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新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有贵
一提起广州的南沙,大家想到的要么是“十九涌的海鲜”,要么是“南沙湿地”,要么是“万亩葵园”。其实,从1840年以来,万顷沙的故事多多,今天就来说说。
海上浮出“万顷沙”
万顷沙位于珠江口虎门的西南侧,是珠江主流的终点。这里由于有外围岛屿的屏护,风平浪静,又由于近海岸处海地平线(最深处不足十米),易于淤积,珠江巨流日日夜夜由上游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聚,日子久了便出现沙洲,这就是万顷沙。
据史载,从宋代开始,几乎县县都设有明伦堂,每一个县的文庙、书院、太学、学宫都以明伦堂来命名讲堂。明伦堂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当然,明伦堂一般只是个象征性的机构,没有实权。但东莞明伦堂与众不同,因为东莞明伦堂有巨额财产,这一财产就是“万顷沙”。100多年来,现在的万顷沙十九个涌六七万亩田产属于东莞明伦堂所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东莞明伦堂谋取沙田
原来,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东莞县南沙村人朱国英、方仪辉等见到珠江出海口蕉门与洪奇沥之间(也即东莞县与香山县交界海面)浮起大片沙坦,便前往东莞县城与陈云亭、何耘劬、方瑚洲、陈百木(均为进士、举人)商议图谋此地。当时陈云亭等人正在为筹集修缮东莞学宫的资金而奔波,他们认为沙坦继续“生长”,将来可成为很大的田地,便联名以东莞明伦堂名义承领下来,名义上作为学宫的财产。这一行动得到了东莞知县柏贵的同意。为了和相邻的香山县争夺那些继续“生长”的沙坦,他们决定在这些地段制造纠纷。
他们自刻“界石”,用米粉加盐煮成糊,涂于界石上,等干后投入河中。这种涂有米糊的“界石”落水后,石螺很快便附着在上面,并且会很快长起青苔,看起来就好似投放了多年的“界石”一样。部署妥当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东莞和香山两县果然在这个地段内争执起来,东莞县有一些人被打死、打伤。案发后,东莞的秀才向省城告发,省令两县会同查勘,两县互相推诿,都不认出事地点是自己的界内。
案悬而不决,日后在退潮时发现了东莞绅士所投放的石碑。经过一番争讼,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广东巡抚将万顷沙东北一段约40顷沙田拨给东莞士绅保佃归屯,同时东莞乡绅又承佃该沙东北段官筑屯田10顷,于是东莞明伦堂开始承有万顷沙。
万顷沙几易“归属地”
东莞明伦堂占有了这一大片土地,加以兼并了其他方面的田,计共拥有沙田六七百顷。为了纪念首先发起联名请领沙坦的那四个人,明伦堂设在万顷沙的自卫局(前清时称为公局)侧边建了“四先生祠”,祠里立有柏知县的长生禄位(柏知县当时没有死,所以叫长生禄位)。
1949年12月,万顷沙东莞明伦堂示范农场被接管,改称万顷沙接管处农场。1953年,珠海县成立,万顷沙划属珠海县。1957年,珠海县万顷沙区划入中山县,改称中山县万顷沙乡。1959年6月,番禺县恢复建制,万顷沙划入番禺县。2005年,广州市设立南沙区,万顷沙划属南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