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不断增强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

日期:09-10
教育工作者

原标题:不断增强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

70年国家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力证明,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功不可没。尊师重教不仅需要政府、政策层面的主导和引导,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和合力,唤起各方对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尊重,亮出尊师新风尚,擎起重教新高度,努力增强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让尊师重教之风不断发扬光大。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在这个收获丰硕的季节,我们迎来了2019年教师节。阳光洒在脸上,温暖留在心间,让我们向每一位教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红烛”“孺子牛”“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美好的词句,是人们对教师崇高精神的由衷赞美,也是对教师职业状态的精当描述。正如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的那样:“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朴实无华的歌词,讴歌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精神风范,展现了老师们的坚守、奉献和担当。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教师节设立35周年。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近日公示的“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名单中,“点亮生命之火”的语文教师于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泰斗卫兴华、“糖丸爷爷”顾方舟、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新中国刑法学奠基人高铭暄等5位来自教育系统的代表赫然在列。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件件感人的事迹,记录了教师们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作出的杰出贡献,彰显了教育工作者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9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点赞杭州退休教师陈立群“支教扶贫、一片丹心”。2016年,陈立群放弃了民办学校百万年薪,来到贵州黔东南苗乡支教,让一个贫困县走出了数百名大学生。陈立群所在的“中国好老师”光荣群体,传递着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度、精神热度和家国气度,他们的生命在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发展中无限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尊师重教是国家之所望,人心之所向,时代之所唤,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道’有尊严,教育才有底气,国家才有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是筑牢新时代教育事业的主力军,他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理应获得崇高的社会地位,享有更多职业荣光。

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确保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等举措,为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进程积蓄人才红利。今年教师节前夕,再次传来利好消息——教育部门将改革和完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单列班主任岗位津贴,推动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70年国家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力证明,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功不可没。我国经济社会之所以始终活力勃发、动能十足,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教育提升国民素质、输送建设人才等作出的巨大贡献,背后凝结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的智慧和汗水。尊师重教不仅需要政府、政策层面的主导和引导,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和合力。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礼遇教师,就是要通过增进教师节仪式感,唤起各方对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尊重,亮出尊师新风尚,擎起重教新高度,努力增强教师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让尊师重教之风不断发扬光大。(本报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张申

山东一学校众筹5000斤西瓜送军训新生(图) 北青报:财政支持猪场建设是多赢之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