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生飞机“吸尿救人”善举的另一面:航空公司是否失职?
文|王仲昀
“快!帮我拿个杯子来。”张红对乘务员说完,转头就对着导管,用嘴为老人吸出尿液。整整37分钟,800毫升尿液,两位医生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舍己为人,挽救了一名突发病情的老人。
11月19日,从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位老人无法自主排尿,急需医疗救助。机上来自广州和海南的两位医生赶到时,该老人已坐卧不安,直冒冷汗。随后,二位医生决定自制装置展开救助,医生张红更是亲自用嘴吸尿救人。
医生顺利帮老人吸出尿液后,老人的病情得到缓解,转危为安。事后两位医生的善举在网络上刷屏,两人也一时间成了“网红”。在为医生点赞和叫好的同时,本次事件也令人反思:航空公司本身,在飞机的医疗救助上是否能做得更好?
万米高空,老人突然发病
11月19日凌晨,南航CZ399航班从广州出发,飞往大洋彼岸的纽约。“大概飞到阿拉斯加上空,听到飞机播报寻找医生。”来自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的医生肖占祥回忆道。听到有人需要帮助,他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的医生张红一同来到飞机后舱,发现卫生间内一名老人正蹲在地上,非常痛苦。
“我们看到他的时候他一滴尿都排不出来,非常痛苦。”肖占祥说,他摸了一下老人的肚子,膀胱那个部位非常鼓胀,而且一触碰,就加重了疼痛,“老人不让碰”。张红和肖占祥经过初步诊断,认定老人应该是由于前列腺肥大,形成尿潴留。面对这种情况,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把尿尽快排出来。“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的话,老人会出现严重的膀胱并发症,甚至会出现类似休克这样严重的全身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肖占祥说道。
情况紧急,医生自制装备施救
情况紧急,两位医生决定利用飞机上已有的医疗设备开展救助。“飞机上医疗设备不足,在多数器材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用仅有的两个约2毫升的小注射器针头,接上吸氧的管道。由于吸氧管道较粗,约有1厘米,无法从尿管中导尿,肖医生做了一个带针头的引流管。随后,我们引导病人平卧在地板上,经皮进行膀胱穿刺。”张红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至于为什么进行膀胱穿刺,肖占祥事后也作出了解释:“飞机上没有任何可以进行尿道导尿的器材,仅有一些消毒的器材,一个5毫升的注射器,还有吸氧罩的塑料吸氧管。”因此,进行膀胱穿刺成了最优选。
然而之后的事态并不如想象中顺利。因为客舱空间有限,将装置架设至高处的可能性较小,针头也过于尖细,无法因压力差自动引流老人膀胱内的尿液。加上老人膀胱过度胀大,导致自主收缩功能减弱,使得穿刺引流遇到了瓶颈。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张医生想到用嘴吸出尿液,然后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当时,张红毫不犹豫地拿着引流管的另一端塞到了自己的嘴巴里,肖占祥随即把握着针头的方向和深浅度,两人最终完成了救助,使得老人成功脱离危险。
“对于吸尿液这个态度和想法,实事求是地说没有人不怕,当时我没有觉得怕是因为我脑子里想不到别的,只想着怎么把尿吸出来。其实吸到第二口的时候,我已经有点想吐了,那个味道确实不好闻。当然我也怕通过尿液被传染上疾病,但是我相信,这种是小概率事件。老人家主要的病是心脏、前列腺肥大等病,那些稀奇古怪的病概率应该小一些。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我无怨无悔。”事后,张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用嘴吸尿并未考虑太多,事发紧急,条件有限,“实属无奈之举”。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资料显示,张红医生是该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另外,海南省人民医院官网显示,肖占祥现任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他曾在上海中山医院外科学习6年,获复旦大学外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
高尚医德的另一面:
航空公司医疗设备仍有不足?
事后,对于张红医生此番的善举,张医生所在的医院院长徐安定表示,医院为张医生献身和敬业的精神感到自豪和骄傲。等张医生从美国回来之后,院方会对张医生的行为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海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建农也表示,医院会给予肖医生特别奖励,奖金10万元。“肖占祥主任有技术、有胆识、有智慧、有魄力,是白求恩式的好医生!”赵建农说。
用嘴吸尿,并非常规医疗手段。因此当张医生果断行动时,才引来人们对于其医德的大力赞扬。在点赞之余,《新民周刊》注意到张红曾在采访中提出:“飞机上医疗设备不足。”要求飞机上的相关设备如医院完备当然不现实,但是否就意味着航空公司在这一块没有提升空间呢?或者说,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上都有哪些医疗设备?
为此,《新民周刊》采访了国内某航空公司的一名乘务长。该乘务长表示,国内航空公司飞机上的医疗设备大多类似。除了此次事件中两位医生提到的那些,一般还有一个医药箱。放有一些治疗感冒、抗过敏、止泻以及烫伤药膏。
而具体到此次事件,医疗类自媒体“丁香园”曾发文指出:“没有导尿管、没有注射器、没有急救所需的药物,这一次患者能够抢救成功,靠的是急中生智的处理以及医生本人巨大的牺牲。这一点上,机组及航空公司是有责任的。”而“丁香园”的论据是《国际民航组织关于卫生的有关文件》建议航空公司在飞机上配备“导尿管”等设备。
但也有网友很快指出,建议毕竟是建议,不是强制规定。因此没有做到,不代表航空公司在此失职,需要承担责任。中国民航局发布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设定标准》,对于医疗急救箱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可以看到“导尿管”并不在其中。
因此,此次事件中,两位医生的专业素养过硬、医德高尚值得称道,航空公司虽然在医疗设备这一块仍有进步空间,但过多的质疑及责备却也没有必要。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