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企业分性感和不性感两种?!接连四次跨界,吴晓波有话说……
在3月2日播出的节目中,吴晓波将作为《跨界见真章》第二季的首位嘉宾亮相,分享他多年来的跨界经历。
有人说吴晓波是“中国第一财经作家”。21岁进入新华社浙江分社,30岁时凭借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实现了很多人眼中的“财富自由”。本应是成家立业有为青年的优质典范,吴晓波却并不享受这一切,反而莫大的焦虑一直困扰着他。因为此时的吴晓波,出版了三本书都毫无反响。
吴晓波说,胡适26岁就当了教授,可是他自己“30岁了还在干吗?”鲁迅说人走得多了就是路,但吴晓波的那条路没人走过。今天来看,正是这种持续的“30岁焦虑”为吴晓波此后的多次跨界埋下了伏笔。
《泰坦尼克号》成就《大败局》
文字怎样才能一直留存下去,这是吴晓波一直无解的问题。直到他写了《大败局》,一战成名。
写《大败局》的契机源于1998年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吴晓波采访过的很多大企业都在一年时间里突然倒了,这让吴晓波非常吃惊。第二件事是《泰坦尼克》上映,给了吴晓波新的灵感。
当时吴晓波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企业界的泰坦尼克现象》,后来有出版社希望吴晓波把这篇文章写成一本书,于是有了《大败局》。
《大败局》的成功让吴晓波抓住了一把书写时代的利器。此后,吴晓波又陆续写出《激荡30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等等财经著作。让大家彻底记住了这个财经作家的名字,吴晓波自己也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财经写作方式。
非财经专业出身的吴晓波对经济的热情都源于对人的热情,长期在一线的新闻工作经历让吴晓波更喜欢从人的命运去讲经济问题。而一个人对时代有没有价值,在吴晓波看来,与赚钱多少并不成正比例关系。
马化腾1998年创立腾讯,2004年上市,这么能赚钱的一家公司,在《激荡三十年》里只是一笔带过。
当被问到对企业来说什么最重要时,吴晓波说:“企业分两种,一种是性感的,一种是不性感的”。不性感的企业赚钱,但跟进步无关,而性感的企业有改变,有激情,也有成长。
企业是否有改变、有激情、会成长,是吴晓波选择书写哪家企业的最重要原则。2005年,吴晓波从作家跨界为出版人,创立蓝狮子出版社,策划出腾讯、阿里等上百家企业的经典选题,在传统写作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此后的十年间,互联网的发展使写作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变。蓝狮子出版社也走入寒冬。
吴晓波对笔下的企业要求“有改变,有激情,也有成长”,同样,这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2014年5月8日,吴晓波突然关掉之前所有的传统媒体专栏,重新跨界创业,成立个人品牌的自媒体——“吴晓波频道”。频道上线两年半,用户数量从0增长到200万。
2015年,吴晓波从自媒体人跨界投资人,带着蓝狮子进入了投资时代,先后投了“十点读书”“张德芬空间”等八九个媒体,并且在一年内投资了76个文化项目。
2016年吴晓波再度跨界,做了一档“与众不同”的知识付费产品。“每天听见吴晓波”在一年内就收获了39万订阅会员,成为当时收益最高的互联网知识付费单品。
诚然,当吴晓波进入互联网世界的时候,自媒体江湖已经厮杀惨烈。然而凭借一种对内容定位的敏锐判断,吴晓波还是找到了自己的破局之路。
是什么驱使着吴晓波连续跨界?他又是如何在一个个全新的领域中破局而立?
今晚22点46分,锁定央视财经频道,一起探寻吴晓波的跨界人生。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