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S店收取金融服务费背后:“低价抛车”致使一半经销商亏损
西安利之星车主维权事件发生之后,汽车经销商收取客户贷款手续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引起广泛讨论,银保监局、市场监管局、税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的表态引起不同解读,成为热门话题。
多家媒体记者在走访4S店时发现,其实不仅是奔驰,宝马、本田、大众、通用等几乎所有汽车品牌的4S店,都一定程度地存在收取金融服务费的行为。
所谓金融服务费,一般指的是车主贷款买车时向经销商交纳的服务费,或手续费,部分经销商也会将金融服务费称为商务咨询费。
中消协在回应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时表示:汽车金融服务费应明码标价,探索建立汽车消费领域信用公开机制。这一回应也惹来众多消费者的疑虑:原来收取金融服务费是合法行为?
近日,代表经销商利益的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等多机构发文强调,目前法律法规并未明文禁止经销商收取金融服务费,只要做到明码标价、协商一致、依法纳税、即为合法有效的收费行为。
而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更因此在文中剖析了4S店为何一定要收取金融服务费的原因。
为什么4S店一定要收取金融服务费?
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在列举专家意见时称,以4S店为主体的汽车经销商,主要收入来源包括:新车销售、售后维保、汽车金融等几个方面。其中新车销售贡献了主要的收入,但占比逐年下降;汽车金融服务业务近年来快速发展,占比逐年提升。
2018年以来,国内汽车消费增长乏力的状况越来越明显,乘用车销量已连续多月同比负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乘用车销量依旧延续负增长,同比下降13%以上。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2018年汽车经销商对厂方满意度年度调查》数据显示,有53.5%的经销商2018年经营亏损;有27.1%的经销商在2016-2018连续三年全部亏损。
文章称,造成经销商亏损的最主要原因是“进销差价倒挂”,通常厂方指导价50万元的新车,40万元甚至是30万元就能买到。
为什么车价下降的如此厉害?大多数汽车品牌厂方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仍以往年的增长率制定了较高的生产计划,而当市场出现销售困难的情况下,导致经销商库存深度居高不下,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全国经销商平均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超过50天,资金成本急剧攀升,经销商为加快资金周转,完成当年销售计划,只能通过“低价抛货”,从而造成亏损,市场上80%的经销商企业都无法幸免。
既然卖车是亏的,那经销商减少从厂方进车可以吗?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的回答是不可以,因为这样会直接减少厂方商务政策返利,并直接影响经销商利润表现,令经销商更是雪上加霜。
此种形势下,汽车经销商靠什么赚钱?当前经销商主要的利润来源来自于售后服务,而减少销售亏损情况的途径只能通过包括:金融、装潢、保险等衍生服务来弥补销售上的亏损。这其中就包含了时下热议的“金融服务费”。
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称,经销商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服务,客户为接受服务从而买单,这原本并无可厚非,只不过多年前汽车市场销量和利润持续大幅增长的时候客户并不需要为服务支付费用,这才使得如今收取服务费是件看似“不正常”的事情。而记者在走访多家4S店后也发现,那些不收取金融服务费的4S店,往往也是新车折扣较少的汽车品牌。
4S店模式困局:缺乏盈利能力
因此,在收取金融服务费表象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到,在长达20年的发展后,当汽车市场销量和利润出现不再保持高速增长的状况时,4S店的经销模式也随之陷入缺乏盈利能力的困局。
据悉,作为一种能够同时提供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和信息反馈(Survey)等服务的经销模式,4S店在过去20年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而快速庞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S店网点数量在汽车整体销量高速增长的2009-2014年间,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46%。《汽车之家》网站日前发布的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中国销售服务4S店数量总计达到29249家。
事实上,这种盈利能力的缺乏不仅是市场的减速或者厂家的压库所带来的问题,经销商自身也应当进行反省。在其规模日益壮大的同时,消费者对汽车经销商在服务能力——尤其是规范化流程方面的不满也日益凸显。《界面》记者引用J.D。 Power《2018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研究(SSI)》中的结论表示,中国消费者对不专业、不诚实、不规范的汽车经销商表现出强烈反感。“价格不透明”、“来自经销店人员的巨大购买压力”以及“经销店人员不专业”是汽车品牌失去客户的主因,分别有14%、12%和10%的战败客户选择了上述三大原因。
一些新兴造车公司,美国的特斯拉、中国的威马、蔚来、小鹏等,也都认为传统的4S店经销模式存在问题,以体验中心等多种模式进行新零售探索。但在它们真正取得销量成功并获取盈利之前,这些新模式要想对传统汽车经销商模式构成挑战并不容易。
可以相见,4S店的经销模式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占据市场主流,只是它们必须直面提高盈利能力这一亟须变革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