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案量刑阶段将进第二周 听资深美国律师咋说

日期:07-14
章莹颖案

原标题:章莹颖案量刑阶段将进入第二周,听听资深美国律师怎么说

当地时间7月12日,备受关注的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失踪案审理量刑阶段第一周结束。针对是否判处被告克里斯滕森死刑这一关键问题,检方和辩方各自传唤证人出庭作证,展开激烈争论。检方提出8项重判理由,呼吁判处被告死刑,辩方则拿出54条轻判理由,力争逃避死刑。

由于本案为绑架致人死亡罪,嫌犯克里斯滕森仅面临两种量刑结果:终身监禁或死刑。作为伊利诺伊州2011年废除死刑后,被告面临联邦死刑的第一起审判案例,最终审判结果如何、克里斯滕森能否伏法,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量刑第一周结束,持续两年的章莹颖案件能否尽快迎来一个结果?

检方:呼吁死刑判决

作为案件的发生地和审判地,伊利诺伊州2011年废除死刑。此前,这一问题也曾被被告克里斯滕森律师团队拿来做文章。辩方律师提出,联邦法院不具备管辖权,此案应由伊利诺伊州法院管辖,最终这一主张遭到驳回。那么,在已经废除了死刑的州呼吁死刑判决,有何法律依据?

纽约黄与黄律所总裁黄晓夫律师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这与美国法律体系的双层性有关。美国的法院分为两大系统,即联邦法院和州法院,这两个系统不具有从属关系,而是平行关系。“目前伊利诺伊州已经废除死刑,在当地州立法院只能根据当地刑事法律作为依据对刑事被告做出的最重刑事惩罚是无期徒刑”,而本案属于联邦法院系统管辖,按照联邦法律,允许对犯有绑架致死罪的犯人判处死刑,因此对克里斯滕森的死刑判决具有可能性。

根据美国法律,在量刑阶段,检察官将对嫌犯为何应当被判处死刑提出法定加重因素。7月8日首日量刑审判当天,代表公诉方的检察官詹姆斯·纳尔逊列举出8项法定加重判决因素,呼吁判处克里斯滕森死刑,其中包括克里斯滕森“经过预谋和策划后犯下罪行”;犯罪方式“令人发指、特别残忍”;缺乏悔意;试图通过虚假陈述和藏匿被害者的遗体来阻挠调查等。

同时,检方还强调,克里斯滕森清理犯罪现场、隐藏尸体,使章莹颖无法在家乡举行葬礼。“在中国,没有举办葬礼意味着没有终结,这种痛苦变得没有止境,”检方表示,这一罪行“值得加重惩罚”。

美国当地时间7月9日,量刑阶段第二日,检方所有证人出庭作证。期间一共播放九段录像,其中七段是章莹颖的高中、大学、研究生同学等的作证,还有一段记录章莹颖在中国的家。

章莹颖的父亲、弟弟及男友当天均出庭作证。据当地媒体报道,章莹颖的父亲看到女儿赴美前与全家人的最后合影时,忍不住抽泣。母亲叶丽凤在作证视频中,哭诉盼望女儿穿上婚纱、期待自己成为外婆,更引发一位陪审员情绪崩溃、哭泣离席。辩护律师伊丽莎白·波洛克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陪审员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站起来跑出法庭。”这期间,被告克里斯滕森则低着头或闭上眼睛,也曾一度流泪。

辩方:嫌犯有精神问题

而为了争取逃避死刑,辩方则搬出54条轻判理由,试图以精神问题、没有及时得到救助等由头,在陪审团面前勾勒出一个“更人性”的克里斯滕森。

当地时间7月10日,辩方传唤第一位证人、克里斯滕森的父亲迈克尔·克里斯滕森。迈克尔讲述儿子的童年和家庭生活,并向陪审团求情,不要判处儿子死刑,父子两人一度当庭哭泣。有评论认为,辩方选择其父亲作为开场,是在打“亲情牌”。

此后,辩方律师传唤更多证人。

7月11日,克里斯滕森所在研究小组的同事及负责人作证。证词显示,章莹颖遇害前,克里斯滕森学业大幅下滑,不仅经常缺席助教会议,还存在不回复电子邮件的情况。有老师形容他“就像戴着面具的人一样”。当天庭审中,检方和辩护律师还就伊利诺伊大学一名精神病学家能否作证发生争论,最终这名精神病学家未被允许出庭作证。

7月12日,克里斯滕森的前妻米歇尔·佐特曼、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咨询顾问、辩方聘请的专家等出庭作证。心理咨询顾问表示,克里斯滕森咨询过自杀和杀人的问题,但被问及“是否有计划伤害他人”时,给出否定回答。一名辩方聘请的专家则表示,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顾问本可以做些什么,但“他们没有提供最佳护理”。

新一轮量刑将于7月15日开始。据报道,嫌犯克里斯滕森的母亲和妹妹将“压阵”,作为辩方的最后两名证人出庭。

量刑:是否会判死刑?几率有多大?

过去一周,检辩双方激烈交锋,双方证人数度落泪,有媒体称这一周是“哭泣的一周”。那么,克里斯滕森是否会被判死刑?被判死刑的几率有多大?

根据美国联邦法律,是否适用死刑,须由陪审团做出决定,且必须12名陪审团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就本案来说,即便只有一个人的意见不一致,克里斯滕森都将逃过死刑,被判处终身监禁。陪审团由随机选择加面试的方式选出,来自各行各业。由于本案涉及死刑判决,加上超过半数的美国民众反对使用死刑,因此法官在面试此案陪审团成员时的重要标准是不得反对死刑。

据美联社报道,量刑结束时,陪审员将需填写一张表格。表格包括多个部分,前面部分较为简单,有“克里斯滕森年满18岁且打算杀死章莹颖,是否应该判处死刑”等问题;后面部分则较为复杂,包括加重因素和减轻因素等。根据表格,陪审员还必须评估检方提出的加重因素,以及章莹颖的死亡对其他人的影响,是否超过减轻因素。

那么,辩方强调的精神健康因素,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结果?黄晓夫律师指出,精神健康问题可以成为量刑的因素。“美国最高法院反复强调,只有具有严重精神问题的人才能免过死刑处决。大部分具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不会涉及到保护范围内。对该案也不例外。”

而在联邦体系中,即使判处死刑,也不意味着这个人很快会被执行死刑。第一,辩方必然会上诉,而死刑案件的上诉过程将持续很多年。本案中若克里斯滕森被判死刑,辩方上诉的可能性较大。第二,与实际执行死刑时间有关。按照美联社的说法,根据美国死刑信息中心截至2018年的数据,自从1988年恢复联邦死刑以来,有78人被判死刑,只有3人被处死。

接下来,检辩双方将进行结案陈辞,之后案件将交到陪审团手中。陪审团将讨论做出决定,而这一时间段从几个小时到一两个星期都有可能。

男子暴打儿女还逼他们互拍视频 为了胁迫妻子回家 女房客住民宿角膜上皮脱落 房东:她索赔8万是碰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