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像炒股 13岁长沙少年一双鞋一天赚3000元

日期:08-29
炒股

原标题:炒鞋像炒股,13岁长沙少年一双鞋一天赚3000

来源:潇湘晨报

记者|李姝实习生许静敏

很多男孩不会忘记学生时代获得第一双名牌运动鞋的那种激动,天天穿着,恨不得连睡觉都抱着。如今,不仅是一种喜好,更多想赚钱的人都投入到了买鞋的大潮中。

没错,炒鞋现在成了“新业态”。

炒鞋浪潮中,“球鞋一面墙,堪比一套房”“炒鞋赚首付”……关于炒鞋的段子和传说也开始广泛传播。90后的阿班从初中开始热爱球鞋,现在也成了炒鞋一族,但说到炒鞋,他依然觉得不应该被鼓励,“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

“他只是还没有尝到甜头。”阿班的朋友小力对炒鞋市场却充满信心。虽然他有时候也会矛盾,“球鞋被‘证券化’了之后,自己会犹豫,到底是留下这双鞋,还是卖掉换更多的钱。”小力要在变现和爱好之间做出选择。阿班所在的炒鞋群里,大家很爱发有关韭菜的表情包。“每天都是这样的操作,不是割韭菜,就是变成韭菜。”阿班说。

01

激进者小力:这双鞋还会再涨

阿班说,现在和几个“鞋友”打招呼的方式已经是:“最近‘冲’了吗?”

炒鞋群的群聊截图

炒鞋群的群聊截图

所谓的“冲”,在炒鞋圈里就是指去大量购入特定某一款或多款鞋,以达到出售价上涨的行为。一大群人同时大量购入同一款或者多款鞋,从而使当天的交易量出现暴涨,且多款鞋子的售价相较之前有了几百甚至几千的涨幅,这天就被称为“冲冲日”。

“男孩一面墙,堪比一套房”“大学生炒鞋年入50万”“炒鞋赚首付”“币圈大佬卖币炒鞋”……段子也好,新闻也好,终归是看得到的利益,给了炒鞋者“冲冲冲”的动力。

就在8月中旬的“冲冲日”,阿班花了2万余元进行“闪购”。和炒鞋大佬相比这只是小数目,“毕竟2万元你只能持有不到5双鞋。”目前比较主流的炒鞋平台包括毒APP、nice APP、斗牛donew APP等。

在毒APP上,一双“Air Jordan 1 Retro High Satin Black Toe女款红丝绸”发售价为1299元,目前已经炒到5089元,不同尺码价格不一,最贵的是43码的8999元,涨幅高达8倍。

炒鞋像炒股 13岁长沙少年一双鞋一天赚3000元

截止到8月28日下午14点,“最近购买人数”显示是12171人。在斗牛上,你还能更清楚地看到一双鞋的价格变化轨迹。还是以这双AJ的红丝绒为例,在斗牛donew APP上,你还可以看到这双鞋经历的一番涨跌,涨跌幅和K线一样起起伏伏,显得十分专业,让你仿佛置身一个证券交易所。

炒鞋像炒股 13岁长沙少年一双鞋一天赚3000元

从惊人的涨幅上,你可以想象炒鞋的疯狂。

据有关媒体报道,2017年9月,Nike旗下Air Jordan和国际潮牌OFF—WHITE合作,设计的这款鞋售价1499元,在官方发售后不久被炒到12000元。两年后,价格一路飙涨到70000元,涨幅超过4500%。

日前,全世界最贵的球鞋Air Yeezy 2(Red October)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在网上成交。

这种惊人的涨幅也许是每个炒鞋者的梦想,但在现实中,更常见的是一次赚个几百块的“小确幸”,或者一不小心被套牢。

大约一个月前,小力入手了一双当下在平台上还比较热门的AJ湖人刮刮乐。这双鞋在小力手里的经历也是相当曲折。这款鞋今年5月发售,价格是一千左右,小力判断这款鞋肯定会火。8月初,他以四千元左右的价格买入,随后以五千元左右价格卖出,赚了数百元。

故事到这还没结束,见这双鞋势头不错,他又以六千左右的价格再次买入,随后以七千元左右的价格又卖出。

“可能人心就是贪婪的吧。”小力调侃说。就在不久前,他以7300元左右的价格第三次将这款球鞋买下,在平台上挂8000元出售,“有人以7900元的价格求购,我没有放。”结果这双鞋又跌了,暂时被套牢,但小力相信自己的眼光,在他看来这双鞋还会再涨。

02

悲观者阿班:“粉丝”喝汤,“韭菜”接盘

“其实,这就像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在阿班看来,一双鞋,进入炒鞋市场,击鼓传花游戏就开始了,而“击鼓”一旦停止,这双鞋在谁手里,谁就成了那个接到“大棒”的韭菜。

