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环境就是民生。演丰镇乡村振兴工作队携手基层党组织,把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作为重点,加大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村庄园林化、庭院林果化、道路林荫化,切实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
为切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海口遴选810名优秀干部,派驻到全市22个镇、248个行政村,重点做到“十抓十好”,首要任务就是“抓基层组织建设,实现班子队伍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高颜值的美丽乡村正处处开花。
现在,走进山尾头村,平坦的村道四通八达,既可体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也可走村串户感受琼北渔家生活。
特色产业富口袋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产业支撑是关键。
如何因地制宜挖掘好乡村优势资源,做强做优农旅融合,让村民长久吃好“旅游饭”?面对这道产业发展的“必答题”,海口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坚持“一村一品”,打好特色牌,守护好绿水青山,走绿色生态产业之路。
在海口冯塘村,得益于“政府+企业+贫困户”的旅游扶贫模式,村企携手共建冯塘绿园共享农庄,村中每户均有1人在冯塘绿园上班,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在苍东村,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都市农业,村民将土地出租种植蔬菜近700亩,村民年收入200万元,让村民鼓起了腰包。
昔日“空壳村”,今朝新农村。随着乡村振兴纵深推进,海口越来越多的乡村找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村民获得感。在山尾头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连理枝渔家乐和特色民宿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生蚝、血螺、螃蟹、虾、海鱼等,海鲜品种很多,吃起来很可口,我都来了好几次了。”游客刘平说。
文明实践注活力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海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向国内发达城市“取经”,先后组织多批一线党员干部,前往厦门曾厝垵、溪头下村和三亚中寥村等地实地考察学习。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海口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载体,让文明新风走进千家万户。
在江东新区演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天,“演中发布”用海南话定时播音,村民志愿者每天读一篇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播报一篇好人好事,播报一篇健康知识,播放一首新时代赞歌,期间穿插时事新闻、村民活动通知。现在演中村,村民听广播就像吃饭一样,已经渐渐融入了大家的日常生活。
构建和谐、宜居、有温度的乡村,是民之愿,民之福。目前,海口已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个、实践所11个、实践站138个,创造性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大格局,整合市区下派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力量,组建249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队,让文明实践工作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精准满足农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切实打造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服务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