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万被抑郁症妻子捐光 男子费尽周折有望挽回38万

日期:09-26
公益慈善

原标题:55万元积蓄被抑郁症妻子捐光,男子费尽周折有望挽回38万

辛苦打拼多年的积蓄,被妻子一捐而空。这一记沉重的打击,让安徽合肥的苏先生顿时崩溃了。再三追问下,妻子张女士才说出真相。原来,从2015年9月开始,妻子瞒着家人,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公益平台,陆续向218家基金会分20031笔捐出55万元。尽管家里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钱,妻子婚后不久便辞职在家没有收入,还有房贷和两岁多的宝宝要抚养,岳父生病也需要花钱做手术。联想到此前的一系列反常行为,苏先生带着妻子到医院做检查,才得知她患有中度抑郁症。

苏先生将捐款明细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成册,厚达600多页。

苏先生将捐款明细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成册,厚达600多页。

苏先生认为,妻子是因为患抑郁症无法控制自己,才将家中的积蓄捐献一空,希望受捐赠的基金会能够给予理解和同情,退回捐款。为此,苏先生费尽周折整理了一份捐款明细,然后按照捐款数额跟相应的基金会联系退款。“因为时间周期长,大部分慈善项目都已执行,款项也已拨付到受助人,大部分基金会表示无法再退款了。”苏先生告诉半岛记者,此事引发社会关注之后,公益平台和基金会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转变,截至9月24日,已有二三十家基金会承诺退款,共计38万元,“剩余的17万,只能寄希望于微信和支付宝公益平台帮忙去联系退款了。”

“我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

33岁的苏先生老家在安徽农村,2009年大学毕业之后,在合肥一家私企从事计算机行业,平时工作比较忙,每天早出晚归,经常需要加班、出差,但收入还算可以。2014年5月,经人介绍,苏先生认识了张女士。张女士个头不高,容貌秀丽,是个娇小可爱的90后女生,在一家私企做会计。虽然二人性格都有些内向,但挺合得来。2015年3月,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二人喜结良缘,在合肥有了自己的小家。

婚后,张女士经常回家说,在单位工作得不顺心,有时候会觉得同事要害她,心情经常性的低落,整个人精神状态都不好。家里人虽然无法理解,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经过多次开导后,2015年6月,只好同意她辞职,在家安心备孕。苏先生自责出差太多对妻子缺少陪伴关爱,不久后跳槽到一家国企,换了份“朝九晚五”不需要出差的工作。

不过,张女士仍然多愁善感,家里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她就会生气发怒。事后问她生气的原因,她说经常觉得家里人厌烦她、嫌她不上班、自己没有价值感之类的……“其实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是她自己多虑了,但是之后在她情绪平静后,她又能自己主动认错。”苏先生说,作为丈夫,考虑到妻子全职在家没有收入,缺少安全感,于是将工作以来的收入扣除房贷等花销后,都交给妻子保管。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显示,张女士有(中度)抑郁症状。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显示,张女士有(中度)抑郁症状。

2016年8月,张女士怀孕后,苏先生请假一次不落地陪妻子去医院产检,悉心选择妻子的孕期奶粉。2017年5月,张女士剖腹产生下一个健康聪明的男孩。孩子的到来,给小家庭增添了很多欢乐。那时候,苏先生的心里充满喜悦和对孩子未来的憧憬,但妻子由于宝宝的照料琐事,情绪更加容易波动,整天郁郁寡欢,对家庭的正常开支如孩子的养育费用异常吝啬。

今年1月份,苏先生的岳父因心脏病住进了医院,做手术需要花费五六万元,苏先生提议,为岳父承担一部分费用,但张女士却不同意。当时,苏先生只是觉得妻子太抠门,几万块钱都不舍得给父亲出。

直到2月19日元宵节晚上,张女士才跟丈夫坦白,“我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当时,苏先生正在淘宝网上为了买一个水龙头而挑来挑去比价格,原以为家里有几十万元积蓄的他,“整个人都蒙掉了。”

4年捐空55万积蓄

苏先生再三追问下,妻子才说出了实情。原来,从2015年9月开始,张女士一直瞒着家人,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公益平台捐款。张女士手机上的捐款记录显示,一开始只是零星捐款,2017年开始猛增,2018年捐了将近40万,至2019年2月,张女士累计向218家基金会捐出55万元。捐款项目也有很多种,比如圆艾滋儿童上学梦、南北方水灾告急、免费午餐小善大爱、给爷爷奶奶添新衣,等等。

