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全省文明单位”“海口市三八红旗集体”“海南省工人先锋号”……在2018年的成绩单面前,市政府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用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去年以来,市政府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服务职能,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截至去年11月底,政务窗口共受理办件125659件,提前办结率74.56%,群众满意度99.31%。
□本报记者陈昌波
不见面审批比例近九成
瞄准办事群众“堵点”,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这已是市政府服务中心的工作常态。政务中心宣告,2018年全面完成了“不见面审批”改革。
根据“外网受理、专网审批、全程公开、快递送达”全流程互联网不见面审批改革要求,政务中心全面梳理事项,严格予以法核,推进系统对接。2018年,该中心组织全市共梳理出审批服务事项共计1706项,并将可实施不见面审批的1526个事项全部上线运行,实施比例达89.45%,在全省名列前茅。
“为实现缴费不见面、送达不见面,我们主动开展与邮政EMS、省财政非税缴款平台的对接工作,进展情况良好。”市政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是一个“办事红利”。2017年以来,该中心砍掉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各种证明材料447项,精简率14.71%,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各类无谓证明,以减证促进简政。同时,大力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进一步方便市民群众。
期间,市政府服务中心全力推进覆盖市、区、镇街三级的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目前,该网厅涵盖审批服务事项达3305项,具备网上查询、网上预约、表格下载、网上申报等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了网上服务能力。
审批申报材料精简超八成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记者了解到,2017年8月14日起,该中心就把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规划、住建、环保等9个部门81个审批事项纳入“一窗”受理,实行“一张清单、一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网通办、一窗出证”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这一便利化的审批服务流程,由“服务对象逐个找部门”变成“服务对象只找市政府服务中心‘一窗’”,只需进行“提交”和“收证”两个动作,而审批的全部过程都将在后台进行或者由工作人员代办、督办,真正做到了“只进一个门,办好所有事”。
在顺利实施建设项目“一窗”受理的基础上,2018年3月16日海口又试运行不动产“一窗”受理,将市国土局、住建局、地税局3个部门涉及二手房房屋交易业务纳入“一窗”窗口集中受理,统一发件,实行“一窗进出”工作模式,让“部门跑”代替“群众跑”,解决了群众多次跑的难题。
市政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优化审批流程,审批提速,将承诺办结时限由19个工作日提速为8个工作日,提速率58%;进一步精简申报材料,目前只需要申办人提供申报材料5份,精简率82%,减轻了申办人的办事成本。”
推行“政务服务+12345”模式
推行“政务服务+12345”模式是市政府服务中心的一大创新,旨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更贴心地服务企业群众。
据了解,实行“一号通用”受理涉及政务服务的咨询和监督诉求,市民只需拨打“12345”即可了解行政审批相关信息。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开通“政务网上办事大厅”功能,登录即可上传材料进行网上申报。
据介绍,我省相继宣布房产限购、人才引进、车辆调控等政策后,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采取增派话务员上岗,强化政策知识培训等措施,确保快速、高效、准确地解答市民疑惑。
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探索建立了“12345+营商服务”的工作模式,采取“一个专席受理”“一个值班长协调”“一个联席会议研究处置”“一套督查督办制度跟进处置”的工作机制,重点服务落户我市的总部企业。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与入驻我市74家总部经济企业建立定点专线服务联系,并定期对企业进行走访服务,对企业的困难和建议及时进行会商、协调,快速为企业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