滴滴嘟嘟的声音吵醒,翻过身继续沉睡,63岁的老伴儿开始在自家院子里洒扫。
“找对象的老铁,大家来个互关互助哈,有想连麦的姑娘随时出来连麦……”每隔5分钟林福敬就要在200多人滚动在线的直播间重复一遍。
7时整,手机屏幕显示林福敬此时的直播间排名是“沧州第4”,进入直播间的人上涨到了260多人。“连麦,连麦!”手机屏左下角的滚动屏上出现此起彼的呼声。
直播前2小时, 200多公里外起早兼职开快车的33岁北京土著晨光在晃动的车厢里视频连麦:“大妈,有空再来看您!”他离异5年,去年进入直播间。
70多公里外沧州市区,早已端坐在办公室的34岁个体房地产销售高壮开始了3年里第1000次+的连麦自我介绍。
距离林福敬不到10公里的邻村,一位离异的29岁男士躺在被窝里视频连麦,被林福敬指责“不礼貌”后懒散从床上坐起继续说。一位40多岁的离异男士想和直播间里20多岁的漂亮女士联系聊天。林福敬毫不客气指出:“一般般的人,就找个一般般的姑娘,我这是为你考虑。”
姑娘们连麦时大多激动,会说起以前的情感经历。林福敬有时会打断,“姑娘,请直接说自己条件和对另一半要求,直播时间有限。”而长期经过直播间“训练”的连麦者会在第一时间报上家乡、住址、身高、体重、收入、择偶标准。
直播最后30分钟,一位患有红斑狼疮的年轻姑娘在麦克风里低声叙述:想找一位能够不介意我的病的,早一点结婚;一位河北霸州25岁姑娘的妈妈到了胃癌晚期,她想在直播间快速找到合适的男友……
连麦间隙林福敬会打开手机放段歌。歌曲都是她精挑细选的,比如《老公赚钱老婆花》、《以朋友的名义》……林福敬闭眼拍手沉醉其中,时而单手握拳加油。
最后的连麦名额,按照常规要给“铁粉”,比如27岁的本地单身男青年阿飞。他在沧县经营着一家汽配厂,有点内向,3年多前却是他第一个提出“大妈,能不能帮我找一个对象?”此前,林福敬就是在直播间里漫谈农村生活的老太太,偶尔看到直播间适龄男女,就顺手撮合。
9点后,林福敬准时下播,数据停留在了“9053人观看过、281人在线”。她打开私信,多了150多条新的个人资料登记信息,她一一回复处理。“其他相亲主播,你不打赏好几百,根本不给你做介绍,大妈只要来的都给介绍。”阿飞说。
“为什么总鼓励连麦?”我问。“连麦一次,比在我介绍10次还有用。”林福敬说:“无论男女一连麦,只要谈吐尚可,起码收到四五十条直播间里的微信,且挑着吧。”
林福敬下麦不到10分钟,不少在直播间连麦的单身男女打开了自己的直播间分享生活,只字未提此前2个半小时里,他们参加了一场相亲直播。
在我离开林福敬家一周后,我还常会打开她的直播寻找素材。有次我随手给她刷了几块钱的礼物,她即刻向直播间众人介绍:杨书源是上海来的记者,前几天在大妈这儿采访,姑娘踏实稳重,研究生学历,身高168厘米(实为163厘米,她记错了),有在上海大学学历的男士可以联系她。
那场直播结束,我在快手号没有一张个人照片的情况下收到5条“交友私信”,从昵称判断,留言者职业涵盖厨师、汽修师、电脑工程师。
11月10日下午林福敬在家中为直播间男女查找资料配对。杨书源摄
市场
“每个人的基本信息占一行,最多两行。3个月不来直播间就要重新登记。”林福敬手指在资料簿上缓缓平移。
这些单条信息集结起来的逻辑是地域——“左边两溜儿是本省的,大概4万条,细分到每个地市,沧州附近人多,干脆按县来分。省外就每个省一沓,有的省份登记少,不独立成册。”林福敬的分类方法,让人想起《红楼梦》太虚幻境中各省的女儿名册,就好像“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
此外,林福敬对相亲对象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普通男女、大学生。
