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人成家,集家成国”。团圆,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连接方式,而电视的出现,让中国家庭的关系有了更为丰富的链接与表达。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娱乐终端,实际上进入中国家庭的时间并不长。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在1958年。改革开放前能够生产电视的厂商屈指可数,如今中国电视制造业领军品牌海信,其前身青岛无线电二厂在1970年8月成功制造第一台电子管式14英寸电视机,当年,青岛无线电二厂共生产82台电视机,产量位居全国第三。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电视的家庭趋势可数。在当时,如果谁家买了台黑白电视机,每当夜晚来临,这个院子就成了十里八乡的娱乐终点站,四面八方的邻居自带瓜子花生,搬着小板凳,挤在一个院子里一起看电视。早期的电视节目还不丰富,《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老少咸宜的作品广受欢迎,无论大人或是孩子,都能跟着电视里的内容“哼上一段”。
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电视当时还是紧俏物品,当时的电视机价格约为500元一台,而中国普通工人月工资还不到100元,很多家庭省吃俭用一年才能购买一台。不过在那个年代,电视节目逐渐丰富起来,不仅出现了一代经典“86版”《西游记》,还逐步引进了如《加里森敢死队》等国外剧集。1982年,中央电视台首次直播“世界杯”,自此几代中国人有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梦想;而具有团圆符号意义的“春晚”,也在1983年正式推出。
进入90年代,家里有电视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彩电都已经逐渐普及,中国家庭的娱乐生活也因电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90年代更诞生了《渴望》、《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等影响一代人的优良剧作,“万人空巷”是当时热剧上映时期的标配。那时,一家三代团聚一堂,享受电视所带来的天伦之乐。
而游戏机与CRT电视机,则让小伙伴有了全新交流方式。放学后,大家挤在一个不到20平米的小房间,抢着玩那盘全新的“36合一”游戏盘。虽然都是“独生子女”,但却获得了比亲兄弟还要亲密的关系。一起打游戏的小伙伴,一起成长,“发小”友谊在这个阶段得以升华。
伴着“朴树”的《NEW BOY》,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视野的拓展让中国家庭开始变化。年轻人更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并走了出去,中国家庭也逐渐告别三代同堂模式,进入了“小家庭”时代。但中国人对于团圆的渴望,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外出打拼的游子挣钱回家后给家里换的第一个大件,就是一台“高档液晶电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让世界完整看到了新中国的全貌,中国驶入发展快车道,中国家庭也逐渐进入新的时期。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将老家的父母接到城市生活。老人可能不了解子女的忙碌,但为了团圆,他们依然选择告别朋友、甚至亲人,而看电视则成为了他们在陌生城市中得以慰藉的方式。在此时期,《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蜗居》等反应家庭生活的影视剧集体爆发。
2010年后,中国家庭房子越来越大,装修越来越好,而电视作为几代中国家庭的“刚需品”,已经不单纯是简单的视听工具,更成为连接家庭成员情感的智能终端。在2014年,海信就推出了“家庭社交”功能。而凭借“聚好看”智能电视系统,海信电视为用户提供了全场景智慧生活服务,包括一键接入最多6路视频通话,一边刷视频一边吐槽,看球不再是一个人的孤单;在共享放映厅看看爸妈最近在追啥剧,打破社交“次元壁”,聚会的时候再也不怕尬聊;加班的时候用手机连接电视大屏,“一键回家”,不在家也能陪着孩子写作业。
如今,电视更大了,更清晰了,海信推出的L7 100寸4K激光电视,已经能够让中国家庭享受影院级的视觉体验。但本质上,无论是早期的黑白电视,还是后来的CRT彩电,再到如今的液晶电视、激光电视,电视对于中国家庭的情感意义,从未改变。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庭在发展,但团圆的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始终如一。
责任编辑: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