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穿上那身白大褂,救死扶伤,守护生命。
不少人最终将梦想变成现实。
他们奋斗在医疗一线,不分昼夜辛苦工作;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用专业服务每一位患者;他们拥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
但他们也面临着各种难题:需要奋战在临床一线,需要常年超负荷工作,需要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才能守护着百姓的健康,守护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康。
昨日,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倾听市内医院几位医生的从业经历和藏在心里的话,感受他们以实际行动捍卫“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以此,向无私奉献、辛苦工作的广大医护人员致敬!
何世东
用毕生精力传承中医瑰宝
■何世东
“事虽难,干必成;路虽险,行必至。”这是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专家何世东的人生信念。
从医近五十载,他兢兢业业坚守在中医行业,用精湛的医术救治患者,仁心仁术收获了大量好评,作为东莞名医,拥有着无数的“粉丝”。
同时,作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他肩负着中医传承的重任,精心浇灌的桃李在医学领域皆有所成就。
如今已经年近72岁的他依然奋斗在临床一线,依然无悔执着。他说,愿把一生献给钟爱的医疗事业。
矢志学医,苦学中医
何世东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对这一方水土情意颇深。
学医之初很偶然。堂叔患病,两个多星期治疗未见好转,有一天拿到一本中医的验方新编让他帮忙查方药。
“我至今记得是鲜茅根一把、车前子一两、血余炭二钱,服一天就明显好转,一周后症状全消。觉得中医好神奇啊。”何世东说,平日目睹水乡人民因缺少医药而久病不愈的窘境,在这次机缘之下见识到了中医的奇妙,他矢志学医,却无力外出从师,于是走上了自学中医的道路。
那时高中毕业的他白天劳动,晚上自学,花了整整3年时间细致研读、反复琢磨《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等教材。中医博大精深,尽管自学了许多中医基础,但也始终无法形成系统。幸运的是,当时一心怀有中医梦的他得以参加了麻涌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其间跟随第一届南京中医学院毕业的袁沃光老先生学习中医临床,接受了更专业的医学训练。
1970年,23岁的何世东学有所成并开始独立应诊,悬壶济世,行医乡里。中医药材种类十分庞大,因此要分辨、牢记每一味药的气、味、功能、主治实非易事。当时为了提升诊疗水平,他苦练辨药、采药技术,为了体察药性,他无惧危险,甚至还跟着老药农跑去增城等地的山中亲自去采摘、品尝草药,知其性能。“有时可能在山林里一待就是一个星期”,日积月累,其应用辨药、采药技术已经炉火纯青。
学无止境,1977年,他以高分考入了广州中医学院,有了继续深造的契机。“当时可选很多,比如说可以是中山医学院,但我还是坚定地选择了中医学。”
在校期间他不仅系统学习了他所热爱的中医学,还接触了西医有关的知识,他将中西医有机地进行结合,取二者之精华,让中西医不互相排斥,反倒相得益彰。
彼时,拥有数年从医经验的他积累了许多的问题虚心向院内老师请教,同时完成课堂理论学习的前提下还主动跟诊名医,观其望、闻、问、切,在这样不知疲倦的“偷师”中无形收获良多,进步飞快。
用毕生所学为人诊治疑难杂症
毕业后选择回到东莞,入职市中医院后,何世东也将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学以致用,坚守临床。那时的医院,远没有现在这么完善,分科也没有现在这么完全。何世东被分去了住院部,而且一待就是大半辈子。“尽管是中医出身,但后来却成了全科医生。比如说,什么呼吸、泌尿、消化、肾科、肿瘤、风湿,什么都要懂。”
从1988年开始,何世东历任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除了医治住院部病人,他还每日坚持门诊工作,常诊治病人至中午一两点而不知劳累,凭借其严谨的医学态度以及长久以来的观察和实践,业务能力持续精进,在中医临床的道路上建树颇丰,知名度日渐提高,慕名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
何世东说,自己的工作确实熬油费火。“由于毕生的精力及时间都投入中医事业,未退休时,不管白天夜晚随叫随到中医院,较少时间陪伴家庭和小孩,全靠家人支持。老伴常会说,家务不用你做,你写你的文章就好。”
“年轻时比较喜欢下象棋,但做了医生之后就不再下了,觉得太伤脑筋。”他还说,自己平时基本没什么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看的书呢,却全是经方、医案、中医名著。“我喜欢买书,喜欢将找得到、买得到的专著老书籍通读多遍。同时,全国有名的病案、国医大师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我都会反复研究,乐此不疲。”
他认为,中医的学习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医学需要一辈子反复努力提高,一生都要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也许是孩子们将父亲的辛苦看在眼里,成年后都没有选择从事医学行业,但何世东还是将希望寄托在了孙辈身上,期待即将高考的孙辈能选择这个职业。
为东莞培养更多中医人才
“一是坚持治病救人,二是坚持教书育人。”是何世东漫漫从医路的真实写照。
