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强棒”少年的棒球梦
8月24日,爱心棒球基地,队员们晚上参加英语补习课,基地请了老师常驻为孩子们补习功课。
9月4日,南七家村实验学校,小队员们上完课后排队回基地时和老师告别。球队要求他们在生活中和比赛中,随时保持礼仪。
8月17日,爱心棒球基地内,强棒天使棒球队队员正在进行跑垒训练。
8月24日,清华大学,一场比赛中,来自河北10岁的李海鑫冲过本垒得分。
8月24日,清华大学,一场比赛中,教练正在指导队员们。
8月24日,清华大学,小队员们和基地志愿者玩起了游戏。
孤儿、服刑人员子女、残疾人子女……在北京昌平北七家一片约20亩的杂院中,一群特殊的孩子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他们来自10个省份,平均年龄10岁,共同点是出身贫困。9月5日,棒球队队员们列队欢迎,一对来自内蒙古的姐弟俩成了棒球队的新队员。
这支球队叫强棒天使队,27个孩子在孙岭峰的带领下,要用棒球在人生轨迹上划出一条上升线。
队员困境中成长
41岁的孙岭峰曾是职业棒球运动员,还担任过中国国家棒球队队长。退役后一次参与孤儿院短期棒球培训公益活动,孙岭峰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指导下球技进步赢得比赛,成就感油然而生,加上与孩子们相处时被需要的感觉,孙岭峰决定,要用自己的棒球技术,改变贫困孤儿们的命运。
2016年,孙岭峰创办“爱心棒球基地”,在全国各地寻找符合标准的孩子,成立强棒天使队。
孩子们都来自公益组织或者慈善机构的推荐,双亲无法监护,绝对贫困,7到9岁,身体健康,是孙岭峰选人的标准。孙岭峰不太看重孩子是否具有运动天赋,他觉得相对于其他运动,棒球对熟练技术和团队配合的要求远大于对身体条件的依赖。如同孙岭峰形容自己:“我是平足,但我速度最快”。
小队员们刚来时基本都营养不良,基地为他们提供可口伙食,荤素搭配碳水充足,不但短时间内就能使营养跟上身体发育和大强度训练,也让原本常吃不饱饭的孩子们乐于在此生活训练。
为了出成绩,孙岭峰请来了他的启蒙教练张锦新为总教练。曾培养出几十位棒球国手的张锦新为孩子们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年龄小的孩子会重点培养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上了中学后,逐渐增加力量训练。我喜欢这些孩子,争取再培养出几个国家队的”。
中国棒球的种子
专业且充分的训练使得强棒棒球队在同年龄组的队伍里难觅对手,球队荣誉室里摆放着各种奖杯,“中国青少年棒球公开赛北京赛区U12组冠军”、“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2组俱乐部组争先组第一名”、“国际青少年棒球赛PONY杯成长组冠军”……
“这些孩子在国内几乎没有对手,比赛经常打到几十比零。”孙岭峰觉得球队能取得那么好成绩,除了因为教练组的配置高,也得益于孩子们在一起朝夕相处,使得他们在团队配合上非常默契。“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们原来的生活都较为不幸,心里有些自卑。在这里通过训练比赛,我们给他信心,让他们愿意往上冲。”
除了棒球训练,孩子们的学业也没有荒废,基地与附近学校合作,送孩子去学习文化课。上午上课,下午训练,考虑到孩子们大都文化课基础较差,训练又占据孩子们的精力,基地还请了老师,在晚上给孩子们补课。
球队每年开销数百万,如今基地又面临拆迁,“找地,找钱,找人”,让孙岭峰觉得特别累。不久前,工作到凌晨的孙岭峰突发心梗,去医院的路上开始精神涣散,“突然觉得很放松,在想是不是要解脱了。”心脏血管里装了4个支架,孙岭峰出院就直奔棒球队,“我自己没有孩子,他们就是我的孩子。”
孙岭峰已在心中为孩子们打算好了未来:进入美国职业棒球联盟,或者拿全额奖学金去美国大学,中国也有12个大学招棒球特招生,或者直接做棒球教练。“我们培养的是中国棒球的种子。”
云南的饶兵来到基地10个月,已经开始憧憬未来,“我要靠打棒球进大学,然后成为一名航天员”。
采写/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