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人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将近千年前的春节年俗展现在今人眼前——放鞭炮、贴春联、扫房屋、饮酒庆贺,其乐融融。
然而,近年来,人们大多有一个相同的感觉——年味变淡了。
桌上摆道“年鱼”只看不吃,除夕至初三期间人们不动剪刀、不开油锅……1月31日,武汉地方志专家董玉梅告诉记者,武汉城市文化深厚,有不少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年俗。
她说,年俗并非一成不变,也在顺应时代发展。如今,市民要找回年味,既要创造新的年俗载体,也要推进邻里关系融洽,让人们在互动和交流中不断增强年味体验。
年味变淡
年俗只在歌谣里?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一到春节,这样的年俗歌谣便时常被人记起。
如今,大多数武汉家庭中,过年的各式食品在超市就能够随时买到,房屋时常打扫,干净整洁,打扫不再刻意选在某一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年俗似乎只在歌谣中存在。
63岁的市民白俊琦说,现在自家每年春节都只通过张贴春联、悬挂灯笼、走亲访友、逛街游园来庆贺春节,形式有限,不外出的时候略感冷清,而他本人更怀念童年的春节。“那时街坊邻居在一起,进行各种有韵味的年俗活动,共叙情谊,其乐融融。”
摆只“看鱼”
武汉年俗独具地方特色
年俗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年”的传说,“年”是汉族民间传说的凶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传说“年”害怕红色、也害怕火光声音,因此人们在除夕穿红衣、贴对联、敲锣打鼓。
“年俗是数千年人们在生活中形成,各地在大体内容上差异不大,但武汉特有的城市文化,让年俗在武汉独具地方特色。”武汉地方志专家董玉梅说。
以前过春节,武汉不少人家中有一道名叫“看鱼”的菜肴,由整鱼烹制而成,从除夕夜当晚到初三甚至元宵节,“看鱼”都会摆在餐桌上,不能食用,寓意年年有余。
武汉人也会自发形成趣味春节文化。除夕至初三期间,人们不动剪刀,以免剪断福气;不动扫帚,避免扫走福气;年夜饭留着剩菜,不开油锅,避免来年受到煎熬。各式各样的讨口彩是武汉年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武汉工商业兴盛,年俗中,买的成分也偏多。全国部分地方,不管多忙,到除夕,家庭的女主人一定要做好全家人的新鞋,这叫“过年穿新鞋(Hai),喜事一起来”,然而在武汉,家中的新鞋多半是买。
年俗并非一成不变
要顺应时代发展
“年俗是传承下来的,也随着时间变迁。”董玉梅以年夜饭为例,早先,武汉人的年夜饭是在除夕当晚8时开始吃,一直吃到大年初一凌晨1时以后,吃饭的目的既是团圆,又是守岁。
后来,武汉人的年夜饭在除夕晚6时开始吃,8时结束。年夜饭结束,人们炸肉丸、番饺,直至初一凌晨,形式在变,但是目的还是守岁,变化源于武汉丰富的饮食文化和地域特色。
此外,从早先磕头作揖拜年到后来电话短信拜年,直至今天网络拜年,也是年俗的变化。
在董玉梅看来,年俗变化源于生活发展、生产力进步等多方面,因此才会出现新年俗,在春节期间可以拥抱新年俗,对于优秀的传统年俗也应当保留传承。
寻找年味需要创造载体
推进邻里关系
董玉梅认为,物质生活丰富、春节载体的不足以及邻里关系的生疏给市民带来了“年味淡了”的感觉。
在董玉梅的孩提时代,春节到来,小伙伴们相约玩耍鞭炮,生活在同一街道、大院的人们相互熟悉,东家串门,西家拜访,在吃好玩好之间,庆祝佳节。
“小时候的新衣服、鞭炮则是和春节相关的载体。”董玉梅说,现在生活富足,人们认识到燃放鞭炮影响安全,污染环境,武汉街头没有人燃放烟花爆竹,新衣服也能随时穿上,过年载体少了。
此外,过去邻居关系紧密,拜年不止是对亲戚朋友,很大一部分是对邻里街坊。现在人们住进高层小区,不少邻里关系变得陌生。没有邻里共同庆祝佳节,部分人感觉年味也不如以往。
“问题的核心也是解题之道。”董玉梅建议,创造出新的春节载体,如研究生产安全无污染的冷焰火助推节日氛围,对于群众自发形成的庙会等活动予以保护、鼓励;人们自身则可以利用春节拜年,推进邻里关系和谐,共同热闹庆祝春节,提升人们对年味的体验。记者姚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