“不过至少你还是拥有一双鞋,不是那么的惨。”作为一个爱鞋的人,阿班的悲观里有着乐观。

采访对象最近入的两双鞋

采访对象最近入的两双鞋

阿班入了不少炒鞋的微信群。他跟记者基本总结了一下现在炒鞋的流程:“很多鞋能炒起来,是因为有大v带头。一双鞋,也许原价也就1099元,说不定还打折,一度没有人要,这个时候,大v想炒,会用自己的小号把市面上这款鞋的某一个码数买光。买完后,再在自己的号上发动态带节奏。这个时候大家就会觉得,要赶紧冲。”

此外,“大v往往还有自己的微信粉丝群,前期是粉丝进场,比如大v放出20双鞋子给粉丝抢,粉丝买入。再之后就是非粉丝入场。最终,这双鞋的‘泡沫’就碎在韭菜的手里。这就是我们说的‘割韭菜’了。”

阿班所在的炒鞋群,大家都很喜欢发割韭菜的表情,用于调侃、自嘲,“每天都是这样的操作,不是割韭菜,就是变成韭菜。”阿班说。

阿班给记者展示了一个自己所在的群。在这里,随便翻一番就能看到各种心态,有人懊恼自己没去冲一冲:“8000的时候你们说要崩。10000的时候你们说要崩。15000的时候你们说要崩。20000的时候你们说要崩。我听你们的,我啥也没冲,现在我心态崩了。”

炒鞋群的群聊截图

炒鞋群的群聊截图

有人给大家传授经验:“炒要有理有据。现在被炒的鞋是早就被看好的,只是最近开始被操作而已。那aj4(某款鞋)你看能炒吗?ai4今年没得耍,有货的都哭。”

有人虽然身在“冲冲群”,但强调理性:“市场不理性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这些冲冲群。”“被带着节奏跑就等着被割韭菜。”也有人,继续在炒鞋中欲罢不能:“(花)几千万能赚几千万,值。”“现在玩鞋,手里钱越多,就越赚钱。”

而微信群的大V发布“财富密码”的时候,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往往有很多人通宵熬夜地去等待大V告知“财富密码”。所谓的“财富密码”,就是大V在微信群中提前向自己的粉丝或是群友透露自己即将炒哪一双鞋,让微信群的群友提前买入,静候操盘涨价。很少有人能挡住这样的诱惑,“大V吃肉我喝汤,粉丝就是这种心态吧。”

阿班说自己有一个朋友,也炒鞋,原则是什么鞋贵就冲什么,“这种人很容易被割韭菜,这就是‘赌狗’心态。”

03

选鞋还是选钱,是他俩共同会面临的问题

玩鞋的人,常以sneaker自称,这个词原本指的是橡胶底鞋,后来被引申为“热爱和收藏鞋的人”。

随着玩鞋的人增多,形成了自己的圈子,大家一起探讨球鞋发展的各种问题,也就有了所谓的sneaker文化。不过,现在的炒鞋风潮显然不能单纯的归类为sneaker文化。更让人联想到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下见名词解释)。

球鞋本身的精致工艺、球鞋背后球星的传奇故事、设计师的理念、品牌限量发售的诱惑,这些都让球鞋比起郁金香来说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正是这种基础,炒鞋对于阿班和小力来说不算是坏事。他们都认为,炒鞋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球鞋的乐趣,认可了球鞋文化,甚至父母也会觉得原来球鞋也可以赚钱。

但是平台推出的闪购、寄存功能发展起来后,“云炒鞋”兴起,炒鞋者甚至都不用摸到、看到自己的鞋,只需要拥有一双鞋的所有权,而这双鞋就在线上买卖、价格涨跌,这双在现实中甚至都不用存在的球鞋,让所谓球鞋文化被认同显得像是球鞋爱好者们的自我安慰。

“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不管怎么炒鞋,阿班坚持这一点。他的鞋柜里现在有二三十双鞋,在炒鞋圈不算多。他卖过一些鞋子,基本上达到了“以贩养吸”(用卖鞋的钱维持买鞋的开支)。

去年,阿班辞职了,加入了一个做潮流文化的公司,做公众号写手,这个公众号关注潮流,球鞋自然是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这个公众号并不鼓励炒鞋,“前阵子我想出一篇关于炒鞋的文章,但我老板不同意,他说炒鞋太肤浅了。其实我只是想描述现象,不是鼓励炒鞋。”

阿班从初中开始喜欢球鞋。他在高中时期以两千元左右的价格卖掉了一双八百元买入的耐克。“那个时候炒鞋更多的就是在我们的小圈子里,买鞋子的人,更多的是希望自己拥有这双鞋。”

对于球鞋、潮流,阿班有自己的坚持:“我现在喜欢买一些小众一点的鞋,不一定要是爆款。”“就算有的鞋被炒到买不起,在没被炒的那些鞋款里,你也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鞋。”