普通男女是指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相亲者,生活在农村或小县城,直播间里占7成;大学生则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男女青年,遍布全国,一般两者间不互相介绍。
遇上她认为合适配对的男女,她就会用私信把其中一人信息发给另一人,此后的交往由当事人自己把握,她只叮嘱:如果不合适,再来找大妈。
每当林福敬为一位相亲者匹配了对象,她就会在其个人资料后用红笔标注日期,日期的数量就是他在相亲市场上受欢迎程度。
翻开任意一沓登记簿,标记最多的是普通姑娘,大多标着二三十个日期。笔记寥寥的是普通小伙儿。而男女大学生的笔记数量都不超过10个。“我这里最缺的就是普通姑娘和男大学生。男光棍是最多的。”她说。
普通姑娘的信息一般不留职业和收入,因为她觉得“也都是打工,男士不关心”。林福敬特地在有的人那行后头写上“帅哥一枚”、“美女一位”,她解释:“把长得好的标出来,方便配对。”
比“长相”更重要的终究还是“物质条件”。“不少普通姑娘进直播后第一句就是要求男方城里有楼,彩礼多少。
“普通姑娘”大多会把彩礼作为硬指标摆出。林福敬记得2013年她最后一次离家打工时老家的彩礼不过五六万,等回来时已涨到20多万。
有男士反感姑娘们张口就是“彩礼”,干脆声明:“我不想要物质的女孩,不是养不起,而是不想养。”
“你提这种条件,你附近就没有能匹配的人。”有时林福敬会对只提物质条件的姑娘“打击”一句。有的姑娘思忖片刻后当场就会报出一个更低的要求。对话听起来像买菜砍价。
其实林福敬也习惯了把物质条件摆清楚。小伙子在连麦或者私信时留言自己有房有车,她会追问:“是楼房还是平房?”
“比起挑剔条件的,离异的男女也棘手。眼下直播间大概80%都是离异人士,3年前这比例还不到一半。”林福敬自己也不解这个变局。
不过渐渐林福敬对离异人士有了专用描述,比如“短婚未育”,潜台词是当事人属“冲动型婚姻,并没做好实际准备”。同为离异者,也有一条“婚配鄙视链”:短婚未育>离异带女孩>离异带男孩。排名越靠前,在直播间寻找对象的难度越小。
离异农村男女在直播间自我介绍时,常能听到:“我们当时结婚就20岁出头,只办了仪式,没有扯证。”林福敬习以为常地点头。“其实早婚又离婚的,大部分是出去打过工又回来了的年轻人。”林福敬发现。
中国农业大学从事农村区域发展研究的叶敬忠教授也在研究中提过:农村人口乡城流动的加剧,农村通婚圈扩大,农村婚配模式也显现出多种新类型……跨地区婚姻、事实婚姻和早婚现象增多,与“闪婚”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村庄当中脆弱的婚姻关系。
眼下,林福敬常把离异未育的姑娘介绍给农村大龄的小伙儿,“要都是单身的配对,姑娘不够分。”
林福敬也非对“个人条件”都精通,一次她问我:“本二是不是比大专的学历高?”在此前,她不明白其中差别,都是“大学生”。
相比农村男女们直播间里鲜活的“要价”和“砍价”场景,大学生群体显得沉默。“两三天也来不了一位大学生登记。”只要有大学学历的人进直播间,她都会在直播时念好几遍资料。
目前学历最高的是两位女博士,都是高校老师。林福敬从没帮这两位姑娘说成过媒,原因就是“实在找不到”。“为什么不推荐几位硕士、本科学历的?”林福敬连忙摇头说不可行,“博士就要配博士。”
“即使大学生们提择偶要求,也就是要找个聊得来的。”林福敬有时觉得,相比“有楼有房”,“聊得来”对她而言实在太抽象。在眼下成功的424对情侣中,双方都是大学毕业生的只有1对。
林福敬一天忽然问我,“是不是大学里女生都比男生多,不然为啥女大学生愁嫁呢?”我和她相视一笑。
林福敬炕上排布的直播间单身男女相亲资料。杨书源摄
匹配
直播间的“生意”阴晴不定。最多时一天会有20多位报喜,有时1个月都不开张。她也纳闷,“难道恋爱也分淡旺季?”
