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当好扶贫路上的铺路石”

日期:04-25
果园付旭东杜凡

机器网 www.shi-fen.com

村民方耀忠家中,杜凡警官为其一家三口申请上低保

机器网 www.shi-fen.com

青云村村委会,扶贫干部驻村办公室,付旭东警官办公室和卧室共用一间房

“给村民办低保、卖萝卜、找产业,都是我们扶贫干部应该做的事情,真的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武汉晚报《72个红手印挽留两名扶贫干部》的报道,刊发两天来持续升温,引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和网友对扶贫干部的称赞。

 24日,杜凡和付旭东对记者表示,武汉市和他们一样的扶贫干部有很多,都长期扎根在扶贫一线,积极落实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杜凡说,近两年的朝夕相处,和村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前几个月村民要送锦旗被他拦住了,“很后悔这次没拦住大家”。

付旭东也说,对驻村工作队员进行轮换调整,是执行相关规定,没想到村民们的反应会这么大。

回想驻村的点点滴滴,两人表示,到了贫困村,看到村里的现状,就只想当好扶贫路上的铺路石。“我们做的,都是扶贫干部应该做的事。”

全国知名刑侦模拟画像专家,在心里给贫困户画起了像——太依赖帮扶政策

“扶贫先扶心,治贫先治愚,心富财自来”。付旭东是全国公安系统有名的模拟画像专家,曾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他说,2017年6月刚到青云村就发现,村民致贫的原因各有不同,生活的境遇令人揪心,但面对贫困的精神和态度却不一样。

他在心里给村里的贫困户们逐一画起了像:有的贫困户是被动等待,躺着吃国家救济。有的却是积极向上、奋力自救。

入户做调查时,有村民更是直接问付旭东,你们单位领导来慰问,给了某某家500元,怎么对口帮扶我的领导还没来啊?

“人穷不可怕,心穷才可怕。因病,因残,因家庭意外,值得同情,但如果因为挂靠上了政策救济,以为就有了保障,不仅滋生等靠要的坏毛病,还出现攀比之风。贫困村如何真脱贫、脱真贫?”

平时在村里走访时,大家对现有贫困的漠视,也让付旭东多次失眠,“对破案,我很自信,但是如何破解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贫困是什么样子……不是停留在书本上和想象里,亲自看一看,听一听,滋味大不同,我开始尝到了”——摘自杜凡的扶贫日记

正当付旭东困扰时,一个月后,同样是主动请缨而来的杜凡到了青云村。

付旭东说,“我们两人同在公安系统多年,性子都直,彼此脾气也都合得来,决定一起联手,先把给村民‘扶心’的事情做好。”

“之前读作家王宏甲的报告文学《塘约道路》,感到自己是个困难越大,精神承受能力越强大的人,现在,离退休还有5年的时光,对工作的激情依旧还在。可是,贫困是个什么样子?人间的痛苦和温暖,不是停留在书本上和想象里,亲自看一看,听一听,滋味大不同,我开始尝到了。”杜凡在扶贫日记里写下了这段话。

既然村民不放心,那就拿真心换真心!78岁的村民唐小桃奶奶,是“空巢老人”,经常说“恐怕哪天我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哟”。为了让“唐奶奶”有安全感,杜凡和付旭东把手机号码写下来,分别贴在唐奶奶的床头、墙上,在与唐奶奶的对口帮扶人联系后,一起商量了进一步的帮扶措施,又把帮扶人筹集送来的生活用品,送到唐奶奶家中。

很快,因为踏踏实实给村民办事,杜凡、付旭东在青云村有了“名气”,村民们也给扶贫干部画了像——矮个的杜凡心肠软、性子急,高个的付旭东长得帅、办事快。

但是,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村里一批贫困户无所事事;几个生活困难的村民,享受不了相关待遇,见到干部就骂;村集体经济还是薄弱。

“要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重要的是要带思想来,带脱贫的思路来,带致富的技术来。不然,你们走了,这里又会归零。”

该怎么办?

在入户走访的途中,晚上一起散步的路上,杜凡和付旭东说,两人经常讨论这个问题。

“你们来我们村是准备待几个月就走吧?”“村里就这么点打零工的活,种庄稼卖不了几个钱,你要我们怎么办?”“国家现在扶贫政策好,过几年没有了我们怎么办?”

