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康复训练 在家就能做

日期:02-27
张宏征训练音乐

3月3日是第20个全国“爱耳日”,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人,其中0~6岁儿童超过80万人。每年,约三万多名患者通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重回“有声世界”。

此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张宏征教授带领团队自主设计与研发“寻声者”APP,免费供人工耳蜗患者进行音乐感知康复训练,该APP将于3月1日首发。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通讯员伍晓丹、郑兴

昨日,记者在珠江医院率先体验了这款名为“寻声者”的APP。据介绍,该APP主要适用于植入了人工耳蜗后的听障患者,也可用于佩戴助听器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它主要功能是向患者提供音乐元素感知康复训练及测试。记者现场看到,训练的内容包括辨别音调、音高、简单的旋律轮廓训练和复合音调训练四个模块,每一项都分为6个训练等级,小患儿可以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来进行训练和测试,直到最后“通关”。四个模块的内容并没有十分复杂的音乐类型,以简单的音调和旋律片段为主。

对于耳聋患者而言,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只是重返“有声世界”的第一步,开机后还要定期调试、进行高频率的听觉和言语康复训练、测试等。这款APP则提供了不小的便利,在家使用平板电脑登录APP就可以开始训练。不过,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款APP,按照科学的流程、循序渐进地训练,才能实现提高音乐音调等听辨能力的目的,并不能当成娱乐或游戏。

记者了解到,由于是专业的康复训练软件,目前并没有在应用市场上架,且只支持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苹果系统的版本尚在研发中。张宏征教授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与广东省残联以及各康复中心展开合作推广,将APP免费推送给更多有需要的听障患者使用。

张宏征教授表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音乐的影响特别大。由于初期的人工耳蜗效果有限,几乎不可能感知音乐,因此传统的康复训练只关注患者言语听说能力。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效果的不断提升,对音乐的聆听感知成为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迫切需求。

张宏征研究人工耳蜗植入者的音乐感知效果时,发现国内找不到可用的测试工具,于是他带领团队自主设计研发该软件。“软件中的训练素材与方案,都是在广泛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基于严谨的科学理论基础,进行大量临床病例研究后编制而成的。”张宏征预计,患儿使用1至2个月就能看到训练效果。

治疗失聪音乐教师时获得灵感

记者了解到,张宏征研发这款APP的灵感来自一位曾经是音乐老师的病人。这位音乐老师告诉他,失聪后通过治疗重获听力,却已无法感知复杂的音乐。“各种乐器的合奏乐章,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美妙的音乐,听障患者却只听到一片混乱的杂音。只有人声的歌唱比较容易辨别。”他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听障患者重返有声世界后能继续听到美妙的音乐。尤其是在张宏征的病人中,曾有一位少年通过努力考上了音乐学院,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鼓舞。(详见本报2018年7月3日3版报道《听障少年音乐梦圆》)

很多人都知道张宏征是一名研究听障的医生,他还组建了乐队,研究音乐和听力康复的关系。但不为人知的是,2015年,张宏征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不久就被筛查出听力障碍。张宏征亲自为自己的小女儿安上了人工耳蜗。他安慰孩子的妈妈:“我们的孩子会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快乐成长的,她还会更加乐观、积极。”

张宏征说,小女儿也是他的研究对象,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她接触各种音乐,如今恢复得也很好。女儿也是这款APP的第一个使用者。他并不避讳外界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听力上的缺失,在他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和普通孩子并无不同。研发这款APP,当然也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和更多的听障孩子,能够更好地康复,让他们在有音乐的有声世界里快乐成长。

不动产e登记新增六试点银行 媒体:有干部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存在优亲厚友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