长年的城市务工经历,让她对待农村传统事物的态度微妙。比如她从不痴恋土地。一日下午,林福敬对着一堆院子角落自家地里收起来的白菜,淡淡说了句“还是市场上买的好吃,自家的一般。”
“我听新闻说到2030年中国预计会有3000万男光棍。”林福敬在一次整理资料时忽然停下叹了口气。眼下直播间里的情形让她觉得这个预测“真不是玩笑话。”
30多年前,林福敬和丈夫也是相亲认识的。第一次见面在男方家中,“说话不超过3句,没想过什么共同话题,看一眼大概行就好了。”
到了她80后儿女这一代,依旧是熟人介绍相亲。子女们就挑剔多了,大女儿和小儿子都见了不下10个对象。
而今千里屯附近男女青年留在家的超过一半,普遍做除尘器、轴承、模具生意,经济状况都不错。很多时候熟人介绍的婚姻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了。
就像直播间里外出打工见过世面的姑娘小伙儿看不上一直呆在家里的,而在家谋生的也总把“找个开车不超过1小时的”挂嘴边。
农村大龄单身青年高壮就从没想过上大相亲网站寻找另一半,他说“实力还没有达到能在全国性范围内找对象的程度”。而大妈是身边人,能为他带来地缘亲近的人。
不过长相谈吐不错的高壮,在林福敬看来有点“看不清形势”。他34岁未婚,在沧州市区开了家卖房的小公司。林福敬分析,高壮恋爱最大的拦路虎是“年龄太大、城里没楼”。林福敬按照自己的专业判断给高壮推荐过30岁出头不带孩子的离异女性,但高壮谢绝了。
“我觉得婚姻经历匹配比年龄匹配更重要,我30多岁就该找个离异的?”他反问。
我是在沧州市区一栋政府为小微企业免费提供的办公大楼里见到高壮的。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着一身正装,书架上有一大摞营销学的书,桌上摆着整套功夫茶茶具。
几盏茶后,他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对农村剩男问题侃侃而谈。他告诉我,他的学历是“成人自考大专在读,初中没读完”。
此前他在直播间和一位姑娘聊了几天互有好感,对话却在高壮的几个问题后戛然而止。他问姑娘“你第一段婚姻结束后,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你对未来的思考和打算是什么样的?”对方许久未回复,再发信息时,发现他已被拉黑。“她从来没思考过人生,不适合和我过。”高壮说。
3年中直播间里的“现实”也让高壮在不断妥协。刚开始她坚持要找一位未婚比自己小的姑娘,现在离异的女士他也愿意聊聊。
高壮和我一起坐电梯下楼,他对着镜子整了整西装大衣的领子问:“你觉得我现在这个形象还算可以吧?”
后来我和林福敬提起高壮。林福敬说:“高壮再不抓紧,就是铁杆光棍了。”
“那怎么判断一个人算是光棍?”我问她。
她脱口而出:“那些二十七八岁,还没对象的。”忽然她又看看我,补了一句:“大城市里没有光棍一说,但庄稼人最好的结婚年龄就那么几年,错过了就难了……”
11月9日中午林福敬和老伴在家中包饺子吃。杨书源摄
“网友”
有小伙向林福敬“告状”:直播间里有姑娘聊了没几天就要微信红包。
另一位东北姑娘在和一位男士线上交往两三个月后发现,他当地已有女朋友。从那以后,她改了快手号叫做“远点儿煽着”,这句方言意思是我不喜欢的人离我远点。
一次直播后,一位自称集网红和著名英语培训师一身的女士主动提出和晨光交往,坚定地对体重150多公斤的晨光说:“我就喜欢胖点儿的。”和这位女士在线上聊了半个多月,他感觉自己陷进去了。
“她几乎满足我所有想象,独立知性有自己的事业……我知道我想要个孩子,就总和我说她的婚后生育计划。”晨光说。
只是她迟迟不愿和晨光见面,直到晨光的朋友查出这位“网红”在快手上冒用的是别人的照片,职业也是造假的。“后来想起每次语音的背景音,总有人喊她妈妈,或许她是百无聊赖的家庭主妇。”晨光忽然觉得自己可笑。