他认为潮流是个人化的:“潮人就是要做自己。穿自己喜欢的就好。”

不同于阿班的佛系,他的朋友小力很看好炒鞋的市场。小力也是从初中就开始喜欢球鞋,后来去英国念书,这也为他买鞋提供了便利。2015年前后,他开始有了炒鞋的意识。

早在2016年,他就赚过一次。当时正逢科比退役,他在耐克官网上等着一双鞋的发售,恰好发现有一双科比纪念款可以买,这款鞋很有纪念意义他当机立断买了两双,其中一双几乎就是立马卖掉了,转手就是8千左右。另外一双他收进了自己的鞋柜进行收藏。

就在8月,小力投入了4万元到炒鞋中,目前已经赚了1万多。他有自己的工作,每天大概花1小时在炒鞋上,“没觉得太影响自己的生活,也只是在手机上点几下。”女朋友看他通过炒鞋赚了不少钱,叫他带自己一起炒,他劝住了女友:“我跟她说,你要是不懂的话,你会输得不明不白。”现在,小力有13双鞋放在平台上,他把这些鞋称之为“证券化”的鞋。这13双球鞋,总价值七八万,他不曾见到实物。

他说他有时候也会矛盾,有些鞋原本想留给自己的,“现在炒鞋之后,喜欢一双鞋也许不会把它穿在脚上了。当它被炒到七八千,你就会觉得可以把它卖掉,换成现金,七八千元可以拿去卖更好的东西。”

究竟是选择一双球鞋留给自己,还是一笔可观的现金,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权衡利弊。这种利弊的权衡甚至跟年龄无关,并非只有成年人才现实。

炒鞋大军覆盖各个年龄层,00后是不可忽视的群体。长沙人王先生有一个13岁的儿子,就懂得炒鞋,在国外读书的他经常买某些款式然后回来卖,量不大,主要是联名款、限量款,“他买过一双鞋,1000元到手的,第二天就涨到4000元了。”

炒鞋群的群聊截图

炒鞋群的群聊截图

“00后是学生,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等候发售,这是我们这些已经工作的人不可能做到的。现在的小孩子又有钱,又有时间。”00后靠炒鞋赚数十万,00后因为炒鞋连学费都炒没了,是外界关于炒鞋常见的传闻,或多或少,暴露了一种真实。小力告诉记者,他还珍藏着自己的第一双乔丹,那是中学时代爸爸买给自己的。“低帮的,不是很贵,很普通,但是我很喜欢,天天穿。这双鞋在我的记忆里,是有位置的。”

[名词解释]

郁金香泡沫——又称郁金香效应,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一度在鲜花交易市场上引发异乎寻常的疯狂,郁金香球茎供不应求、价格飞涨。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这种总是期望有人会愿意出价更高的想法,长期以来被称为投资的博傻理论)。

[专家说法]“炒鞋”,不定性因素和泡沫太多

对于当下火爆的“炒鞋”潮,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肖皓表示,鞋子是供需的产物,如果供给可以无限大,价格肯定会下来。但因为有些鞋是限量供应,在理解它的时候,不能当成是一般的商品,应该把它当成奢侈品去理解。

在炒鞋环境下,鞋子现在已经相当于投资品。因为在鞋子所属权交易过程中,鞋子并没有发生损耗,类似炒房一样。球鞋的市场参与者包括使用者以及投机者把它的需求变得很大,而供给是有限的,就会形成价格的疯涨。在这个过程中,市场还有一个自我佐证的效应,当价格上涨时,别人觉得还会涨,就会吸引更多人,这样就会有暴涨暴跌。但事实上,这个现象并不理性:

第一,鞋子是个正常商品,并不建议把它当成一个奢侈品。

第二,炒鞋者要重新认识商品的价值,因为鞋不像黄金、比特币等,它的耐久度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第三,市场需要降降温,因为炒鞋只是通过交易过程创造出价值,但并没有产生出实际的价值。通过炒鞋赚钱,肯定是少数的。

沉浸在炒鞋快感的人,或者已经通过当下的炒鞋牛市获得了红利,或许不会觉得炒鞋有什么问题。但“云炒鞋”的兴起,炒鞋变成只炒归属权,炒鞋到金融违法之间的界限隐藏在平台的一片热闹之下。

此外,虽然不少炒鞋APP是以鉴定鞋的真假起家,但官方专柜不鉴定鞋,平台鉴定师也没有认证体系,球鞋的真假辨别是否准确无误值得怀疑。对于一双球鞋稀缺性的价值评判也只是“大V”的单方面解读,很可能只是为了“割韭菜”而“带节奏”。对于一个不定性因素和泡沫如此之多的炒鞋战场,理性不仅是消费者应该保持的,更是平台、品牌方、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该倡导的。

责任编辑:赵明

海底捞张勇问鼎新加坡首富 红利是否触顶? 暑假作业没做完 少年跑回千余公里外老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