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文化,为东莞营造和谐友善软实力

日期:03-13
平安文化建设东莞

■今年1月8日,东莞茂名两市举行《关于茂名籍在莞务工人员平安共建协议》签署仪式

“推行平安文化一年,公司2200名员工没有一个人离职,也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祥鑫科技总经理谢祥娃尝到了平安文化建设的“甜头”。

在东莞上万家制造企业中,长安镇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只是一家普通的模具生产企业。但作为平安文化建设试点单位,祥鑫科技探索闯出了一条新路,为东莞营造和谐友善“软实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成为全市推行平安文化的样本。在2018年,全市就有2478家企业、50家医院成为平安文化创建达标单位,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营造一股和谐友善软实力。

正视问题

牢牢抓住“人”这个核心要素

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严重倒挂,东莞呈现出“三个70%以上”的鲜明特征。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70%以上;外来人口中,年龄35岁以下的占70%以上;这批年轻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0%以上。

谢祥娃坦言:“我们企业的员工,就存在‘三个70%以上’现象,曾让人特别头痛。”作为制造业企业,汇兴智造董事长钟辉也认为,“三个70%以上”总结比较到位,“年轻人,爱冲动,不好管。”

市公安局的统计显示,九成左右的刑事案件嫌疑人、受害人都是外来人口,“两头在外”现象明显。同时,庞大的外来人口群体暂住出租屋,成为社会治安管理的难点和重点。治安、刑事案件90%以上又与出租屋有关。

市委市政府谋定而后动,领导坚强,态度坚定,正视问题,明确“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的理念,为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针对外来人口庞大、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的特殊市情,积极探索“突出外来人口融入,构建和谐善治体制机制”,以服务“人”为根本,先后出台基层社会治理“莞版30条”等政策文件,在一系列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

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扎扎实实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办好事、做实事、解难题,促进流动人口更好融入产业和城市发展,才能夯实平安东莞建设的根基。近年来,积极探索外来人口融入社会新机制,通过参政议政、教育培训、建设廉租房、放宽入户政策、扩大社保覆盖面、解决子女入学等办法,从政治、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关心外来人员,增强了大家对东莞的认同感、亲切感和归属感。

2018年起,全市着力推进平安文化建设,牢牢抓住“人”这个核心要素,加强重点人群尤其是外来人员的平安文化建设。在企业、校园、市场、商场、村(社区)、住宅小区、出租屋集中区等场所,建设和完善一大批平安文化体验场所,成为市民群众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好去处。通过平安文化宣传元素,让群众在工作、生活、休闲中得到充分浸润。在全社会营造守法诚信、理性平和、宽容友善、积极向上的平安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人人友善人人平安”的东莞平安文化品牌,为在新时代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奠定基础。

基层探索

在企业推广平安文化建设

平安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只有每个市民群众实现了平安,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平安。企业是务工人员的主要聚集场所,平安文化建设将成为企业、员工和社会多方共赢的纽带。全市以企业平安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和抓手,在长安、清溪等8个镇先行试点,积累经验。

祥鑫科技就专门成立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工作专班,从组织上、制度上和人财物上提供保障,确保“友善、平安、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过去一年,祥鑫科技开设了法治讲堂、道德讲堂,启动“综合治理、保障平安”安全月活动,邀请司法、公安、宣传、交警、安监、人力资源等机构人员进厂区,为员工开展“以案说防”“以法说防”、平安交通知识和安全生产知识讲座,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谢祥娃告诉记者:“员工入职有人带、困难有人帮、学习有人教、纠纷有人调解,平安文化建设让每个员工都找到了‘家’的感觉。”企业内部设立互助爱心基金,帮助每一位遇到困难的员工。去年就捐赠帮扶资金20多万元,帮扶6名困难员工,帮助困难家庭走出生活阴影。

去年暑假期间,寮步镇携手协和陶瓷厂,协调管理员、志愿者、义教服务队、小区社工,将企业员工的50多位小孩组织起来,开展系列活动,一起度过平安、有趣、和谐的暑假,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而常平镇东莞晶苑毛织制衣有限公司,则将关爱女工项目融入企业平安文化建设,帮助女工提升个人能力及职业素养,留住了大批熟练女工,企业女工辞职率降至1.2%。

结合平安文化的内涵,汇兴智造开展职业技能比武、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树立平安标杆等活动,举办敬老感恩、助学、拥军、献血、志愿服务等爱心公益活动,宣传平安友善和谐文化元素,增添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同时,还邀请民警走进企业,开展“防盗、防骗、防抢”安全知识讲座,增强全体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共筑企业安全防火墙。“去年,公司及员工未发生任何被诈骗、被盗抢事件。”这让钟辉感到特别欣慰。

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推动务工人员积极融入东莞生活。东莞和茂名还签署了平安文化共建协议,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信息互通机制和宣传合作机制,为茂名籍在莞务工人员提供贴心的服务和帮助。

成效渐显

数百家企业无纠纷无事故

市委政法委将异地商会积分制管理评审工作与平安文化建设结合,引导41家商会和300多家企业开展平安文化共建活动。异地商会的参与,起到很好的助力效应,全年协助市镇两级政府化解矛盾纠纷3宗,提供黑恶势力犯罪线索3条。

东莞市东源商会秘书长曾建中认为,平安文化建设抓住“人”的根本,人人渴望平安,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他积极在商会企业倡导平安文化,引导企业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提升员工精神文化品位,培养员工之间互亲互爱增进感情,加强团队凝聚力,在100多家企业营造健康和谐稳定友爱的氛围。

曾建中还告诉记者:“经过一年的实践,企业推广平安文化,抓住了治理的‘牛鼻子’。”员工参与平安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从事后打击向事前预防转变,从外在强制向群众内心自觉转化。同时,突出了文化建设在社会治理上的特殊作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丰富社会基层治理的“制高点”和“软实力”。

经过一年的实践,谢祥娃认为,“平安文化建设就是一针强心剂,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提升效能。”企业开展平安文化建设工作后,祥鑫科技建立“人民调解室”,聘请法律顾问免费为员工提供法律服务,建立企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过去一年,妥善解决员工投诉5宗,仲裁调解2宗。“通过平安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大家爱厂如家,劲往一处使。”谢祥娃如是说。

钟辉认为,平安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护身符”。平安社会需要大家积极参与,而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往往汇聚了数百、成千、上万名员工,企业稳定了,有了主心骨,员工遵纪守法,社会就充满正能量,企业自然蒸蒸日上。

平安文化建设“方便别人,保护自己”,东莞以“文化”和“科技”为支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学校、社区主动加入平安文化建设。2018年,全市平安村居、平安校园创建覆盖率分别达100%、97.5%;创建达标平安企业2478家,占创建计划总数的100%;二级以上医院共创建平安医院50家,实现了全覆盖。

昨日,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还表示,今年将充分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体制,带动更多治理主体参与平安文化建设,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友善,人人平安”的浓厚氛围,为构建平安东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数说平安文化建设成效

2018年,全市平安村居、平安校园创建覆盖率分别达100%、97.5%

创建达标平安企业2478家,占创建计划总数的100%

二级以上医院共创建平安医院50家,实现了全覆盖

各级“平安建设促进会”共受理矛盾纠纷1260宗

成功调解案件1175宗

成功处置突发事件88宗

记者 周桂清/文

记者 郑志波/图

大三理工男建立“夸夸群” 建群初衷是因失恋 韩国“胜利事件”多名艺人涉黄 总理出面做指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