捐款明细内页

捐款明细内页

“捐得最多的是一对一贫困帮扶项目,少则每人1000元,多的有7500元,累计资助了有300多位,金额达33万。这些帮扶对象中大部分是上学的孩子,有200多名,还有部分贫困的老人、老兵等。”苏先生一一盘点了妻子的捐款明细,单次捐款最多的一笔是2018年10月4日,通过支付宝公益平台给一个名为“共塑乡村医疗”的公益项目,一次就捐了8000元。

苏先生统计后查明,“4年间,妻子通过微信公益平台捐款13929笔,共计440196.57元;通过支付宝公益平台捐款3035笔,共计113782.07元。两个平台累计捐款1.7万多笔,累计553978.64元。”

这些积蓄是苏先生在合肥打拼近10年所得,但顷刻间“化为乌有”。苏先生说,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尚未结婚,为了兄弟俩安家置业,年过六旬的父母仍在打工。妻子辞职在家,两岁多的宝宝嗷嗷待哺,还有房贷每月要还3500元,家中老人要看病吃药……家庭经济压力异常大,承受不住任何额外的经济开支和疾病风险。

“我们俩平时生活都非常节俭,平时也没有大额开销。突然发现所有的积蓄都没了,对我打击很大,有时候真的很绝望,内心极度崩溃。”苏先生说,直到现在,他还瞒着自己年迈的母亲,怕她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捐款明细内页

捐款明细内页

通过捐款排遣抑郁

冷静下来之后,苏先生带妻子去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中度)抑郁症”。

苏先生这才联想到妻子近几年的一系列异常行为。比如,整天不怎么说话,经常情绪不好,郁郁寡欢,对家里的老人,甚至小孩都很少关心。经常会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情,跟家人生气。今年年初开始,张女士还经常失眠,有时候,情绪失控时,会大喊大叫说自己没有价值,感觉压抑,感觉人人都讨厌她、要害她。

而相对于捐款上的大方,生活中的张女士却非常节俭。“夏天也舍不得在家里开空调,结婚几年,我们俩都没怎么添置新衣服。”苏先生说,有一次自己想给老家添一台热水器,也被妻子拒绝了……为了家庭的和谐,加上孩子还小,苏先生将更多精力放在工作和照料家庭上,“平时也是小心翼翼,避免引起她情绪波动。”

苏先生也曾打听过妻子捐款的原因,“起初确实因为同情慈善项目上的帮扶对象,就小额捐过,后来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总是想去捐款。”苏先生说,最多的时候,妻子一分钟之内捐过八九个项目,甚至有一种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她说捐得越多,就越不敢和家人说,时常有内疚感、负罪感,但是后来还是会用捐款来安慰自己。”无法忍受内心的焦虑不安和痛苦,张女士瞒着家人服用安眠药近两个多月,才跟丈夫坦白捐款的事儿。

55万被抑郁症妻子捐光 男子费尽周折有望挽回38万

捐款趋势分析图显示,张女士产后捐款频率和数额激增,可见产后抑郁影响并加重了她的病情。

学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苏先生,把妻子在微信和支付宝公益平台上的所有捐款明细,根据时间生成了一个趋势分析图。“从这张图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她很是善良,在2017年5月产子之前,很平稳很执著地捐款发善心。但是,产后这一两年内,就完全紊乱和没有金额大小的概念了,而且频率和幅度已经失控了,可见产后抑郁影响并加重了她的病情。”苏先生跟半岛记者分析道。

“但就像很多网友所说,如果没有捐这些钱,她的抑郁情绪得不到排遣,指不定会做出什么出格的行为。”想到这一点,苏先生心里略感宽慰。

“我爱人现在需要去医院做心理诊疗,服用抗抑郁药物,不然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苏先生明白,妻子的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起来的,需要额外的照顾,心理诊疗几百块一个小时,抗抑郁药物好几百元一盒,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目前,已经不敢再让妻子继续管家里的钱,“她现在也没有那个能力了”。

事发后,张女士倍感自责、内疚,也不敢看网上的关于此事的报道和评论,还一度要求丈夫给她将手机换成老人机。苏先生耐心开导妻子,挑一些积极的、鼓励性的网友评论给她看,“让她渐渐地明白,她虽然生病了,但是确实做了很多善事。之前她可能由于捐款觉得愧对家人,才情绪波动。”

