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亲36年不敢搬家 民警圆了他寻亲梦 八旬老人千里来莞谢恩人

日期:03-20
父亲寻亲韩艳梅

▲3月18日下午,韩艳梅(右一)在丈夫的陪同下,带着亲生父亲陈居财,到横沥公安分局给民警朱沛良赠送锦旗 记者 尹金钟 摄/翻拍

“她走的时候还不到5岁……”80岁的爸爸陈居财一边说,一边颤颤巍巍地从兜里掏出纸巾擦眼泪。坐在身旁的女儿韩艳梅给父亲拭了泪,也拿起纸巾偷偷抹掉了自己眼角的泪。

这对父女,分开了36年,在东莞市公安局横沥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朱沛良的帮助下终于团聚。3月18日下午,韩艳梅在丈夫的陪同下,带着父亲,给朱沛良送来了感谢锦旗。记者在现场见到了父女俩,听他们讲述了这个让人泪目的分离和团聚的过程。

身世真相

“你还有一个亲爸一个姐姐”

在此之前,韩艳梅是个幸福的人。

韩艳梅老家在安徽阜阳,家里有父亲、母亲和两个弟弟。

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

▲韩艳梅(右)和姐姐小时候的合影

母亲黄桂兰是个开朗大方的人,每天乐呵呵的,有什么好东西都爱与人分享。邻里关系也处得极好,村里谁见到她都会打招呼。她身材娇小,做得一手好饭菜,各种小吃,炸的蒸的都拿手。“我妈吧,再好的东西也愿意给别人,从来不吝啬。喜欢做点好吃的给各家送去。所以村里人对她对我都特别好”。说起这些,韩艳梅脸上露出得意的笑。

韩艳梅的母亲如今已经70多岁了,可看着十分年轻,没有白头发,皮肤也还算光滑,精神饱满。“我和我妈妈走出去别人都问我,这是不是你妹妹?啊……我真不知道是哭还是笑,我妈妈怎么可能是我妹妹呢?好歹也是我姐姐呀”!韩艳梅仰头哈哈大笑,在座的人也都笑得合不拢嘴。

韩艳梅说,母亲从来没干过什么重活,“这都是我父亲给惯的”。提起父亲,韩艳梅眼神似乎黯淡了一下。她口中的父亲,五年前去世了。她说,她到现在也缓不过来,不能接受,因为他太好了,对她从来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父亲对她的这份呵护,让很小的韩艳梅就懂得了替父母分担。

那时候的生活很苦,韩艳梅又有两个弟弟,为了替父母分担,她决定不读书了。父亲反复劝她,告诉她女孩子要读书,可是她一意孤行。“我爸爸跟我说一定要读书,不然我将来会后悔的,会埋怨他的。可是我不后悔,我到现在都不后悔。虽然有时候不识字,挺不方便的,连智能手机都玩不懂,可是我不怪他,一点也不。”

“不识字真的有点丢人呢!我跟我老公结婚领证,让我签字我都不会,我说让我弟弟帮我签,但是不可以。只好让他先写好一个,我照着一笔一画学着写,还是写不全”。说完韩艳梅抱着膝盖仰头哈哈大笑起来。她似乎有种开心的魔力,谈话时一直笑呵呵的,总能把一个伤感的话题引到一个开心的事上来。

“父亲”去世后母亲说出真相

▲姐妹俩和妈妈的合影,右一是韩艳梅

韩艳梅现在与丈夫在东莞工作生活。丈夫是跑车的,很忙,但是体贴周到。她几次都提到,“我丈夫真的心细,想得特别周到”。她说,怀孕坐月子时,都是丈夫给她买菜做饭,公婆都没怎么插手。

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身体和精神都大不如前。2016年,母亲突然跟她提起,想再见一见自己的另一个女儿,了却心愿。韩艳梅不明所以。

母亲告诉她,娘俩原是来自陕西的。在艳梅还在不足5岁时母女俩一起被拐了,后来辗转到此。母亲告诉艳梅,她原名叫陈春影,在陕西,还有个亲生父亲,一个亲姐姐。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怎么会呢?虽然小时候曾为自己与周围人的口音不同疑惑过,但韩艳梅从没怀疑过自己会是“被拐来的”。更没怀疑过比亲生还亲的父亲是养父,母亲也从未提起过片言只语,就连同村的人都不曾说过一句她是外地来的。

韩艳梅几夜未眠,她不相信,或许是母亲开玩笑吧,又或许是母亲年纪大了,神志不清了。

可母亲终日念叨着,说她们原来住在陕西省咸阳毛王村,她的父亲叫“陈举财”,姐姐叫陈春玲。母亲还说,此生愿望是再见一见她的姐姐。

韩艳梅有些信了,但又害怕,她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个事实,去面对“另一个自己”和“另一个父亲”。要不要去找那个父亲?去找那个姐姐?韩艳梅害怕,又犹疑。

