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北京工作的晓文来说,起初只是想买一部iPhone,月还600元,完全可以负担。后来开通了信用卡、花呗、网贷……拆了东墙补西墙。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哪天早上醒来时,发现所有债务数字清零了,一切重新开始。”
据报道,汇丰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经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超过12万元。有舆论调侃称:“这届年轻人真敢穷!”
【案例】
48小时内,网购狂花2万多
11月12日凌晨,双眼布满血丝的晓文扔下热得发烫的手机,一头栽到床上。
整整两天两夜,她不吃不喝不睡,在今年“双11”抢了51件日化用品、32件衣服鞋帽、27份零食、17款美妆、9支口红、6件电器、4个包以及2箱减肥药……共计148个订单。
48小时内,她不眠不休地花了2万多块钱。这个数字,相当于她三个月工资。
为了凑够这笔预算,她赶在“双11”之前申请了一笔小额网贷、绑定了两张信用卡,还利用支付宝“双11”大促提升了花呗额度。没想到最后买嗨了,不仅所有借贷额度触顶,还有小两千块钱的商品只能走分期付款。
按照晓文目前每月存款一千多来算,“双11”一天花的钱,她需要一年半才能还完。
可是网贷不等人,花呗不等人,信用卡逾期利息翻倍,如果不能在下个还款周期按时入账,她就要面临罚息、催收、利滚利。
毕业2年半,晓文成功把自己的存款从三四千变成了三四万,负的。
“最起初,我只是想买一部刚上市的iPhone,月还600元,完全可以负担得起。后来想买的越来越多,于是开通了信用卡、花呗、网贷,拆了东墙补西墙,分期不行就套现。很快,我的工资就跟每月还款额持平了……”
【数据】
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
像这样花钱的年轻人,不止晓文一个。
汇丰银行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
以2018年应届生平均薪资5429元计算,第一批95后一出校门就平摊了人均10万元的债务。而已经打拼了几年的90后更惨,人均负债12万元以上。
数据发布伊始,微博便被话题“90后,破产的一代”攻占。
有网友表示:我们90后也不知咋搞的,以前40后即使穷到啃树皮,也没有搞到负资产,怎么现在90后有车、有房、有吃、有穿、大鱼大肉、西装革履的,资产就变负数了呢?
也有一部分网友大倒苦水:同感,只是我父母没有补贴我,买房子首付、装修、买家具各种钱都是我和我老公出的,他们家也没有出,现在还欠11万。马上孩子就要出生。想想也是觉得心累。希望早日还清债务,能有点积蓄吧!
还有网友为群体“正名”:90后一样也有为了家负重前行的,谁也不想负债,但是有些债务到了一定年龄你就要背负,我负债20万房贷!结婚了有孩子就要有一个家!无论多大,这个家是我们三口人的避风港、幸福湾!
析因
房子,是90后负债的最大压力
据中国青年报称,多数90后仍然把房产作为首要的财富追求目标,占所有90后比重的62%。
在近些年的购房热潮中,90后也是买房的主力大军,比例逐年增高。具体到目前的刚需市场,90后的购房成交比例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但仅凭90后自身想要实现买房目标,还是有些难度的。
据调查显示,凭一己之力挣到首付和月供的90后群体只占12.4%,而依靠父母买房的90后则占了40%。前段时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所说的“六个钱包”理论刷爆网络,也完美地诠释了现在年轻人买房的方式。男方女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共计“六个钱包”来缴纳首付,再由夫妻来承担房贷。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六个钱包”的购房模式是现今90后购房最普遍的现象,但这也让90后的负债额直线飙升,而且大多身背几十万、几百万的高额负债。
超前消费,是90后负债的有力推手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80后挣一万只敢花三千,90后挣一万能花一万五,这句话虽然是调侃,但也直观地说明了很多90后“超前”的消费观。
住高档单身公寓、出门从不坐公交、用着最新款的智能手机、一身名牌服装,这是很多90后群体的写照。在天猫品牌销售榜前五十名中,90后用户群比例超过六成。
光鲜的表象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心酸。实际上,大部分90后的收入并不能支撑他们如此“高调”的生活支出,于是,现在“极为便利”的信用卡和小微贷还有花呗、借呗等借贷渠道就成为了支撑90后群体保持高消费的保障。
据中国银行发布的数据表明,目前的信用卡持卡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且90后持卡比例仍在攀升,截止到2017年,我国信用卡累计发放5.88亿张,其中90后的持卡占比就已经超过30%,也就是将近1.8亿张。
不止如此,在P2P还没有爆雷之前,各种小微贷款多如牛毛,很多仅靠信用卡满足不了消费需求的90后们就成了小微贷款们的最忠实客户。
1.7亿90后中,有4500万人开通蚂蚁。“双11”当天,花呗至少给8000万用户追加了1760亿信用额度。用了花呗以后,月均消费1000元以下中低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瞬间提升了50%。
透支消费给了年轻人一种幻觉,“买得起,我还有钱”。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华尔街早餐、华商韬略、融360等