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永群村打出品牌富农“组合拳”

日期:09-23
海口永群村品牌

□本报记者曹马志通讯员刘平

在大致坡镇,永群村是个远近闻名的“水果村”。红土地里长出的青枣个大香脆,经过近20年的辛勤培育,“永群枣”已经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好枣,却不一定能卖上好价钱。”对于青枣产业的痛点,永群村党支部书记潘家群谙熟于心。如何让好青枣真正成为村民的“致富果”?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永群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瞄准乡村发展痛点,全面摸清产业“家底”,深入市场为产业把脉问诊,有序打出群众思想动员、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注册鲜果品牌等发展“组合拳”,让“永群枣”焕发新气象,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抱团”壮大青枣产业

潘家群介绍,10多年前,有在外闯荡的村民返乡发展,从台湾引进种苗,在村子开始试种青枣,一开始只有几亩地,产量也不高。后来,经过多年的种植改良,本土化后的青枣品质越来越好,也卖得上价钱,带动更多村民种植,青枣产业的名气逐渐打响。

在永群村,青枣虽好,却存在“先天不足”。乡村振兴工作队实地走访发现,永群村委会下辖25个自然村,近一半的村子都种植了青枣,最早种植的根柱村是其中产量最大的,种植面积却也只有200多亩,有10多户种植户。

“在农业生产中,多散户的特点制约了青枣产业的壮大。”永群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陈玉夏分析,不仅采购农资上存在较小议价空间,而且在青枣种植上标准程度低,家家户户生产的青枣质量参差不齐,出品的青枣品质难以有效保障。

为了破解分散种植的“痛点”,今年,经过乡村振兴工作队数月的紧张筹备,目前,永群村成立了首个青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种植资源,引导村民“抱团”发展,开启产业发展新篇章。

打响“永群枣”品牌

产业发展,品牌先行。“一开始准备注册‘永群’青枣的,可是通过查询后发现,这个商标多年前已经被外地商户注册了,最终经过集体商议,大家选择了‘群嘉’鲜果这一商标。”陈玉夏告诉记者。

潘家群说,之所以没有注册‘群嘉’青枣,就是为了统一品牌,给以后多水果产业发展留足空间。原来,在永群村,除了青枣这一支柱产业外,荔枝、龙眼等果树种植面积也较大,由于地处肥沃的红土地,水果品质较好,只是以往没有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

依托产业发展旅游

目前,永群村的村民已经初步享受到合作社成立的“红利”:由于“抱团”集中采购,村民可以用较以往低的优惠价格购买到农资,省下真金白银,节约种植成本。同时,为了提高种植标准化水平,合作社邀请资深“田教授”,开辟多个种植试验田,改善种植技术,切实提升果品质量。

陈玉夏介绍,依托乡村振兴工作队的资源优势,他们多次走访省内主要的市场,了解青枣的行情,针对原来过度依赖单一销售渠道的痛点,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对接多个电商平台,精心设计包装,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同时,联系帮扶单位、爱心企业等,主动对接大采购商,丰富线下渠道,增加田头采购,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村民收入。

潘家群表示,目前,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党支部计划策划多场水果采摘活动,让市民体验采摘乐趣,将优质的青枣“直通”城里。此外,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永群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95后带客户坐地铁被斥“不带脑子” 网友吵翻 我和我的祖国|东莞市民快闪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