这时候,丈夫告诉她,她应当去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都奔四的人了,不得弄清楚自己是谁吗?再说了,这是母亲的心愿,她年纪这么大了,我们应该帮她还愿。况且,我的家人也一定在找我”。内心的这些渴望一旦被唤起,韩艳梅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决定订机票去陕西找父亲。

母女消失

生父寻亲36年,不敢搬一次家

他相信她们会回来。为了等妻女回家,陈居财36年里不曾搬家,一直居住在那个曾经一家人居住在一起的窑洞,也始终保持着窑洞原来的样子。毛王村多次征地拆迁用于建设,可陈居财家始终在那……

母女和一邻居一起消失了

陈居财家住陕西省咸阳市窑店镇毛王村。1981年,陈居财家里开了一个砖厂,用木炭烧砖,不算富裕,时常忙碌,但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陈居财操着一口浓郁的陕西方言,回忆着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在他的记忆里,他家对门住的是一个姓张的老汉,从外地过来的,在陕西窑店这边打工。张老汉不常回家,陈居财认识他六七年了,也没见他回过几次老家。张老汉时常在砖厂干活,都是邻居,陈居财跟他关系也不错。

陈居财清楚记得那天下大雨,雨水毁坏了砖厂里的砖坯,张老汉赶到砖厂帮忙的时候,却趁陈居财不注意悄悄带走了他的妻子黄桂兰和小女儿陈春影。

他怎么带走两个人的?陈居财又是怎么发现的?

陈居财叹了一口气,低下头没有再说下去。泪水已经从他沟壑的脸上滚落。他颤颤巍巍地从兜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纸巾,展平,对折再对折,轻轻抹去脸上的泪。

陈居财带着哭腔再次开口,“那时她还不足5岁啊……”他再也说不下去,只顾着擦眼泪。

身边的女儿韩艳梅拿着纸巾,替父亲拭去泪水,也顺手擦了擦自己的眼泪,接过话头,“我那时四岁半吧,我和妈妈就被带走了。被张老汉介绍给了安徽的一个远房亲戚,就在那安家落户了。小时候的事情我都不记得了,都没有印象了,亲生爸爸也不记得……”说这些时,韩艳梅声音都破了音,忙着止住哭泣。

36年家一直保留原来的样子

陈居财几乎向所有认识的人都打听过情况,还四处去寻找,跑遍了邻近好几个省。可是在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便捷的交通,这偌大的世界,茫茫人海,又去哪里寻找呢?

他回忆,有一年他独自一人去到河南省平顶山寻妻女。当时靠着双脚一边走一边问,他说,最难熬的不是途中的饥饿疲惫。而是经常有人给他线索,说有一对母女很像他的妻子女儿,可是每次他都是满怀希望地赶过去,然后带着深深的绝望回来。

就这样,在希望和更深的绝望当中挣扎,三十几年一无所获,陈居财说不出的难受。

多年前,陈居财通过熟人打听到张老汉的消息,可惜张老汉已经去世了,从此再也没有关于妻女的任何消息。

但他相信她们会回来。为了等妻女回家,陈居财36年里不曾搬家,一直居住在那个曾经一家人居住在一起的窑洞,也始终保持着窑洞原来的样子。毛王村多次征地拆迁用于建设,可陈居财家始终在那。

后来陈居财组建了新的家庭,又有了一个儿子和女儿,可他心里始终放不下他的前妻和小女儿。“我就想知道她们母女过得好不好呀,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一家团聚

“她们母女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韩艳梅和父母的合影

2017年1月3日,这是韩艳梅预订的飞往陕西找父亲的机票的日子。出发前她去朋友家做客,跟朋友聊了她的打算。巧的是,横沥镇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朱沛良在走访的过程中得知此事,便记在了心里。

在民警的帮助下一家人团聚

朱沛良劝阻了韩艳梅立即飞往陕西的打算。朱沛良根据韩艳提供的地址还有她父亲的个人信息,在庞大的人口信息库里开始进行比对。

可是韩艳梅母亲混淆的记忆给搜寻增加了难度。根据“陈举财”“75岁”“陕西省窑店镇毛王村”这几个关键词,朱沛良在庞大的信息库中终于找到了几个条件相符的人。可是经比对,都不是韩艳梅的父亲。

但朱沛良没放弃,扩大了年龄、地点和同音字的搜索,最终在他搜索“举”的同音字“居”时,发现了“目标”。锁定了窑店镇毛王村的“陈居财”,这个人年龄79岁,有一个女儿叫陈春玲,经比对与韩艳梅也十分相似,各项条件都十分符合。可是朱沛良还不能确定,他不想等待了这么久的父女空欢喜一场,他希望他们有一个完美的团圆。