村民们的质疑,曾让杜凡和付旭东感到焦虑,两人互相鼓励,“村民们反应这么激烈,说明他们是怕我们在这儿混日子,更说明他们是对我们抱有希望的。”

青云村有位老支书叫吴生华,现在经营着一家小农资店。起初见到杜凡和付旭东,客气而谨慎。眼见着两人来后,村里开始起了变化,吴生华和扶贫干部的交流次数逐渐多了起来。

“老支书给我们讲了心里话,给我们很大启发。”杜凡说,老支书告诉他们,脱贫是要靠钱,但只带钱,更容易让人产生懒惰依赖心理。要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重要的是要带思想来,带脱贫的思路来,带致富的技术来。“没有一个好的思路,扶贫干部走了,这里就会归零,原来是什么样子,再还原成什么样子。”

当天,走出老支书家的店门,杜凡和付旭东说,他们当时蹲坐在路边,聊了大半晚上,“老支书在农村干了几十年,今天是说了肺腑之言。党的政策是重在精准、扶贫扶志,就是要我们根据每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解决扶贫该扶‘谁’”的问题。带钱带物是好事,该扶的扶,但扶贫不是无底洞,在后面的工作中,村里的扶贫资金要坚持有效投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青云村谋长远”。

“驻村扶贫工作队不是‘驻村资料队’,扶贫人员要从室内走到室外,让扶贫工作变得更务实”——摘自付旭东的扶贫日记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

梳理青云村的扶贫发展,可以分为3步:2015年-2017年主要落实扶贫政策,解决“两不愁、三保障”;2018年完成省、市“扶贫工作回头看”,整治村湾环境;2019年的思路是提档升级,发展经济。

现在,村湾靓了、民风好了,不良风气、旧的观念正退出青云村的“历史舞台”,“开动脑筋、勤劳致富”的好风气,正在村里蔓延开来。

杜凡说,驻村工作队进驻前,青云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没有收入来源,全靠政府拨款。工作队来后,集中流转了一批土地,建起了蔬菜配送基地,引进光伏发电项目,村集体收入达到22万元。

在扶贫日志中,付旭东写下了一段话:驻村扶贫工作队不是“驻村资料队”,合理安排整理报告、资料、数据等台账时间,从室内走到室外,去办实事、干产业,会让扶贫工作变得更务实。

青云村找到了适合的产业项目,“能人回乡”开启果园项目发展

“都说脱贫难,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更是一场硬仗。”付旭东说。

经过近两年工作,杜凡说,和村民们已画好了产业致富的蓝图:通过3年时间努力把青云村闲置土地利用起来,配合黄陂区区域旅游规划,将青云村打造成一个休闲观光村。这样一来,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村民就业,从根本上解决青云村扶贫造血机制问题。

最先上马的是村果园项目。在邀请武汉市农科院专家,对村里的土壤、地形、气候做了分析评估后,专家们认为,青云村很适合发展果树种植,并预测,果园项目搞活了,村民不用出远门,一年在果园打工收入就能有三四万元。

“今年新年后,我们和村‘两委’的新班子,一起邀约走访村里成功人士,号召他们响应武汉‘三乡工程’建设,请能人回乡投资,已经有好几位企业家明确表示要回乡投资。”杜凡对此感到很开心。

短短4个月时间,在多方努力下,两个果园项目已基本落实。企业家周云生率先响应号召,在周家湾流转土地100亩,第一期50亩土地平整工作完成,在武汉市农科院直采优质果苗,种上了猕猴桃、葡萄、火龙果、桃子、梨子5种水果。预计到今年10月,另外50亩果园也将建成。

同时,村里还引进了大棚种植火龙果项目,组织村干部,村里的能人和骨干带头投资,一个大棚的年收益预计5万元,现已落实8个大棚。

杜凡说,首批的8个火龙果大棚,主要起示范作用。村里与投资方商量,企业家让出一部分利润,村集体投资10%,年底获得红利分配20%。其中10%进入村集体账户,投资方让出的10%作为扶贫干股,建立扶贫基金,使村里的扶贫工作慢慢形成造血机制,保持后劲。

“后期我们还想尝试,村里出本金建设大棚,有收益后再转给贫困户,贫困户只用和村集体签订本金归还合同,力争帮助贫困户找到更多致富办法。”

文/记者李英波邵澜余康庭图/记者胡冬冬

15名老人拿回被骗的钱 沌口街政务中心 为老人服务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