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日期:10-22
聋人

原标题: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郑璇:除了听,聋人什么都能做!

这是一堂无声的课堂。

在重庆师范大学特教楼,郑璇站在讲台上,熟练地用手语为24名聋生上手势汉语课。

郑璇的手像翩跹起舞的蝴蝶一样,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手势,吸引着所有聋生的目光。一堂又一堂无声课堂在这里进行着。

黑色正装、齐耳短发,清晰流畅的普通话,说话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若不是郑璇左耳上露出的助听器,很难把她与“聋人”联系在一起。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今年38岁的郑璇是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在2岁时,因意外医疗事故,让她坠入无声世界。

“不服输的父母没有放弃我。”郑璇说,父母节衣缩食买来录音机,放大音量让她感知声音、学发音;母亲和外婆一起对她进行康复训练,有时一个字的发音就要练几个月。

经过漫长的语言康复训练,她克服辨音、发音等重重困难。

几年后,奇迹发生了:郑璇依靠助听器和读唇,可以与健全人正常交流。6岁时,郑璇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背起书包就读于普通小学。

求学路上,郑璇付出了较常人百倍的艰辛。

上课时,她坐在第一排,紧盯老师的口型汲取知识;下课后,她再向同学借笔记补全遗漏下的内容。回家后,父亲还要结合笔记重新给她再讲一遍。完成当天课程,父女二人还要预习第二天的新课……

异乎寻常的勤奋与刻苦换来了回报。依靠双眼“看课”和课外自主学习,郑璇先后考入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并于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精通汉语、英语、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唇耕手耘”守护无声世界

2009年,郑璇临近毕业。她知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聋人群体,需要得到良好的特殊教育。面对抉择,她放弃了上海、深圳等地高薪工作机会,举家前往重庆,来到中国西部唯一的聋人师范教育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系。

从此,她开启了三尺讲台“唇耕手耘”的特教生涯。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小时候没有享受到完整顺畅的沟通,有时上课时老师讲了笑话全班都在笑,只有自己不知道笑话内容是什么。”郑璇说,那时自己感觉像是局外人,变成一座信息孤岛。

从小的经历让郑璇深深明白,一个特殊孩子的成长成才是多么艰难。

“同样一个教学目标,教好一个聋生所付出的精力可能是正常学生的十倍。”郑璇说,为了把聋孩子们教好,她常常备课到深夜,一个手语动作、一个教学环节设计,她都精益求精,反复斟酌;一个简单的生字或者一句话,她可能要用手教几十遍。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在郑璇看来,手语是一门非常美丽的语言,聋人使用以视觉为基础的语言,手势、表情、身体姿态等都是无声的情感表达。

今年是她教授聋生课程第10年。“因为我自己是聋人,所以在聋生教学中是更有优势。”郑璇说,她能抓住聋生沟通中的痛点,感同身受地去教学,希望能帮助聋人群体打破语言的魔咒。

为了让聋生对相关知识理解的更深刻,也为了让他们敢于交流、善于交流,郑璇的课堂上经常会有互动游戏出现。

在她的课堂上,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乏味的名词解释。熟练的手语配合唇形,再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以及轻松、互动性强的课堂氛围,使得她的课不仅在聋生中有口碑,其他专业甚至兄弟院校的师生也常常慕名到她的课堂旁听。

基于此,郑璇连续多年蝉联“重庆师范大学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教师”,并于2018年当选“全国最美教师”。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教学过程中,她还摸索出一套专门针对聋生的“三位一体”沟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将手语课与语文课、沟通与交往课融合式教学创新,力求在聋听间搭建更精准、便捷、高效的沟通桥梁。

郑璇用手给记者比画:课程体系如同一个三角形,两个底角分别代表汉语课与手语课,上面的顶角代表人际沟通课。“只有底部的语言基础牢固,才能更进一步,全面提升聋生的沟通技能。”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残疾不是缺陷它是人类生命多样化的特点

在聋人群体内部,每个个体的听力、言语状况各不相同,但他们共同面临的课题是对沟通障碍的跨越和心灵的自我成长。相较教学生会手语,郑璇更重视的是帮聋生重塑信心。郑璇说,大部分聋生自卑是因为沟通不畅。