类似事情发生多了。林福敬有了一套直播间安全准则,比如男生登记个人信息需留下手机号、职业以及个人照片。“一般我会把男士的手机号给女士,以防男性骚扰女性。另外遭遇要红包举报超过3次的相亲者,要被永远驱逐出直播间。”林福敬说。
而更多时候直播间里男女交往并非“欺骗”,却很微妙。
拥有一家汽配厂的阿飞在和直播间姑娘交往时,如果对方一来就问起他家中条件,收入可观已置办了楼房的他会冷冰冰说:“家里只有一个破平房”。他觉得这样能检验出真心。然而,这种“真心测试”的结果总让他失望。
“我不知道这些姑娘是和房子过还是和人过?”他说得激动。“然而,对于阿飞长期以来有所保留的自我介绍,林福敬甚至也不知情。
“直播间里的人有时关系很淡,因为来的目的明确,找对象。”林福敬说成功配对的这些男女中,有的结婚了也没和自己报喜。
林福敬在快手上看到直播间男女的结婚照,就默默在评论区点个赞。她受邀参加的直播间里男女的婚礼只有1场。那场婚宴就在泊头市里,林福敬看到现场乌泱泱的人,她大多不认识。她也没处落座吃饭,于是没能和新人打上招呼就回去了。
她有时也刻意和直播间里的姑娘小伙儿“保持距离”。比如有的情侣成了对象后说要来看她,她大多都拒绝了。“来了他们就必定不会空手,何必呢?”林福敬说。
11月11日下午,林福敬在自家院子里整理白菜。杨书源摄
爱情?
“我原来在厂里做刮研工,平台误差很多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但是找对象这个事情,两个人磨平是不可能的,齿轮对得上凹槽就不错了。”林福敬觉得自己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年轻时没谈过恋爱。”
究竟什么是爱情?林福敬说不清,干脆讲了个故事。
今年5月,4位郑州的年轻记者来林福敬家里拍短纪录片。27岁的女记者在炕边上帮林福敬准备饭时悄悄和她说自己喜欢同行的一位同事快1年了。几天后一次在田垄上拍摄,林福敬单独把小伙子拉到一边捅破了窗户纸,小伙子恍然大悟。等到结束拍摄时,林福敬要求两人为她拍一个报喜视频。在一片麦地里,这对大城市来的记者成了第368对。“所以,真正的感情不是本子上的信息,是相处。”林福敬认真说。
33岁的离异女士陈媛在关注大妈直播间3年后,终于决定连麦一次。最吸引她的,是一些自己附近熟悉的村庄、小镇地名情侣的报喜。“爱情离我不远。”她鼓励自己。
“想找一位大专以上的,年龄比我大,有自己的事业和房子的,哪怕以后我和他一起还贷供房……”那次下麦,陈媛收到了58条私信。
但大部分信息,她都没回复。这些私信大多是“你好,美女!”、“你看咱俩能聊聊不?”,陈媛觉得草率。
她唯一回复的私信,那位男士写道:“您好,听了您说的觉得很真诚,我也十分渴望拥有一个家,能进一步了解下吗?”陈媛说能感受到对方当时的情绪。可聊了没几天后,她又因为那位男士“远在安徽、家中姊妹太多”放弃了。给他留言:还是做朋友吧。
陈媛无疑也在自我矛盾中,她在聊天时和我说的第一句是“虽然我也不年轻了,但还是要找一位有感情基础的。”聊天快结束时,她又感慨“我已经过了要爱情不要面包的年纪。”
11月27日晚间,林福敬决定用小号加播一场。意外收到了第424对新人的报喜,“俺们两个其实是一个村的,两家隔了500米,平时各自上班。有天在直播间里逛,发现他也在,这就聊上了……”林福敬听着小伙儿的介绍竖起了拇指。她准备最近戴上儿子在市里商场给买的800元珍珠项链,录个报喜视频。
直播快结束时,她和往常一样雀跃着升调闭麦,让人觉得明天点开直播间时,无尽的新面孔会伴着希望一起涌来。
11月9日林福敬在村道上遇到了一位邻村想在直播间给儿子相亲的母亲。杨书源摄
(文中相亲者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