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添主任查房
谢添主任默写手术流程,保存下来的有一百多页
谢添主任指导患者术后康复锻炼
手术前先来一场“沙盘推演”,把所有细节考虑周全,实战时便可游刃有余,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在手术台上的风险,因为每次手术都要做“两遍”,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谢添,被同事们贴上了“推演医生”的标签。
手术前推演一遍
做到心中有数
“病人身高1.65米,做颈椎手术,趴在手术床上颈部能不能充分显露?”手术前,谢添请身高差不多的学生趴上了手术台,见颈部前倾不明显,马上给手术床换了一个薄垫子。
这是谢添的习惯,每次手术前都要“预演”一遍。一名骨伤科医生,一生中将无数次站上手术台,但对病人而言,手术只有100和0两种结果。细微的差错,就有可能造成一辈子的伤害。
有时接诊病人的空档,谢添就开始闭目冥想,把接下来要做的手术在大脑中“走”一遍:术前准备哪些医疗器械,需要哪些医护人员配合,术中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应如何应对,所有事项都要考虑周到。有时他一面“预演”,一面还会在纸上画个简单的手术流程,想到什么关键点,立刻在流程图上标注下来。
96岁老人做髋关节置换手术,风险不言而喻,更要命的是,患者同时还伴有肺大泡。这种情况下麻醉时间不能长,否则患者很容易出现循环障碍,发生心脑血管意外。谢添提前找麻醉师哈思远商量,“病人有肺大泡,麻醉有影响吗?”哈思远建议找心血管专家一起看看,谢添又直奔心血管科“搬救兵”。每一次手术,他都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在了前面,并提前与麻醉师沟通细节。
“终极手术”
流程写满两张A4纸
5月21日,69岁的丁平仁因腰椎间盘突出,在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接受第三次“翻修”手术。此前,他已在其他医院做过两次手术,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再做手术难上加难。这就好比老房子重新装修,得先拆旧才能补新。
从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手术历时4个小时顺利完成。患者并不知道,围绕这台手术,主刀医生谢添提前准备,单是手术流程就足足写满两页A4纸。
“患者2015年行脊柱内镜和腰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当时右侧症状缓解,现出现腰椎失稳狭窄、左侧症状重”。谢添在笔记中提醒自己:手术原则是“先易后难,稳扎稳打”。
针对手术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重点部分被他圈了出来。比如针对容易做错节段的问题,“麻醉后,在棘突上钉上定位针,并保持第4节椎体与地面垂直,以便切皮后根据定位针的位置,快速找准手术位置”。
为减少误伤和出血,一定要“不断地换边,始终找最顺手的角度”。脑脊液一旦漏出,会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由于椎间盘已行两次手术,高度完全消失,下刀前“用探针寻找椎体与椎体之间的间隙,有落空感时切开”。
谢添坦言,正是因为术前准备做的充分,上手术台时才能游刃有余。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如果第二天有手术,提前一晚就钻进书房写手术流程。这样的A4纸,保存下来的有一百多页。
“开大刀”和“小针刀”
同样出神入化
74岁的刘荣胜老人,是谢添的铁杆粉丝。他回忆,和谢主任初相识是2013年,当时他因髋关节问题久病卧床。谢添没有嫌弃他身上的异味,趴在跟前为他实施小针刀。
2017年11月,老人因腰椎间盘突出又要动手术。椎间盘,就像充气轮胎,起减震、缓冲的作用。发生病变后“车胎”瘪了,就会挤压到里面的神经,产生剧烈疼痛。患者走不了路,严重时还会瘫痪。手术的目的,就是取出病变的椎间盘,换一个新的“车胎”进去。
尽管此前有过一次接触,但小针刀毕竟属于中医范畴。中医出身的谢添,能否做好“开大刀”的手术,刘荣胜内心是存疑的。更何况,他还要采取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
刘荣胜说的新方式指OLIF手术,2012年诞生于美国。2017年5月,继同济医院将之引入湖北后,市中医医院第二个开展此项技术。谢添介绍,传统的腰椎手术从背后开刀,需要锯开一截骨头,患者出血量大,康复周期长,而OLIF手术从腹部做,不需要锯骨头,医生视野也更加开阔。
“尽管手术前,谢主任就拿着人体骨骼图,给我讲解了新式手术的好处,但我心里还是有点打鼓。”刘荣胜老人说,等身体恢复得好一些,他就带着手术前后的CT片,找到一家省部属医院的骨科专家“求鉴定”。对方反复比照后感叹,“这个手术做得不错,这种新型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我们正计划开展呢!”
坚持做“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谢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技术控”,在他看来,“手术”并非西医独有的概念,华佗为关公刮骨疗毒,就是做手术。三甲医院讲究的是中西医并重,必须做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切切实实为患者解决问题。
骨伤科手术经常使用到固定钉,老年人普遍骨质疏松,钉子就像钉在了松软的泥土里,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谢添创新了脊柱椎弓根皮质骨螺钉手术,并成为全省第二个开展此项技术的专家。
原来,人体骨骼由坚韧的皮质骨和松软的松质骨构成。常规固定方式,是将固定钉打在松质骨上,好处是易找角度易操作,但弊端也很明显。2017年10月,谢添为一位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做脊柱手术,在找准定位后进行了皮质骨固定,打好钉子后无需骨水泥加固,便可像“承重墙”一样起到完美的承托作用。
59岁的袁女士患神经根型颈椎病,4月以来头晕、手疼加重,保守治疗难以奏效,找到谢添做手术。传统的颈椎手术要在颈部横切5—6公分切口,使用钛板对颈椎进行固定,尽管目前手术普遍采取美容缝合,但仍会在患者颈部留下一条长线,此外钛板体积较大,部分患者吞咽时会出现异物感。
为了“不露痕迹”地为对方解决问题,谢添使用比钛板小巧很多的“零切迹融合器”,为袁女士实施颈椎固定术。术中,他在患者颈部打开2.6公分“漂移窗”,通过牵拉皮肤表面的“窗口”,完美植入融合器。
新时代的好医生应满足什么样的标准?谢添认为,要有为病人解决问题的责任心,要有为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对病人的责任心,不配做医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不了好医生。
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张姝周曌薄云娜陈彦西
摄影记者金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