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故事之四十二

日期:01-20
高埗大桥唐炜东莞

高埗大桥旧址 图片均由东莞时报记者 陈栋 摄

高埗大桥通车庆典石牌

新高埗大桥

时隔多年后,已经80多岁的袁仲庆再次踏上高埗大桥(旧址),轻抚桥栏。眼前这座三跨度多孔径石桥经过35年的岁月洗礼,多了些许历史沧桑。大桥全长169.36米,宽12米,有着古代赵州桥的敞肩式造型特点,在时光的雕琢下更加简朴优美。

望向不舍昼夜、碧江微澜的东江,袁仲庆的眼神也变得清澈起来。顺着他的目光,100米处是一座钢筋结构的新高埗大桥,上面车水马龙、颇为热闹,早在1996年就承接了旧桥的“天堑变通途”的历史使命。

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2004年,旧桥被定为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接受了新的历史使命:向世人展示东莞人敢于创新的改革精神。

1

这一天,天朗气清。纪录片《高桥架南北》在旧桥开机,作为修建该桥的主要倡议者和见证者,袁仲庆站在桥上,看着新旧大桥并肩而立,跨越东江水面,连接着往昔今日,显得有些兴奋,甚至和导演莫冰在红地毯上缓慢地跳起了华尔兹。

高埗大桥是在1984年1月27日正式通车的。这一天对高埗,对东莞,乃至全省全国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大桥的通车让高埗千百年来举步登舟的历史从此改写,它连接起了高埗与外界,让高埗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高埗大桥也成为当地人民口中的“致富桥”和“幸福桥”。

更重要的是,高埗大桥,开创了全国公路桥梁“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的先河,随后“想致富,先修路”口号从高埗响彻全国,“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正式出台。高埗大桥的模式,开始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时至今日,全国90%以上的高速公路、70%的一级公路和40%以上的二级公路,甚至其他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沿袭这一东莞模式建设。

2

第二次见到袁仲庆是在该纪录片试映的故事分享会上,他再次回忆起从前。没有建桥前,高埗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孤岛,距莞城只有7.5公里,奈何东江一隔,便“隔河千里路”——汽车要绕道东江破烂小土路28公里,过石龙渡口,再到莞城,一路要花费3小时,每天出门不仅要担心晚上有没有船回来,更要担心路上把农产品颠坏。

因为交通不便,高埗成为当时东莞因穷而出名的“三岗(江)一埗”中的“一埗”。看着周边镇街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了,尤其与之一江之隔的石碣镇,已经有外商投资开厂,高埗人如何不心急。当时去外资企业上班,可是年轻人的梦想呀。但对高埗年轻人来说,只能望河兴叹。

袁仲庆当时任高埗公社党委书记,他表示,在东江上架起一座桥,让天堑变通途,成为当时的高埗人的梦想和共识,于是一经提议,修桥的事情很快定下来了,但对于只有8000元自由支配资金的公社而言,修桥的150万的预算是天文数字。

“尽管通过很多渠道争取上级支持,但最后还是有40万缺口,最后有人提议以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的模式来建设大桥,事情才有转机。”袁仲庆回忆说,当时凡是喝高埗水的,男女老少每人出10元钱。

因为对桥的渴望,人们都主动排队交钱,但还是有近20万缺口。于是公社又做出决议,不足部分用村民的人工来顶替:凡是16岁有劳动力的高埗人,都要到大桥工地义务劳动。

为了把大桥尽快建好,高埗人齐心协力,热火朝天。当时很多人吃住都在工地,春节也是轮着放3天假,最终利用两年多时间就把桥建成了。“我们发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资建桥,收费还贷,没想到后来成为一种创新模式。”袁仲庆笑呵呵说。

3

高埗大桥之所以在开通之初就能在全国引起重大反响,得益于1984年5月7日《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故事分享会上,记者见到了高埗大桥的另一位见证者——已经84岁的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原记者唐炜。唐炜显得很激动,对作为当年的报道者很自豪。

大桥开通后的第七天,唐炜乘中巴客车经过高埗大桥,被人用竹杆拦住要收过路费。出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他多问了几句,得知该桥由村民集资和信用社的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建成,所以在桥的两端各设有过桥收费站。“小车、摩托车、手扶拖拉机等0.5元,2至5吨货车和20座以上的客车分别收1-3元,差不多每天可收过桥费300-500元。”唐炜现场点赞说,这些钱全部用于偿还市民和信用社贷款,直到还清后便不再收款,值得点赞。

唐炜问清来龙去脉后,立马向新华社广东分社汇报了这一新鲜事物的新闻选题,受到高度重视,经过再次实地采访后,写成了《农民集资建桥试行过桥收费》的报道。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前来高埗取经学习,高埗人终于因一座大桥,第一次走向全国。唐炜在文章报道后的几个月内收到全国各地60多封来信,向他咨询高埗的建设经验模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刚结束,东莞高埗人就很快领会了中央的精神,敢于大胆创新,所以说高埗人很聪明,很有智慧。”唐炜说。

4

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作为改革开放重要见证物,高埗大桥早已成为东莞人“敢为人先”的象征。近年来,高埗启动了环镇18公里的东江河堤升级改造工程。其中,高埗大桥旧址公园被列为该工程“一带十景”的一景:“敢为人先”,并将设计为“开放式”景点,供游人参观,真正发挥文物的价值和意义。栏目策划沈汉炎

景区内男子为逃票被困“雪山” 历时14小时终获救 暖心!东莞搭建更广阔的障碍人士公共文化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