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瓶辣椒酱,200多袋腊豆腐300斤新鲜冬笋,刚开场就被秒光

日期:12-16
钱江山货冬笋

昨天运河广场上人声鼎沸。

11月以来,杭州淳安枫树岭镇的一批山货突然爆红网络。

这些来自好山好水的好味道,喊出了打破次元壁的广告语——白马村地瓜干叫嚣着和“白马王子”一决高下;衍昌村南瓜子温情承诺:跟你唠“嗑”一辈子;官川村猪肉爽快地道尽真相:我承认我很土……

昨天的运河广场上,吆喝了近一个月的“书记进城卖山货”活动终于拉开了帷幕,就像一把火点燃了杭州的冬日。

山货的抢手程度出乎意料。截至昨天中午12点,现场销售总收入达60余万元,签订合同订单370万元,两项合计在一起达430万元。

带着60多种山货,开着40多辆车

28个村书记带队进城吆喝

10000斤地瓜干、5000斤大米、3000斤蔬菜、2000斤橘子、1000斤山茶油、500斤蜂蜜……

周五下午3点左右,40多辆车从淳安大山出发,枫树岭镇的村支书们带着60多种山货,进城了!

周五傍晚,从富阳返回杭州的张小姐,正巧在杭州南收费站,遇到了书记们的车队,她直感叹:太壮观了!

软糯香甜的地瓜干;一年一采、甜过初恋的土蜂蜜;喝泉水、吸森林负氧离子长大的红军米;鲜美、天然的野生鱼干……枫树岭镇28个村,每个村都带来了自家的优质特产,在运河广场集齐了“舌尖上的千岛湖。”此外,当地还与淳安农企瑶记公司合作,推出了千岛湖下姜村品牌系列产品,让枫树岭镇的七种山货华丽升级。

昨天早上7点多,运河广场上,34个摊位刚架起,新鲜的山货刚摆上桌,活动还未正式开场,四面八方的吃货们就闻香而来,开始“抢货”。

大家都在说:“这里好东西多,来的人比菜市场上多太多了。”

100多瓶辣椒酱,200多袋腊豆腐

300斤新鲜冬笋刚开场就被秒光

上午10点,“书记进城卖山货”活动正式鸣锣开场。开场不久,钱报记者也心急地加入了抢购大战,听得最多的一句是“卖光了!”

比白马王子更撩人的白马地瓜干,软糯香甜,现场拆开免费品尝。不少市民品尝后,立刻争抢火热。一包半斤15元,整箱六包75元,价廉物美。在白马村的摊位上,记者眼睁睁地看着一位女士买走了最后的两包散装地瓜干。工作人员说:“50多包,现在已经卖光了。”

一旁上江村的摊位一样火爆。干辣椒、黑芝麻配上碎姜、盐,淳安最具特色的腊豆腐,材料质朴,品相俱佳,6元一袋的价格实惠得很,上江村带来的200多袋一早也被一抢而空。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蛋卷。上江村村主任江平忠卖力推荐:“它们用的是正宗土鸡蛋,由村里农户各家各户手工制作而成。”

和七八个小姐妹一起来的张大姐一下就买了5盒,迫不及待打开品尝,“看着就诱人,确实好吃!”还有很多人为辣椒酱而来。

枫树岭村书记胡彩信一脸抱歉,他说原本以为杭州人不爱辣,这次只带了100多瓶辣椒酱,一瓶300克25元,没想到9点左右就卖光了。

“早上把辣酱打开来给大家一闻,人气就爆棚了,这场面我们真是预计不足啊。”一早上,已经有十多人加了胡彩信的微信,“都是现场没买到,想让我们快递的。”

带着大山气息的300斤新鲜冬笋10点左右也全卖光。“一点没剩。”工作人员笑着说,“如果想买,可以去旁边的横山村摊位看看,但估计也不多了。”

农产品拍卖会上

六大“法宝”引来热捧

一个老南瓜拍出1200元

除了摊位前热闹,吸引了不少人目光的还有现场的农产品拍卖会。村民们带来的六大“法宝”山货,引来了现场市民的热捧,叫价声此起彼伏!

冬笋一篮300元成交;地瓜干4斤480元成交;茄子3个9斤共500元成交;一个大葛根被现场市民以800元买走;一个20来斤的老南瓜拍出1200元的高价;一只火腿1200元被市民买走。

货真价实的好山货,卖出了让大家尖叫的价格。大家的购买力也贡献出了惊人的数字。截至昨天中午12点,现场销售总收入达60余万元,签订合同订单370万元。两项合计在一起,近达430万元。

新闻+

本报“24小时”客户端读者

也收获颇丰

之前钱江晚报旗下“24小时”新闻客户端为读者争取了福利。在留言赢伴手礼的活动中,被抽中的幸运读者也在现场收获了礼物。

今年72岁的程大伯是钱江晚报的老读者。看到钱江晚报关于“书记进城卖山货”的报道后,他打进了钱江晚报96068热线。大伯下过乡,1997年他在枫树岭镇工作过3个月。“枫树岭这些山货,对我来说都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对枫树岭我是有感情的,这天的运河广场我一定要逛的。”

跟老伴一起来现场的杨大伯也是幸运读者之一。他是钱江晚报和“24小时”客户端的铁杆粉丝:“钱江晚报是我生活中的好伴侣,每天早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取刚送来的钱报。从头看到尾,国内外大事新闻,杭城的趣闻轶事,看完报就都了解了。钱报的“24小时”客户端我也特别关注,我在170俱乐部组织下参加过橡皮筋健身操、冬泳训练和静坐等活动,感觉特别捧。这次山货进城活动也很接地气,我的留言能中奖,非常开心。”

本报首席记者鲍亚飞记者杨一凡张蓉

通讯员余玲华郑瑾

“不愿当官”的作家二月河走了 文一西路地下通道继续西延紫金港立交以西要建隧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