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残疾教师扎根大山19年 假期用手机视频教学生背古诗
寒假期间,石文平通过微信打卡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景、影是古今字,这里的意思是‘影’,因此应读ying三声。”“背错了哦,入海流,不是流入海。”
大年初四(2月8日),尽管是春节假期,开州区关面乡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石文平依然在忙碌,他通过手机视频教学,逐一检查、点评所任教的一年级1班孩子们的古诗词背诵情况。
石文平是一位只能用左手书写的残疾教师,扎根大山深处19年,“能多教一点是一点,假期还能和孩子们在一起,节日也变得更快乐了。”
初上讲台 曾自制教具学具
今年42岁的石文平,出身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6年,18岁的石文平考进了当时的开县师范,但突如其来的脑梗塞让他身体右半部分失去知觉。
在家养病1年多后,不甘心的他决定重返校园,继续完成学业。重返校园期间,石文平勤学苦练坚持用左手练习写字画画、干活,完全具备了成为教师的身体条件。
1999年秋季开学,关面乡姚程村校操场上出现了一位一瘸一拐的青年教师,石文平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普通教师。
石文平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踏进校园的场景,“学校是一个四合院,操场上有很大的土坑和很多杂草,一个用水泥堆砌成的乒乓球台,四个角已经没了两个,外操场是一个河堤,也没硬化,只有一副篮球架是用几块木板拼成的,篮筐就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丝筐。”
尽管条件艰苦,但石文平用自己的热情和执着去教书育人,去帮山里的孩子们实现梦想,“我也是山村里长大的孩子,我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
学校条件有限,没有教具学具,石文平就自己做。石文平回忆,小棒做起来很容易,圆规是用两截竹片中间钉一颗铁钉,生字卡片就用写过的本子用毛笔写上生字,三角板最不好做。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爱好,他还从山上找来树藤做跳绳。
条件好了 教室网络全覆盖
2006年9月,石文平从姚程村校调到了关面中心小学任教,教学条件也在一点点发生变化:上课再也不用敲生铁片了,是电子铃声了,做操时不用自己一拍一拍地数了。
如今的关面中心小学是一座很漂亮的学校,有食堂、会议室、功能室,每个老师都配有电脑,网络安装到每个教师的寝室和每间教室。
“现在不一样了,学校里的各种设施、器材很齐备,样样俱全,每个班都有多媒体,还有电子白板,有的还能视频聊天或授课,同学们能够接受更为丰富的知识,很幸福!”石文平说。
更让石文平感到开心的是,孩子们不用自己蒸饭吃,每天都有可口的营养餐。“以前,有想读书而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学生,我必须去每家每户做工作、垫学费,现在国家政策好,用不着担心这些了。”石文平乐呵呵地说。
虽然教学条件变了,但石文平的梦想没有变,“校园越来越美了,条件越来越好了,不仅仅是春节,我希望永远和孩子们在一起,通过自己努力工作,为山里孩子的未来奠定基础,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走出大山。”
来源:上游新闻
责任编辑:王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