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学生的“不老男神”

日期:12-21
暨南大学庄礼伟东南亚

12月17日晚,暨南大学51岁的庄礼伟教授在泰国遇车祸离世,中国东南亚研究界和国际关系学界损失了一位学术干将。人们惋惜庄礼伟的不幸离世,也在回忆他的专业、博爱、无私,感受和讲述他的人格魅力。

1992年,庄礼伟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就到暨南大学工作。从事东南亚研究和国关研究,成果卓著,但他并非深居书斋,而是不断走出象牙塔,在报纸、杂志、网络开专栏、写时评,与时代同步。

在同事的回忆中,庄礼伟有公心,为暨大国际关系学院和谐的氛围和文化贡献良多;在学生的眼中,他是“不老男神”,二十多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从未间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静通讯员苏运生

庄礼伟简介

庄礼伟,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博士,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关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备案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社会与文化基础”首席专家,时事评论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政府涉外事务应急管理专家,广东人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常务理事,澳门科技大学访问教授,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东南亚研究、国际政治学、比较政治学等。

12月18日,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发布让人痛心的消息:庄礼伟教授12月17日在泰国遭遇车祸离世。

据悉,庄礼伟此次前往泰国是应邀参加清莱皇太后大学主办的“中国新时代改革对东亚的启示”研讨会,并打算做相关“中国外交政策”主题讲座。17日晚刚刚赶到清莱,就在酒店附近遭遇不幸。

上周末还在做学术分享

庄礼伟于1989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在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获世界史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庄礼伟就到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工作。

从1992年到2018年,庄礼伟与暨南大学的缘分超过“半生”,是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元老级”人物。

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是暨南大学的传统特色研究领域。在暨南大学,庄礼伟的研究侧重东南亚研究和国际公共事务研究,也关注华侨华人研究和中外人文交流。

“庄教授的研究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学术基础扎实,注重实地研究。”庄礼伟多年的同事、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振江教授说。

就在上周末,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合作、共赢与共享”国际学术会议,庄教授以《从“屈辱的百年”到“中国梦”:变化中的中国外交政策思维》为题进行主题发言,从宏大历史叙事和民族心理学的角度分享了他的看法。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竟是他最后的学术分享。

“他的文字总是有温度”

庄礼伟著述颇丰,不单单做书斋学者,而且投入知识普及和传播中。他的文集《亚洲的高度》聚焦世界文明演进和国际政治文化的转向;著作《地球屋檐下:人类政治的观察笔记》从具体的人、人心、人性、人文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政治,是一部关于“人类政治”的观察笔记。他主编的《漫画地球村》,以全新的图式思维解读和分析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

庄礼伟是暨南大学“天下论坛”的创办人,也是粤港澳高校国际关系论坛的创始人之一,为岭南作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重镇、为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发展进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9年,庄礼伟在博士毕业两年后获副研究员职称与硕士生导师资格,2001年任《东南亚研究》主编。《东南亚研究》及时全面地反映中国东南亚研究的成果,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多年来,他为期刊的发展献计献策,每年都坚持为期刊写稿,并鼓励其他同事积极投稿。

庄礼伟不但是一个学术人,更是积极为社会发展奋笔疾书的知识分子。学生李佩说,有很多与庄礼伟交往的片段在脑中浮现,“最后定格的,还是您背着手,踱着步,望着黑板,问的那句‘什么是天下?’”

他在网络设立了说文解道之庄礼伟专栏;同时,自1997年以来,陆续担任《南风窗》等多家报纸、杂志的专栏作者,发表了一系列涉及国际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学术随笔与时事评论,同时还举行相关专题的公益讲座。

“他的文字总是有温度的,那是独具个人特色的胸怀,是在地球屋檐下的凝思。”庄礼伟的学生邵红峦说。

凌晨3时帮学生改论文

从庄礼伟入校工作开始,就一直为本科生上课,即使评上教授后也从未间断。学生们都说庄礼伟对每个学生的指导都兢兢业业,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几乎每年优秀毕业论文都有他指导的学生入选,曾指导一位本科生写的论文就多达10万字。”

庄礼伟的学生苟利武这样回忆毕业论文修改过程:毕业前修改论文,我改到凌晨1点发给您,您凌晨3点把论文和修改意见发给我;我再修改到早上九点,您早上11点多给我打电话说哪里哪里要修改;我再修改到下午四点多发给您,您说哪里哪里要修改……

在日常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庄礼伟始终坚持因材施教、授人以渔,在此基础上,进行路径与分层教学法,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批判,以非传统的视野对传统进行推陈出新。邵红峦毕业离校时,庄礼伟对他说:“以后要继续做学问了,但有时有些过于温和,以后许多自己的观点还是要坚持,要辩”。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陈奕平回忆,庄礼伟重视本科通识教育和对学术基础的落实,他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师生之间的观点互动和双向启蒙。

“上课时通常我会更注重给学生们在思维方式、思考路径上提供指引,给他们一个推动,使他们能自己跑起来。课堂教学要尽量授人以渔,提升学生的思辨兴趣与思辨能力。”庄礼伟自己曾说。

学院老师和学院间的中介者

“他的公正无私让学院的工作氛围变得融洽。”张振江说,学院此前进行绩效考核调整,工作千头万绪,庄礼伟成为学院教师选出的工作小组核心负责人,协调处理每一个细节,小组成为学院老师和学院之间的有效中介,让绩效改革最终顺利完成。“庄老师自己因出色的工作,享受学校的年薪制待遇,绩效改革本来和他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他就是愿意为学院力所能及地做事情。”

“五十多岁了,但看起来像三十岁,是我们的‘不老男神’”。邵红峦记得2008年庄礼伟到珠海校区给他们上课,他早早地来到教室,摆弄着电脑,“临近上课,我们都在想课室里的这个师兄怎么回事,还不走。”

斯人已逝,庄礼伟的同事骆莉说,“他一直在那,在灯下笔耕,在校园漫步,在云山攀爬,只是不再联系。”

小偷偷电瓶车被电死获赔5万? 武汉将补种 3.7万株大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