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救助站举行开放日活动

日期:06-20
救助站寻亲

东莞市救助站举行开放日活动

■2019年6月19日,市救助管理站举行市民开放日活动。图为对受助人员进行心理辅导记者程永强摄

昨日上午,在市救助管理站,离家8年的“无名氏912”终于等到了她的亲人,办好接领手续后,哥哥将带她一起回湖北老家。社工杨超告诉记者,“无名氏912”去年年底被送进市救助站,通过站内寻亲帮助几乎不开口说话的她找到了家人。

温馨的团聚背后,是众多工作人员和爱心人士坚持不懈的努力。6月19日是全国救助机构“开放日”,市救助管理站邀请市公安局及各镇街社会事务局工作人员、“让爱回家”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媒体记者一起走进救助站,了解救助工作背后的故事。

无身份长期滞留人员减少过半

在开放日现场,并不整齐的歌声从救助站的临时救助区传出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站内部分受助人员正跟着音响中的歌曲哼唱。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李旭枝告诉记者,这类语言训练类的活动每周都会举行几次,既能丰富受助人员的日常生活,也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受助人员不愿意开口说话或因为种种原因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给寻亲工作造成很大困难。”社工杨超说,引导受助人员开口说话是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长久的耐心。

据介绍,2003年以来,东莞市救助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31981人次,平均每年救助量约为8250人次,每天约22人次。为了帮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人身边,回归正常社会,市救助站大力开展站内寻亲服务,主动前移救助服务阵地,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探索实践“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救助管理新模式,截至6月18日0时,站内滞留10天以上人数降低44.9%,滞留3个月以上人数降低53.7%;其中无身份长期滞留人员由201人减至90人,降低55.2%。

丰富手段助力“无名氏”寻亲成功

开放日当天,市救助站还介绍了寻亲工作的丰富手段。对于身份不明人员,救助站与公安部门建立了人口信息查询机制、DNA比对机制、人脸识别机制,2017年以来通过公安部门DNA比对和人脸识别,共帮助104名特殊困难受助人员寻亲成功。

与此同时,针对因病重、心理障碍、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等原因无法及时查明身份信息的特殊困难受助人员,救助站充分挖掘站内寻亲潜力,抽调业务骨干和岗位社工成立寻亲服务组和心理辅导室,在日常生活照料、交流交谈、心理辅导和疾病救治中,如同破解密码一般从受助人员的口音、方言、生活习惯等方面获取碎片化身份信息并及时核实。2017年以来,通过站内寻亲,共帮助298名入站无身份人员寻亲成功,重新回归家庭。

记者还了解到,我市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救助工作积极性高,市救助站在街面救助和寻亲工作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购买社工开展救助服务、借助公益组织开展救助和寻亲服务、动员志愿者开展街头救助和寻亲服务等,以点带面将救助范围扩大到全市各镇街,显著增强了救助工作的及时性和寻亲工作的有效性。2017年以来,共开展站外救助2543次,与“让爱回家”公益服务中心携手帮助1540余名街头流浪人员寻亲成功并返乡。

知多D

在路边看到流浪乞讨人员该怎样帮助他们?有家人走失应该怎么办?市救助管理站为此制作了“走失家庭寻亲指南”,当市民在东莞范围内发现流浪人员线索,可以拨打0769-22678923(24小时救助电话),也可以通过“街角曙光流浪乞讨外展救助项目”微信公众号报料。

如果有朋友或亲人走失,可以联系公安机关寻找,也联系救助管理机构寻找。此外,还可查询寻亲平台寻找,如全国救助寻亲网、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等,同时要及时在各大平台上发布寻人信息。

记者朱珍珍

ofo回应无可执行财产:全力退还押金 全力自我造血 小学生作文吐槽老师29岁没女友 老师给出这个评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