何世东善治消化道疾病、肾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尽管年逾古稀,但他仍然坚守在临床的第一线。“坚持门诊可以尽可能解决一些病人的痛苦。”
同时,他也觉得临床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悟出对抗疑难杂症的方法。“虽然现在能解决一些疑难,但远远不够,达不到社会要求,故仍坚持门诊。”何世东说道,“还可以带徒弟、带研究生,能更好地发扬传承中医。”
“传承”二字成为了何世东孜孜不倦奋斗的目标之一。中医几千年来都是一个典型的经验型学科,是中华民族的医学者们经过多年经验总结出的瑰宝,他满怀一身中医热忱,希望能够将老祖宗留下的精神发扬光大。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授、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几十年来手把手地向学生传授医术,分享临床经验,培养出了许多医院的中坚力量,广东省名中医董明国主任中医师、叶小汉主任中医师等知名医师都是他的学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多年积累的中医学研究成果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如此多繁杂的重担扛在肩上,这位古稀老人却依旧将中医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切皆源自于他对中医的热爱:“要做好任何事一定有奋斗,做一个好医生亦是如此。”在他的理解中,要努力学习,全身投入,反复体会,痛病人之痛,细心观察病人的病情及发展过程,并及时做出对应处理,才能在不断的总结和积累中有所提高,这是何世东对奋斗的理解,也是他多年从医生涯的映照。
中医是很朴素的,很直接的大道至简。如何世东这样的中医医师,有救济苍生的境界,有厚德济世的情怀。他们,用仁心仁术呵护生命,用崇高的医德泽被杏林。
姜椿法
把急诊当成终身事业
■姜椿法
日前,广东省医师协会第二届“优秀基层医师奖”评选结果揭晓,厚街医院急诊科主任姜椿法榜上有名。
从2002年进入厚街医院工作后,他一直坚守在急诊,每天上演生死时速就是他的工作状态,经历过的“急诊室的故事”则相当五味杂陈。
三班倒是急诊科的日常
但凡关于医院的影视剧,都会出现急诊科的影子。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生命,看起来超级拉风。
可对于急诊科医生呢?选择了急诊科,那就意味着日夜颠倒的医院值班、一年365天没有节假日的日常,以及高强高压的工作环境。正如电视剧《青年医生》里的那一句台词,“急诊真不是人干的!”
姜椿法是江西人,1995年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开始从医,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急诊。对于这个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他只是轻描淡写说了一句,“习惯了!”
习惯了脚下生风,神经绷紧,每天仿佛一只高速运转的陀螺。习惯在抢救室里,对危重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时刻紧盯着监护仪器上不停闪烁的数字和曲线。习惯了120救护车上的轰鸣声,想着快点再快点。也习惯了夜间诊室里源源不断的病人,比如感冒发烧、醉酒、外伤病人、犬伤患者,乃至各种各样的疾病。
也习惯了全年无休的日常。“急诊科医生难得节假日,越到春节、五一等节假日,医生们越不能放松,越需要加强值班。同时身为急诊医生,倒班是习以为常之事。”
最欣慰的是能得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
姜椿法介绍,厚街医院急诊科分为三个班,分别是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下午4点到晚上12点,以及凌晨12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急诊很辛苦,风险又高,很多医生会望而却步,我们高峰期有20多个医生,而现在加上我只有16个,目前我们科室4个超过50岁的医生都需要倒夜班。”
“值班期间,医生必须坚守在科室,连吃饭也要轮流吃。”姜椿法介绍,厚街医院急诊科一天300多的急诊量,任务重时一天会经历7-8例的抢救病例,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这里就如同一个无硝烟的战场,每天都发生不同大小的“战役”,而作为急诊科主任,姜椿法则是这个战场的指挥员,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急诊“战士”。
急诊科是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疑难病多、危急重症病例抢救多的科室。“急诊病人病情往往很急或者很严重,但我们又永远不知道遇到的下一个病人会是什么情况。”姜椿法说,“急诊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不同,需要快速识别病人的病情,迅速做出判断,危重病人需要立即动手抢救,半秒钟都耽误不得。”
但是往往困难重重,病史不清楚,病人不清醒,家属不配合是工作中的常态。“比如说,马上需要抢救,明明命悬一线,家属还在考虑是不是要等等其他家属,是不是要转院,手术就是不签字。其实到了医院就应该信任医生,因为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我们急诊医生最欣慰的是能得到病人和家属的配合、理解、信任。”
向大众普及急救知识
急诊是一份争分夺秒的工作,姜椿法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与时间赛跑。
但他也感慨:“有时病人自己耽误救治时机非常可惜。”
