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强制医生拉人住院,医联体不能有名无实|荔枝时评
近日,网友爆料称,河南省中医院郑州西区医院制定了一项规定,要求医院职工每人找五个人住院看病,否则就要扣200元工资。河南省中医院回应称,涉事医院系民营医院,河南省中医院西区医院只是医联体名称;同时指出:涉事医院如果不全面接受河南省中医院的正规监管,将取消其医联体医院关系。
据悉,河南省中医院郑州西区医院7月29日正式开诊,仅20天时间,就把医生护士生生逼成了“推销员”,吃相过于难看。与如此赤裸裸的“绩效考核”相比,此前发生的个别医院拉横幅庆祝住院病人超过多少万人的做法,似乎显得不那么让人诧异了。
这样光明正大地给医生护士摊派拉病人的任务,既侵犯了医生护士的个人权益,同时也不免让人联想到治疗过程中更隐蔽的“小病大治”、“过度检查”等做法,对医患信任关系造成伤害。
目前河南中医院已经介入调查,相关责任人被作停止工作处理。河南中医院相关负责人在回应中坦承,此次事件的出现,在于河南省中医院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没有在医联体单位完全地贯彻执行。所以说,这件事不仅暴露出涉事医院的“利益熏心”,实际上也是医联体内部管理问题的一次外露。
国务院2017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医联体建设要坚持公益,创新机制。要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并鼓励医联体内统一管理模式。
医联体的推行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其内在的管理和运作机制及资源共享障碍必须打通,而并不是多家医院共挂一块牌这么简单。在回应中,河南中医院强调,郑州西区中医院是独立法人单位,河南中医院西区医院只是医联体名称。但是,既然挂了河南中医院的名号,就有责任保障医联体医院的管理和服务质量。
回看这次事件,今年5月28日,河南省中医院与郑州西区中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书,郑州西区中医院正式命名为河南省中医院西区医院,并于两个月后开诊。两个月,其内部管理真的能接洽好吗?
去年,新华社在调查医联体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时发现,少数大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的逐利动机明显,不是为了促进分级诊疗,而是“跑马圈地”。与之呼应的,则是小医院借医联体之名,蹭大医院的名声。
参与的下属医院只是为了傍“大牌”,牵头医院打自己的“小算盘”;谈成绩时强调医联体建设有方,出问题时则极力开脱。如此分割、松散的医联体管理,只会降低医疗服务水准,加重百姓的医疗负担,破坏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分级诊疗观念。
把医生护士当业务员,把病人当赚钱目标的基层医院,何以赢得信任?此事暴露了一些基层医院逐利心切的丑态,也真实反映出分级诊疗的观念为何发育迟缓。我们要深刻反思:医联体的实施是不是应该制定必要的筛选机制?
责任编辑:闫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