“别人歧视你不是因为你使用手语,而是你畏惧心理带给他人的感觉。”这是郑璇常对学生说的话。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已经毕业6年的刘霜霜,如今仍然和老师郑璇联系密切。郑璇记得,刚进入大学时,刘霜霜很自卑,不敢与人交流。但郑璇发现,刘霜霜有跳舞天赋,“她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将舞蹈里蕴含的情感表达得酣畅淋漓”。

于是,郑璇时常鼓励刘霜霜,让她发现自身舞蹈方面的特长,多次在演出时让她担任领舞角色。慢慢地,刘霜霜越来越自信,不仅不再害怕与人交流,还时常登上各大舞台。2015年,刘霜霜参加《中国梦想秀》表演手语舞蹈《隐形的翅膀》,感动了在场所有观众。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郑璇的学生张斐然今年高考结束后,收到了7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最后她选择了重庆师范大学。“选择重庆师范大学,是因为郑老师。”张斐然用手语告诉记者,很早以前就了解到郑老师的经历,她希望跟随郑老师学习,以后也像郑老师一样帮助更多人。

“残疾不是缺陷,它是人类生命多样化的特点。”郑璇常对学生们说,不能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而拒绝拥抱世界上美好的事物。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除了听聋人们什么都能做

会跳舞、会唱越剧、写作、多才多艺的郑璇,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学生们。

她爱好文学,擅长舞蹈,喜欢与人交流。这些兴趣特长让她的求学过程和职业生涯充满欢声笑语,往往令同事或朋友们会不经意间忽略了她的聋人身份。无论是聋人还是听力健全人,都把她当作他们的知心好友。

精湛的中英文口语、优美的书面语、灵活的舞蹈体态、干练的中国手语和美国手语,让她不知不觉中扮演了聋人和听力健全人文化圈间交流枢纽的角色。

郑璇曾任上海市残疾人艺术团兼职独舞演员、复旦大学研究生舞蹈队队长、在“榕树下文学网”推出个人电子书,在重庆市师范大学担任几乎全部聋人专业及手语公共课程的任课教师,兼职全国十多所涉及聋教育大专院校的专项课程教师,并极争取国家孔子学院外派机会,作为中国首位公派聋人身份的教师,到美国聋校进行一年的授课和交流。她还从事世界手语大会、世界手语翻译大会、美国东部手语教师工作坊的发言和相关社会工作。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她经常会组织手语角活动,编排手语舞蹈与手语歌;还经常给学生讲聋界名人故事,激烈聋生们勇敢面对生活。

郑璇说,她想为聋人孩子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特教老师,也希望用自身的经历激励聋人学生努力改变世俗偏见,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今年是郑璇在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教系任教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她培养的特殊教育毕业生近800人,其中毕业聋生从教率达到30%。

“只要与‘聋’相关的我都关注,并把它们看作是我的专业领域。”郑璇说,她组建了“重庆师范大学手语与聋教育研究中心”,在做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开展社会服务,推动手语翻译专业化和职业化。

每到一个城市出差,她都会挤出时间拜访当地特教学校和残障机构,其足迹已遍布中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除了听 聋人什么都能做

十年来,郑璇以关注聋人的语言和教育为基础,不断拓展与“聋”相关的研究触角,包括手语翻译、聋儿早期干预、聋生融合教育等。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5篇;出版专著及教材4部;获得“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

下一步,她还将投身国家通用手语研究事业,在更高的平台上为我国手语与聋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听,聋人们什么都能做。”美国聋人大学校长金·乔丹的名言,激励着郑璇在梦想的路上前行。

“我们聋人听不见声音,会感到孤独;健全人和聋人之间的沟通有障碍,让聋人成为一座孤岛,但如果健全人和聋人互相靠近、互相融合,就会消除沟通障碍。”郑璇说,如果两个群体能互相帮助、共同发展,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像一个友好的大家庭。

郑璇的儿子今年6岁了。她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做手语翻译,继续为聋人群体贡献力量。(文字:刘相琳;图片:陈超;视频:贾楠李沙沙)

责任编辑:张申

央视调查:在网上公开叫卖的出生证明 哪来的? 东莞警方紧急提醒!近期接到这种电话赶紧挂掉!已有多人被骗巨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