捐款明细内页

捐款明细内页

费尽周折有望挽回38万

积德行善,苏先生觉得无可厚非,但妻子的行为将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小家庭推向了深渊。苏先生认为,妻子是因为抑郁症无法控制自己,才将家中的积蓄捐献一空,希望受捐赠的基金会能够给予理解和同情,退回捐款。但这条路,并不容易走。

今年2月底开始,苏先生一边兼顾工作和家庭,一边收集整理妻子的捐款信息,包括募捐的时间、公益项目名称、捐款金额和发起募捐项目的基金会等。因为涉及的慈善机构和项目太多,苏先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查询和沟通,才将这些信息做成Excel表格,并打印成册。其中,光捐款明细,就用了652页A4纸双面打印。

随后,苏先生联系一些受捐数额较大的基金会,说明来意,并希望退还捐款。有的基金会了解到他的实际情况后,为其办理了少部分退款;也有的基金会捐款额较小如几十块钱的,工作人员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个人捐款几十元作为资助。苏先生说,因为时间周期长,大部分慈善项目都已执行,款项也已拨付到受助人,大部分基金会表示无法再退款了。

张女士在腾讯公益平台的捐款记录。

张女士在腾讯公益平台的捐款记录。

据了解,经支付宝公益平台初步核实,张女士的捐款从2015年开始,一共涉及1300多个项目、3000多笔,大部分拨付公益机构后,已经捐出去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已经执行的情况来看,捐款是没有退还的先例的。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平台和公益机构都会尽力协助挽回,最起码还没有执行的款项,希望能退还给捐赠人。此外,腾讯公益平台也表示,因为捐赠行为为时已久,善款大概率已拨付使用,估计退回可能性不太大,但是会尽力了解情况,有进展会及时与苏先生联系。

苏先生说,截至9月24日,已有二三十家基金会表示可以退款,共计38万元,“剩余的17万,有好多基金会找不到邮箱和电话,只能寄希望于微信和支付宝公益平台能帮忙去联系退款了。”目前,已经到账的退款有十多万,其他的还在提交材料走流程。“有些基金会累计受捐金额过大,比如有8万之多,退款的话可能不好走账,就让我签一些‘大病医疗补助’之类的协议,以救助的形式返还之前的捐款,受益人是我爱人,我作为其代理人接受补助。”

记者注意到,有不少网友呼吁慈善机构给苏先生一家募捐,作为补偿。事实上,苏先生曾联系过基金会和水滴筹等平台请求发起募捐,但是,“基金会表示我们作为捐赠人捐款出去,再让别人给我们捐款,这种情况不适用他们的慈善捐款流程。水滴筹等网络平台则表示,抑郁症不属于大病。”

张女士在支付宝平台的捐款记录。

张女士在支付宝平台的捐款记录。

■争论

非理智捐款能退还吗?

从法律上来看,如果存在误捐或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成年人捐款,慈善机构有必要退还吗?

知名法律博主@谈典看法表示,捐款在法律上属于一种赠与行为,在捐款人和受捐者之间形成一种赠与合同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比如捐款,捐款人一旦捐出,是不能随意撤销的。也就是说,没有特殊情况下,捐款是要不回来的。

55万被抑郁症妻子捐光 男子费尽周折有望挽回38万

在一项14.1万人参与的网络调查中,有80.5%的网友认为慈善机构应该退还非理智状况下的捐款。

不过,捐款在符合一定条件时,是可以撤销或者不再继续捐赠的。如果捐款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比如,张女士因为捐了55万,家庭生活都不能维持了,那么是可以要求受捐者返还的。此外,捐款属于合同行为,如果是孩子或者有精神疾病的成年人捐的,因为他们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甚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若误捐金额较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那么由此达成的捐款合同就是无效合同或者效力待定合同,是可以撤销的。不过,当事人需要找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做鉴定。

对于司法鉴定,苏先生也咨询过律师,但是难度不小,“捐款时间跨度长达4年,而且要鉴定捐款行为是在患抑郁症情况下实施的,难度太大,更何况捐款去向涉及200多家基金会。”

来源:半岛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祝加贝

笑星大兵举报黑恶势力获奖:不是为奖金而来 55万积蓄被抑郁症妻子捐光 男子有望挽回38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