他举例说,他曾遇到的一位病人,在前晚睡觉时已经感到胸闷胸痛了,但是就一直忍着,结果第二天再来医院就诊时抢救就已经来不及了。而曾经的一位越战老兵,在酒店心跳呼吸骤停,其发病地点离医院较近,及时送到了医院并进行抢救,经过急诊科坚持了80多分钟的抢救后最终恢复了心跳和呼吸。
他介绍,急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时救治的时间分为两段:一是发病到就医的时间,这是医生无法控制的,二是进入医院后抢救的时间,“比如说心梗、脑卒中等,原则上是越早救治越好。”姜椿法说。心梗救治若是需要溶栓的,入院30分钟内要完成,若是要做介入手术,那么入院后90分钟内就要将血管打通,这些在医学上有着严格标准,也需要和家属沟通与配合。为了能够加强抢救的效率,急危重症的病人来到急诊科会直接走“绿色通道”,先进行抢救处理。
但日常,很多病人缺乏意识,患病了没有引起重视及时送院处理,或者讳疾就医,就会耽误最佳的抢救时间,为了能够让病人具有及时就诊的意识,他经常深入社区去开展科普讲座,去讲解关于急诊就医的常识和急救的知识。
目前厚街医院正在开展“创伤救治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三大中心建设,急诊科是三大中心建设的前沿阵地,作为急诊科负责人,他正全力以赴。“所有努力其实就是为了提高救治效率,让抢救成功率更高一点,尽量多挽救一些病人。而只要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再辛苦,我们都觉得值。”
对于姜椿法,没有感人肺腑的言语,只有细水长流的行动。
杜绍林
不惧挑战,对精细眼科情有独钟
■杜绍林
因为兴趣,选择了极具挑战的眼科行业;因为患者的一句话,离开刚满月的孩子读博三年;因为心怀患者,一直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患者谋求福利。
他就是杜绍林,东华医院旗峰院区院长、眼科中心主任,2019年东莞市“最美医生”中的一员。
对精细眼科情有独钟
做医生就要做有挑战性的医生。因为喜欢精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选科时杜绍林毫不犹豫选择了跟显微外科方面有关的眼科。“眼睛十分脆弱,眼科手术要求非常精细。”这正是他的兴趣。
“跟其他医科不一样,眼科的治疗80%是立马就有效果的。”杜绍林说,与其他专科不同,眼科医生的最大挑战就是专业理念的不同。一个眼科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感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很多其他病的恢复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眼科手术之后患者马上就能够感受到治疗的效果。比如白内障手术,要求是一做完患者就能够看得见。
为此,需要苦练内功。“好医生,首先要满足技术关。”对杜绍林来说,要想更好地服务患者,最基础的就是要满足他们的需求,提升自身的医疗技术。
2008年,读完硕士刚进入行业工作的杜绍林,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医学问题。
有一位高度近视恶性进展患者为了治病,寻访了全国各地的无数医生,都无法治愈。对年轻的杜绍林说了一句话,“我已走遍了全国南北各大医院都束手无策,你还年轻,能不能研究我这个病帮帮我。只要以后有机会能康复,我都愿意等。”杜绍林说,患者的这句请求,让他铭记在心。
刻苦钻研科研,只为更好服务患者
几年后,通过拼搏,当他拿到中山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时,他却有点犹豫了。因为,那时他的孩子刚满月。但一想起当年的患者,想到了自己考博的初心,在家人和医院的支持下,他选择了坚守为患者服务的初心,到广州深造读博。背后付出的艰辛不为人知,但他却坦言自己很幸福。“虽然孩子陪伴的时间少,但是孩子跟我的感情还是很好的。”杜绍林说,读博的三年里,他无法时刻陪伴孩子,却是尽力给予孩子高效陪伴。
读博的时候,就是如此。医学博士,是在职进行的。即使日常工作繁忙,杜绍林没落下学业。
白天,杜绍林会像其他医生一样排班,只有晚上或者周末才能自由支配。就这样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一边进行科研,一边到临床工作。白天临床积累数据,晚上做分析研究,熬到凌晨一两点是家常便饭。“现在,有时候肩膀会痛,这是读博期间熬出来的毛病。”
现在即使博士毕业好多年了,发表文章、课题立项,每天坚持写文章,杜绍林一直都保留了这个习惯。
心怀患者,长期下村造福村民
学有仁术,更要心怀仁心。杜绍林从来没忘记从医的初心,“我出生在农村,自小就有一种强烈的乡土情怀,立志学医是想帮助他人。”
杜绍林说,在他印象中,村里人生病很少会进医院看病。每当村民有个感冒发热的小病,大家都会选择在家里用一些土方法熬过去,而不是选择去医院。
在我国,多数地区的防盲治盲效果与百姓的认知关系密切。白内障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疾病。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杜绍林想尽己所能为东莞老人做些事。他积极开展白内障复明义诊,深入社区为群众普及知识,提升群众对白内障的认知。同时,申请市福利基金会及民政部门的白内障救助。在他的努力下,两年的时间里让1200多名我市白内障老人在公益帮扶下如愿复明。
在医院里,他也优化服务,结合老人的特点,个性化安排老人夫妻病房,缩短住院日解决陪护问题,还推出免排队办理出入院等细节服务。这些年,杜绍林和科室医生们组成了一支医疗服务队,经常到基层社区、村里去为老人进行眼病筛查。“每一次一去就是一整天。”杜绍林和他的团队已经坚持了多年。
每一名医生都怀有一颗“仁爱”的炙热之心,这样的暖心故事也正在每天上演。(记者钟晨实习生张可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