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南湖,落地开花”

日期:07-05
南湖文化广场

“家在南湖,落地开花”

本报记者走进南湖街全天直播

“家在南湖,落地开花”

华锦社区志愿者为居民理发

“家在南湖,落地开花”

华锦社区的巧姐姐们向居民展示自己的作品

“家在南湖,落地开花”

宝安花园航模志愿者为孩子们进行科普知识宣传

长江日报6月24日-26日,连续3天头版及要闻版面刊登“南湖街559名流动老党员落地开花”新闻,引起强烈反响。7月2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院胡敏点评:南湖街流动老党员管理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

 7月4日,长江日报APP直播平台独家推出8小时新闻直播“家在南湖,落地开花”,观看人数达到10万人次以上。

直播从7月4日早上8时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共分为8个路径31个场景,分别呈现南湖地铁、早餐、学校、幼儿园、邻里文化广场、社区变化、流动老党员活动、网红书记斗鱼直播等等。

武昌区南湖街的“前世”是南湖飞机场,笔直宽阔的恒安路就是飞机起降的跑道。如今,这片纯居民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来此居住,一批流动老党员们抱着暂住的心态来到这里,却在这里有了家有了作为,在南湖街落地开花。南湖街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党组织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选取了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几个镜头为大家一一呈现。

镜头1

时间:上午8:00-9:00

地点:宁松社区

在南湖“小户部巷”

品味最武汉的“烟火气”

位于宁松社区,坐拥过早一条街的松涛苑,总是最先觉察到南湖的清晨几点开启。扑鼻的香气穿街过巷悄悄溜进房间,为嘴馋的小孩一秒赶走睡意。

在瑞安街这段不足百米的路边,足足有20多家过早小店。热干面、牛肉粉、豆皮、生煎、豆浆、鳝鱼面、烧麦、油条……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早点,这里都能找到。“小户部巷”的美誉,实不为过。

上世纪90年代末搬来松涛苑居住的孙润喜,见证了过早一条街的诞生和发展。一条街逛下来,不少老板和食客都和他打着招呼,跟老朋友一般。

过早扎堆,在方便南湖居民生活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一些问题。“有一段时间,餐馆的油烟确实对楼上居民的生活有些影响。”孙润喜说。

但在街道和社区的一步步规划治理下,随着油烟入地(排入下水道)、控制出街经营、餐厨垃圾集中收运等措施的不断强化施行,矛盾得到调和。过早一条街愈发生机勃勃。

穿梭瑞安街,即将开始新一天打拼的上班族,在街头贯穿到街尾的问候声里,看见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南湖街党工委书记邓卫:南湖是一个年轻的街道,南湖的发展每天都不一样,今天的南湖,地铁通达,道路宽敞,适住宜居,生活便利。一方面,作为居民区,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日新月异;另一方面,党员骨干在发展中,像党组织一样,落地开花,扎根人民,服务群众。南湖是一片热土,有了不起的居民,有流动老党员的奉献,有邻里文化的生机勃勃,也有社区自己的实践创新。党员和居民合作,共同打造人文南湖,活力南湖,品质南湖。

镜头2

时间:上午9:00-10:00

地点:南湖街邻里文化广场

活力四射的邻里文化广场

文化大戏天天上演

上午9时,直播航拍无人机的镜头俯视着南湖街邻里文化广场。广场上锣鼓喧天,柔力球、彩带飞龙、腰鼓队、旗袍队、太极剑……广场被各个活动方阵铺满。

广场舞队长朱冬兰对记者说:“你是不知道啊,原来这个广场坑坑洼洼,晚上连个灯都没有,你说我们喜欢活动的这群老姐妹们怎么办?现在你再看看,整个活动广场又宽敞又整洁,我们队员天天早晚都来这里锻炼跳舞。”

随后记者的镜头来到了邻里文化广场一侧的睦邻街,南湖街城管执法中队的队员们和“南湖大妈”志愿者团队正在街道上跟商贩沟通,让商户们维护好自己门口的卫生,不要出店经营。

在街头,记者随机采访了周边的住户,他们表示,这条街原来脏乱差出了名,商户们在人行道上摆摊设点,早市过后留下一地垃圾,后来南湖街道、都市桃源社区和街道城管三方联动,引入居民志愿者团队,每天巡查,并耐心上门跟商户讲述维护家园环境的重要性,现在这条街整洁一新,车辆有序排放,居民满意度也大大提升。

都市桃源社区委员谢曼莉:有了“南湖大妈”志愿者的加入,有了社区的积极引导,再加上街道的大力支持,南湖会变得越来越美。

镜头3

时间:上午10:00-11:00

地点:华锦社区

家在南湖,落地开花

社区环境“微改造”算我一份

在南湖街华锦社区,洋溢着浓厚社区邻里文化氛围的各项活动,成了社区广场上的亮点,吸引不少社区居民驻足、参与、品评。

爱之翼理发队在残疾人吴昌珍的带领下,为社区老人、残疾人等有需要人士义务理发。“给人带来方便、快乐的同时,我也感觉到被社会需要的快乐。”她说。

另一片长廊下,十几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奶奶组成“巧姐姐”团队,她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串珠工艺品创作,把精美的成品进行义卖,义卖所得捐给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每个奶奶的脸上都洋溢着开朗乐观的笑容。

老党员蒋武海18年前为了照顾孙子搬到这里,从此,他作为社区流动老党员,在“老格子”团队为社区“微改造”积极建言献策。“见缝插针新增停车位、路面硬化、街头绿化、设施完善……社区的点滴变化,让我们生活在这里幸福感倍增。”他说。

华锦社区书记周林: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微改造、微治理、微邻里”为治理模式,下绣花功夫实施“微改造”,激发自治热情,提升居民幸福感;从小事入手推进“微治理”,改善法治环境,提升安全感;线上线下融合“微邻里”,营造德治氛围,提升居民责任感,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共融的良好氛围。

南湖,我们一路前行!

镜头4

时间:上午11:00-12:00

地点:宝安花园小区

社区居民齐动手

废地变身美丽绿色后花园

记者来到宝安花园小区,69岁的程红正带着一帮老姐妹在小区院墙边的绿色小院里翻土除草,这里被称为“格格小院”生态基地,绿意盎然。一边是4月刚刚新建的篮球场,干净明亮。

“这里原来是小区的一块荒地,空了16年,堆满了各种杂物,一到夏天臭气熏天。”

现在出现在记者镜头中的满眼绿色,“这是我们种的番茄,再晒1个月就红了”“快来看,这黄瓜多新鲜,满身都是刺”“这些都是清明节前后下的种子,现在你看看长势多好。”小区居民告诉记者,这个小院分成了十几个格子,开放给小区居民来认领,而居民种的菜一部分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一部分邻居之间作为小礼品相互赠送。

经过业委会的努力,下一步宝安花园小区还将实施水改,解决高层住户用水难题。业委会主任潘国樑介绍,其实小区硬件条件不错,就是时间久了很多方面需要解决提升,经过业委会和流动党员的努力,现在小区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宝安社区书记吴垚:对于小区的变化手动点赞,正因为有一群这样可爱的人,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把社区当作自己家,才能让我们周边的环境越来越美丽。(下转04版)

文/记者张剑杨帆关馨汪文琪

图/记者金振强

新城系市值蒸发近300亿 "地二代"能否力挽狂澜? 武汉植物园3000盆菊苗免费送市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