在听到一个朋友将从东莞回陕西时,他立即拜托朋友去咸阳市窑店镇毛王村帮忙询问。朱沛良的这位朋友去到毛王村询问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韩艳梅的姐姐陈春玲。

面对陌生人的询问,起初,陈春玲还有些戒备。当得知她的妹妹在寻找她和父亲时,便认了自己的身份,留下了电话号码,拜托转告给韩艳梅。

韩艳梅拿到姐姐的电话时,她激动得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拨通之后她发不出声音来,不敢说话,只是紧紧攥着手机,泪流满面。电话那一头,也没有说话,她只听到强忍着却又忍不住的抽泣声。两姐妹在电话的两头就这样沉默了半个小时……

八旬老人千里送锦旗表谢意

终于找到父亲和姐姐了,韩艳梅内心终于可以不用时时牵挂着了。

这36年仿佛被上天偷走,韩艳梅与分别36年的家人们都在努力地弥补被偷走的时光。他们保持着频繁的视频通话,分享各自的生活,分享过去的点滴,分享他们难以抑制的心情。

可是,她还不急着去见见他们。分别的36年里,在彼此的生命中都是空白的,她要让相聚的这天变得尤为特别。她要在父亲虚岁80岁生日的那天,回到父亲的身边,给父亲一个惊喜。

2017年12月28日,农历11月11日,韩艳梅登上飞机,飞往她离开了36年的故土。家乡的样子、家的样子、父亲的样子,她都不记得了。可是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就像不曾分开过,她感受得到父亲36年的牵挂,还有与姐姐依然亲昵。

韩艳梅手机里保存了许许多多家人的照片和视频,她拿出手机一脸幸福地给记者看,“这是我的母亲,是不是很年轻?”“这是我小时候的样子,我和我姐姐一起照的”“这是我们一家人,都在原来的屋子里”“这是我堂叔的孙子”……

眼前的这对父女,完全不像有36年空白相处期的人。陈居财摸摸膝盖,韩艳梅就知道他膝盖痛了,会伸手替他揉揉。韩艳梅说话时,陈居财总是盯着她看,可说到她的养父时,便低下头去,看不清脸上的神情。

“老人身体健康,是我们做儿女的福分”,最后一句她说得很慢,带着哭腔。

陈居财拭干眼泪,一脸满足,“我见到了女儿,也见到了她妈妈,她们过得好我就放心了。我专门从陕西过来,今天也把锦旗送给了朱警官,我的心愿了了,会回陕西,不拖累他们(韩艳梅夫妇),他们好就好了”。

/对话韩艳梅/

“36年真的等太久了”

记者:当你听到你亲生父亲另有其人时你是什么感受?

韩:不敢相信,完全不敢相信,觉得我母亲开玩笑,因为我的养父对我很好,比亲生的还亲,要什么给什么。我几天几夜都没有睡着觉。

记者:你决定找的时候有想到会这么困难吗?

韩:没有,我当时没想这么多,没想到后果,就想赶快飞到那个地方找到他们相认。

记者:你的父亲找了你36年,而你用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找到了,有想到这么顺利吗?

韩:说实话我是没抱什么希望的,四岁以前的事我完全不记得了,母亲没什么文化,也记不清当年的事了,找起来太难了。也还是多亏了朱警官的帮助,真的是机缘巧合,朱警官帮我们找到了,实在太谢谢他了。要不是他,肯定现在还在找呢。

记者:第一次有了家人的消息你是什么感受?

韩:第一次是我给我姐姐打了个电话,太激动了,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说不出话来,就一直哭,泪流满面,我姐姐也是,没说话,也在哭。太激动了。

记者:分开了36年,和家人团聚有什么隔阂的吗?

韩:没有,我一回去都好高兴的。都对我特别好,我姐姐啊我堂叔啊,还有我爸爸后来生的女儿和儿子啊,都对我很好,毕竟血浓于水嘛。

记者:那今后父亲的生活你是怎么打算呢?

韩:看我爸爸的意思,他想跟谁住就跟谁住,跟我哥哥住也行,跟我们住我们也挺开心的,我公婆也欢迎。而且我丈夫好细心的,我们住楼上,我爸爸腿脚不便不能上下楼,我丈夫就在楼下给他搭了个房间,暂时先住着。

记者:对于这分开的36年,你有什么想说的?

韩:我就觉得吧,36年真的太久了,我一看爸爸都老了,身体也不好了,我也没有尽到做儿女的义务,没有好好孝敬他。我就想啊,我爸健健康康的,老人身体健康,就是做儿女的福分。(见习记者 向连 记者 尹金钟)

国际社工日:东莞90后社工默契合奏“社区情歌” 媒体:未来物种有向高海拔高纬度迁移的趋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