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7日,外国友人跟着师傅学舞麒麟 记者 郑琳东 摄
■2000年12月,东莞在全国率先推行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农民男性满60岁、女性满55岁后可享受农民养老金 记者 张洪波 摄
■2014年4月18日,雅园新村公租房抽签选房仪式上,一位选中“心水靓号”的婆婆笑开了花 记者 曹雪琴 摄
■2016年9月9日,外宾在东莞展览馆自拍留影 通讯员 曹永富 摄
■2010年10月11日,东城区2010年积分制入户开始报名,前来报名、咨询的人们络绎不绝 记者 郑琳东 摄
■2013年12月25日,东莞援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1团安居工程小区已经完成建设 记者 程永强
■2017年1月18日,《东莞时报》“平安回家”活动现场,1000名外来务工人员乘坐大巴踏上回家旅程 记者 李梦颖 摄
40年,可以让一座城市的经济腾飞。40年,也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气质。
40年间,东莞从一个农业县,一跃成为经济总量排名全国地级市前列的工业城市。支撑起这一切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本地农民洗脚上田,扎进市场经济的大潮。港澳同胞跟随产业转移的步伐,带来技术和就业。外来务工人员潮涌而来,带着改变生活的期盼,在这里尽情挥洒汗水、发挥才智。外国友人也纷至沓来,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律动,品味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因为包容,东莞始终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40年,伴随着一批人的老去。但这座城市不会忘记他们,让他们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那是在2000年12月,东莞在全国率先推行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看着手中的待遇证,老人家脸上笑开了花。那是2014年4月,在雅园新村选中心水公租房的阿婆,同样笑面如花。40年,伴随着一批人的成长。这座城市始终关注他们,让他们幼有所长,病有所医。2018年10月1日开始,非本市户籍学生也可以在东莞参加医保,至此,医疗保险已经覆盖到全市在莞就读的学生。因为共享,让工作生活在东莞的人,越来越踏实,越来越感到温暖。
这就是友善的力量,体现着东莞和东莞人的文明素养。
友善东莞,将个人、社会、自然相结合,追求崇德向善、包容共享。友善之城开启关爱贫弱群体、关爱农民工、全民慈善、志愿服务、乐善平台布建、友善环境营造、市外帮扶等行动。在对口帮扶新疆、西藏,东西协作帮扶云南昭通,省内市内定点帮扶等,东莞始终做足“造血文章”,让当地老百姓改善生活。东莞的众多企业,越来越展现出社会责任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挥力量。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推动人人互助。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超过98.34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8400多个;全市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超2113万小时,累计开展志愿活动数超13万个……
“友善之城”,已处处绽放幸福之花。友善东莞,让城市更温暖。(记者 林朝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