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学科副主任、博士、主任医师陈仰昆记者李春燕摄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目前,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超过220万。帕金森病专家、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学科副主任陈仰昆说,由于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非专科医生很难识别,容易被误诊。
陈仰昆说,如发现自己出现手抖、肌肉僵硬、动作迟缓或行走不稳等症状之一,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掌握疾病治疗的关键时机,切莫拖延到疾病末期,“虽然帕金森病不能治愈,但患者经过专业诊治后,症状和生活质量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去年6月,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开设了全市首个帕金森病专病门诊,也建立了东莞最大的帕金森病数据库。
检查完离开的李阿姨
/病例/
手抖了十年原来是帕金森病作怪
4月9日,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万江院区住院部神经内科,遇到了正在复诊的李阿姨。
今年71岁的李阿姨,10年前,她开始出现手部抖动的情况。
“刚开始,身边的朋友都跟我说:不怕的,老人家肯定会有一点手抖的。”李阿姨也就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8年前,李阿姨的手抖越来越严重。连汤都捧不了,严重影响了生活,李阿姨这才开始重视。
为了治手抖的问题,李阿姨想了很多办法。去当地医院看过,也尝试朋友的偏方,总之能用的办法都试了。“朋友说喝咖啡可以治疗手抖,我也试着喝,弄得我整夜睡不着。”李阿姨说,前年听朋友说有人在市精神卫生中心住了半个月,把手抖的问题治好了。
李阿姨也马上带上几套衣服和衣架,做足了住院的准备,赶到市精神卫生中心。经医生详细诊断过后,告诉李阿姨的手抖不是因精神问题导致的,建议她到专科诊治。
李阿姨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过陈仰昆的诊治,她原来患上的是帕金森病。经过规范化和针对性治疗,李阿姨手抖情况明显好转。记者在采访当天见到李阿姨时,她无论是语言表达、思维逻辑、行走步态都非常的好。
“出现手抖等情况时,不要忽视,也不要认为年纪大就会有,而是应该早点来就医,查找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李阿姨说,很想通过自己走的弯路给大家作为提醒。
/医生说/
焦点1:55-60岁以后高发
到底什么是帕金森病呢?
陈仰昆说,帕金森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55-60岁以后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不过,帕金森病也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专利。患者也不乏年轻人,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中, 30~50岁人群也并不少见。
陈仰昆接诊过最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是位18岁的女性。该女性有帕金森病家族遗传史。
焦点2:“抖慢僵”是早期运动症状
陈仰昆说,帕金森病常见症状可以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都是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陈仰昆说。
具体说来有,静止状态下出现不自主地抖动,像“搓丸样”动作;关节僵硬、肌肉发紧,如面部肌肉僵硬,像戴了个“面具”;走路迈不开步,不能做精细动作,如解扣子、写字越写越小;身体前屈,走路和转身困难,如走路时急促小步地向前冲,不能及时停步。
除了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非运动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帕金森病出现明显症状前很多年就已经存在。许多人会多年辗转于各个科室求诊,却不知这其实是帕金森病的表现。比如说,嗅觉异常、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
在对就诊患者的研究中,陈仰昆发现,帕金森病会伴随有多种外在表现,如有睡眠障碍的有50%-60%,59.8%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焦点3:有些早期症状不明显
有的患者在确诊时会难以接受,明明自己没有肢体抖动,为何医生仍诊断得了帕金森病?
陈仰昆说,有些患者在疾病早期的症状以肢体抖动为主,而有些患者以动作迟缓和肢体僵硬为主,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可能都不出现肢体抖动。
尽管没有肢体抖动,但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后,同样可诊断为帕金森病。
焦点4:盲目用药可能导致异动症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治疗、心理疏导和照料护理等。首选的治疗为药物治疗。
陈仰昆说,帕金森病患者通过合理用药,合理管理,可以延缓病情加重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帕金森病的治疗,每个病人都需要度身定做治疗方案。
经医院的专业团队在评估患者病情后,会给每位患者制定长期、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定期的主动随访。
陈仰昆提醒,帕金森病的用药波动会严重影响运动能力,患者如果在前期的治疗过程中盲目地大量用药,后期会使病情走向另一个极端—异动症,病人会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行为。因此,帕金森病人需要专科治疗,合理用药,兼顾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记者李春燕)
原标题:手抖十年原是帕金森病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