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苏连娇
一节看似简单的音乐课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思维锻炼?上周,一场特别的教育分享课程在东莞东城“约读·书馆”举行。分享课上,专家教师介绍了音乐与创新思维的联系,并分享生活中如何用音乐开发孩子创新思维的小方法,受到了现场家长的欢迎。
音乐激发兴趣启发想象
分享课上,有近20年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经验的陈建珍老师告诉现场的家长:“要学好语文,孩子的想象力非常重要,想象力背后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而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结晶。”
广东省研究院讲师、广东教育厅音乐教材参编教师蔡雨轩表示,音乐创作不是单纯地把音乐内容表演出来,而是少年儿童通过学习一定的音乐知识,感受音乐,想象音乐,真正对音乐有所体验后进行的创作行为。想象力是开启心灵的钥匙,音乐正是成就这把钥匙的要素之一。
尤其是4至6岁的孩子,语言感会相对弱一些,但画面感则非常丰富,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没有条条框框,在这个阶段,用音乐去熏陶孩子,会让孩子的思维愈加活跃并具有创造性。
杯子击打乐用音乐感染孩子
现场,蔡雨轩老师用一个简单的杯子作为道具教孩子玩音乐,并以此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蔡雨轩用“手拍地、拿杯、杯落地、杯换手”等动作示范声音的强弱如何表现,连贯起来就是一首完整的杯子击打乐的伴奏。蔡雨轩还让现场的所有家长分为四个大组将歌曲《叮叮当》用不同节奏、不同强度的声音唱出来,并根据声音的强度和节奏的快慢想象脑海中的画面,引起了家长的极大兴趣。
“孩子的接受能力其实很强,但需要家长的引导,就像简易杯子击打乐一样,家长如果分步骤地去引导孩子,再多次练习,还能让孩子自己击打出不同的节奏,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游戏,而且是创造性游戏。”
将音乐与画面连接展开想象
用音乐启发想象力,还有什么小方法?早教专家黄少冰表示,建议家长在最初的阶段可以引导孩子去形象化地理解一些具象音乐语汇,比如说猜猜看这段音乐在描绘什么动物、什么动作,猜对猜错全然不重要,关键在于让孩子理解音乐所阐述的语言,好比是快或慢,紧张松弛,高兴还是悲伤。
“这样的曲子有很多,比如柴可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等。但千万不要局限在这个方法上,以为孩子只能通过具体事物描绘才能理解音乐,或者只有符合标准答案才是理解音乐,太过于注重解释音乐所针对的具体形象,那是太低估了孩子对音乐的理解。”(记者 覃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